你们猜那几个被拍的民警现在在想什么?
——他们大概率在暗爽。
那几个民警辅警,一望而知都是年轻人,他们对现如今互联网的舆情规律门清,搞这种宣传会造成啥样的后果他们大概率都能预料到。
那为什么这种宣传还会出现?
——因为他们说了不算啊。
这些年只要是有机会跟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交流,我都会特别提出“先进人物/事迹”报道三大忌:添枝加叶、爬高踩底、滥说辛苦。
举例来说,
一同行收到通讯员稿,称某环卫工学习雷锋,经常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完成打扫任务。同行与通讯员再三确认,对方坚称是事实。
同行深入采访后发现,帮助是事实,但那是互帮互助,谁家有点急事其他同事都会主动帮忙,当然那位“先进人物”的确承担的比较多。其实真实情况写出来更能体现“学雷锋”的主题,但通讯员(或许还包括其领导)不这么认为,他们偏要添枝加叶,编造出不符合实际、也有违现实逻辑的内容,这种东西一旦宣传出来,不仅可能引起受众的反感,也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据同行说,他反复跟通讯员解释,但对方就是不听,最后是同行所在单位领导出面沟通,对方才委委屈屈地表示同意。
类似的事情见多了,我也逐渐理解了类似那位通讯员者的逻辑——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时代,多数国人都不知互联网为何物,如果工作后不再继续学习,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将“宣传”机械地理解成为单方面的信息发布,而不需要考虑受众的感受和反馈。
其实此类人并不可怕,我们愿意理解时代局限性导致的个人认知局限(这种局限我自己也存在),只要他们尊重专业、听得进意见建议,都不会出多大问题;怕就怕懂了些皮毛,却喜欢不懂装懂指手画脚,这麻烦就大了。
编辑于 2023-08-02 09:27・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