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原谅不原谅的问题。这么说吧,
一个从前侵略过我们的国家最近地震了,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网上大概有这么几种表示:
①有人欣喜若狂拍手叫好,
②有人保持沉默,
③有人表达对核电站的担心,
④有人为在该国的华人祈福,
⑤有人比较克制的对灾民表达同情,
⑥有人建议把灾难和历史分开看,
⑦有人提到中国地震时对方给予的援助呼吁我们同等对待
等等…………
你看,①到⑦都是某种程度的“不原谅”,至少谁也没说要原谅吧,先不说能不能、该不该,就说都是“不原谅”,里面也有好多种不同的反应和表达。那么在以上这些表达中,你觉得,想和①做朋友的多不多?
言语是虚浮的,身体是诚实的。诚实的说,你更愿意围绕在自己身边的是哪类人?更愿意自己的子女是哪类人?自己的配偶是哪类人?
其实很多时候,真正重要的不是一个人心里想什么,甚至不是嘴上说什么,而是这个人在什么时间、地点、语境、用哪种方式说什么。怎么说,在什么场合说,比说的内容本身更重要。
人们为什么躲避①?不是因为ta不原谅,也不是因为ta幸灾乐祸,而是因为ta不够聪明,不够成熟,不够安全。而人们知道远离傻人比远离恶人更紧要,人们也会下意识的做出趋利避害的举动,避开那些社会中容易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一般来说,大脑发育成熟的个体在遇到事情时会产生非常复杂的情感反应,而不是非黑即白两个极端,中间还有无数的灰色地带,这些地带里面有许多的克制、忍耐、沉吟、徘徊、唏嘘、和思索。会在喜乐中感到一丝忧伤,在痛苦中蕴藏一丝快感,在绝望中怀有某种期待,在心满意足中反而发现茫然无措。这些看似矛盾的情感反应实际上正是大脑发育成熟的标志。
非常单纯而强烈的几乎没有任何中间过渡地带的情感反应,在反社会人格以及没有发育完全的大脑中是比较常见的。其实你观察小孩子就会发现,他们的悲喜都很极端,同时转换的速度极快,几乎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的沉吟和踌躇,哭是一瞬间,笑也是一瞬间。
当然这说的是小孩子,但当这种特质发生在成年人身上,ta周围的人一定会做出反应。甚至在有意识的思考之前,他们的身体就会做出反应,比如心里咯噔一下,打个激灵,感觉反胃之类的。
这种反应不是针对你“不原谅”这件事,而是针对你表达“不原谅”的方式,是对那种不加掩饰、缺少复杂性、单纯而极端的表达所产生的排斥。你越在公开场合肆无忌惮的呈现这种情感并为之得意洋洋,这种排斥甚至恐惧就会越深入人心。
题主,你的朋友真正戒备的是这个,说你“扭曲”也指的是这个方面。ta大概不擅长分析自己的心理,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担忧。其实ta不是希望你做圣母,而是对这种过于简单的心理反应和缺少克制的情感表达本能的感到抵触,感到不安罢了。
没人能否认你的感受,也没人能强行扭转你的感受。但是,如何做出表达,以及是不是非要做出如此表达,才是判断一个人人格健全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