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11个

对“国务院公开征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线索,查实将严肃处理”一事各位怎么看?

良谋债务咨询
331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谢邀。

照一下...

戏言尔戏言尔。


这样,咱看个“小贪”:

09年,42岁的乐山人刘某,成为乐山房管局物管科的一名临聘人员,也就是临时工。

他干的活就是跑腿送文件之类的。

但他在的位置有点微妙:

他背后是物管科,乐山大大小小的物业公司和小区,如果想动用维修资金搞项目,都得到物管科报材料。

也就是把文件先递给刘某。

从台面流程上,刘某绝无可能去干扰维修资金的审批;但从某种社会共识上,刘某象征了一种“协调”的机会,也似乎有破坏正常审批的“能量”。

跑过基层窗口的个体户小老板胖友们应该能理解,县官不如现管,谁知道小鬼背后是哪尊佛。

从11年到18年,无实权的临时工刘某,靠“帮忙打招呼”收了76万元。被要好处费的企业从未进行过任何举报。

刘某还成了某家消防维修企业的代理,他帮这家消防企业签下了乐山近20家物业公司100多份合同,覆盖了40多个本地小区。

直到19年初东窗事发。

非常幸运,经审理这都是刘某的个人行为。

上缴赃款、罚款15万、判刑一坤年,并成为一个经典案例:


有很多因素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广义上的腐败(从直接索贿到不公不当执法等)是个重点。

不过很多人一想到这个领域,就喜欢往大了想:例如搞两千来套房的、家族式政商两道垄断本地经营的、搞了小7000万最后因青眼白龙卡而出名的。

但其实我个人觉得,刘某这种杀伤性才最大,万蚁噬象。

说白了:你能从带老板们手里搞出成片房产,说明伴随风险的收益也极高,带老板们给得起。

能这么爆赚的买卖本来就不多,一个地方的生态也养不起太多这样的双向合作。

但刘某这种,是直接多收了一道“税”。

所有向他“交税”的企业都知道他只是个临时工,但没有老板有那个闲情去质疑这个临时工硬不硬。

我相信肯定有本地老板认为刘某不够硬,但该交还得交,你不敬他也得敬那块牌子。

这笔钱出去的时候没有伴随收益回来,甚至买不回一个“安全保障”。

于是社会经营总成本就这么被抬高一点点。

刘某后来成了另一家企业的“代理”,近20个物业公司40多个小区捏着鼻子要采买他推荐的消防维修服务。

这些服务贵点,社会经营总成本再抬高点;但如果这些服务次了、水了、假了,消防隐患带来的社会总成本,可能要拉高一大截。

这还只是一个科的。


而这种人处理起来又很难。

大象好打,目标那么大,材料容易收集,一炮轰渣。

这种小虫,你点他,他进去两年半。他不疼也就算了,万一他是个小手套,你可能没等到两年半就得比他先收摊。

甚至可以这么说:很多地方的中小微企业“欢迎”这种小的,因为大的够不着。小的要的不算多,“低门槛加群”,我也算认识个人了。

从个体户到有几个小目标的小土豪,大家都见过台面上的文件是怎么翻来覆去的,所以都愿意花点钱“交个朋友”,以便下一轮翻来覆去时能抢跑。

于是他们就有了长期依附在毛细血管上的生态位。随着时代机遇,他们会发展出入股、合办公司、委托投资或理财、亲友挂名入职、退休后再转账等多种收益渠道。

其中佼佼者,可能就是下一个典型代表。


所以:端出了大炮,字词。

但蚊子们该怎么办?

积死水则生蚊,不知道大炮能不能打到。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发布于 2023-08-02 23:47・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王子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