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央气象台的暴雨预警标准:暴雨红色预警要求,未来 24 小时 2 个(以上)省部分地区将出现 250 毫米以上的降雨,并有分散的 400 毫米以上降雨。换而言之,每一次高规格暴雨预警的发布,都意味着将会出现大范围的特大暴雨。

那么这次暴雨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因为杜苏芮残余低压、副热带高压、台风卡努三者打配合,造就了典型的华北极端暴雨形式。今天中午 11 时,杜苏芮作为热带气旋的一生结束了,但是其残余的低压系统进一步北上,在 17 时其中心应当处于皖北豫南的位置。杜苏芮的底层环流中心虽然已经减弱消散,但是其将带着大量的水汽冲向华北,从卫星云图中可以看到一路上大量星星点点的对流云团,这就是杜苏芮携带的充沛水汽的象征。

东南沿海是本次过程中首当其冲受到杜苏芮影响的,特别是福建沿海地区。杜苏芮昨天早上从泉州一带登陆,其本身的核心区以及螺旋雨带已经让福建造成了较多的降水。但是随着杜苏芮的北上,其将西南季风带上了岸。强悍的西南季风向福建的山区冲击,在山前大范围辐合抬升形成雨带。同时低空和边界层的南风急流形成了耦合,在双急流的耦合之下对流云团持续,降水强力。大量的新生对流汇聚向雨带,与雨带移动方向一致,产生了列车效应,即暴雨云团就像列车一样一团一团地经过,使得位于主雨带上的莆田、福州一带降水未曾停息。福建多地降水打破记录。截止今早 8 时,莆田、福州、仙游、南安等地的 24 小时降水量打破记录,其中莆田 24 小时降水 526.8mm 接近原记录的 2 倍。

而当杜苏芮的残余低压一路来到华北时,防汛的大考又一次来至。华北在未来两天的降水水汽有两条来源途径。一条是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水汽,其将越过南岭一路扑向华北,另外一条是受到太平洋台风卡努以及副热带高压加速冲向华北的东南季风水汽。对于华北的暴雨来说,东南季风水汽更为直接,大量的太平洋水汽直接灌入是非常容易出现暴雨的形式。

根据预报,杜苏芮的残余低涡会靠近太行山一路向北,这样一来,低涡会逆时针地将大量水汽扑向太行山-燕山一带,在地形作用下太行山和燕山迎风坡将成为暴雨的重灾区。但是这就完了吗?非也。根据预报,之后一两天在华北将会有高压脊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杜苏芮的低涡没法快速北上,而是会卡在华北滞留,进一步延长暴雨的时间。换而言之,这一次暴雨,极端强度高、持续时间长、覆盖面积大,是最令人害怕的暴雨。

因此,这一次暴雨可以说是具有极端性的,类似环流背景也是华北最典型也是最凶险的极端暴雨形式。历史上的类似环流背景有 9608 Herb 台风造成的华北极端暴雨,在太行山前造成了累计不少于 400mm 的强烈降水,但这次的东南季风水汽更强,更有可能冲击极端暴雨。因而,中央气象台是时隔 11 年再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在预警中,中央气象台指出,预计,7 月 29 日 20 时至 30 日 20 时,河北、北京、天津、山西中东部、河南北部、山东中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河北中南部沿山地区、北京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特大暴雨(250~400 毫米);安徽西北部和南部、浙江中部沿海、福建中部沿海、广东中部、云南西南部、陕西中部、黑龙江东部、吉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 30~70 毫米,局地可超过 100 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而实际上,让我更为担心的其实是第二天的情况,正如前文所说,杜苏芮的残余低压和水汽会在华北卡住,因而暴雨很有可能持续 2 天。中央气象台目前预报,在第二天,也就是 30-31 日的时候会在第一天降水极大区附近再度降下一天的特大暴雨,这样一来单点雨量将会达到极为恐怖的水平。

由于本次降雨的主战场更靠近山区,因此爆发山洪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高。水利部和中央气象台为此发布了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指出北京西南部、河北西部、山西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橙色预警),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很大(红色预警)。这也需要当地的同胞注意安全。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防汛压力将会极大,这是因为,当华北的暴雨趋于平息的时候,台风卡努将来到浙江近岸,预计将以台风级甚至强台风级别靠近、登陆浙江沿海。其未来还有不确定性,有深入内陆,将西南季风再一次大规模带上大陆制造持续性暴雨的可能性。这个“七下八上”的主汛期,是一次综合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