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警告
我感觉这部作品作为《烟火》的下一作,反而感觉略有退步。
本作独特的美术风格,震撼的充满宗教意味的场景都十分令人喜欢,解密并不是为了凑关卡长度,而是完全围绕着叙事,尤其是洗胶卷那一章的关卡属实惊艳,但是在《烟火》最为人称道的叙事和民俗恐怖这一块感觉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这一作采取的是插叙手法,跨度长达5年的三眼神童事件及其幕后黑手的恶行随着徐道长和邱警官的调查一点一点呈现在了玩家的眼前。但是我个人感觉由于本作登场人物过多,且部分人物由于不可说的原因描述的过于隐晦,导致在结尾揭开谜底的时候还是让我的脑子有些“把不过麻”,这故事我也就听了个囫囵。
在我看来这故事揭穿谜底的手法有些牵强,据说是真菌的孢子粉膜散落在光盘上,导致DVD在读光盘的时候会影响看到的人的眼睛,让眼睛产生非常对称的几何图案状病变,从而产生幻觉,但是游戏中的幻觉在角色看来非常真实,虽然看似只影响了眼睛,但是对五感都有影响。这幻觉堪比“录像机”,本作很大一部分线索都是通过幻觉揭示,在人物对比线索后发现幻觉表现的几乎与现实没有差别。再加上游戏中经常出现的莲花,鱼,佛像等宗教意味很强的意象,很难让人相信徐道长他们离奇的故事可以用科学解释。希望有大神指出来本作隐晦的跟佛教相关的点,除了结尾徐或者沈提了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之外,我很难想到有什么情节能跟本篇浓重的佛教氛围对得上。这块我感觉是作者玩嗨了,有点收不住笔了,让我最爱的民俗恐怖这块流于表面了。本作首发登陆steam平台,但是作者仍采用了国产鬼片的结尾逻辑,让人有些遗憾。
在我看来《烟火》表达的是封建迷信和愚昧害人,赞颂以主角为代表的正直勇敢富有同情心的人们。而《三伏》则更注重讲故事表现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个具有代表性人物,他们有的觉得自己能掌握局势,但又被更大的能量推着走,有的只为眼前蝇头小利,殊不知把自己搭了进去,有的只是旁观者,对已经发生的事无能为力就像玩家一样,但是有时候又感觉他们强行为故事让步。
可能作者希望通过表现何的阴险伪善,张的顾家来增加人物弧光,但是我感觉他们还是工具人化严重。还有的角色前后转变过大,比如苏秘书的几次反转最后发现还是放心不下她老爹的遗愿,有点情理之中,本篇我感觉最好的反而是李经理,沈言川这种相对作为暗线的人物。而何、张的退场感觉也有些仓促,感觉就是篇幅不够草草了事。
主角之一邱警官也是由于原生家庭的缘故自幼励志成为警察,某种程度上和前作的林警官殊途同归了,到此为止我还非常喜欢她的塑造,但是她的退场我非常不喜欢。如果用杨在暗中观后发现女主进入建筑后才来与男主打招呼,准备杀了男主再去料理女主还说得过去,但是这样又与他塑造的谨小慎微的形象不太符合。他拿杀男主几乎是给他留好了逃生的方法,但是对女主则是天衣无缝的赶到现场,在数个巧合堆积之下轻松杀掉女主,这是否过于刻意?或许是为了增加反派的压迫感,杨这个角色在剧中堪称机械降神,有点算无遗策的味道了。
顺便一提杨这个角色几乎是照着反社会人格的模子压出来的,甚至可能是作者小时候被校园欺凌的班霸的投影,就这种人看到的幻觉竟然是年轻时误杀的女孩,反社会人格会怕这些吗?他们对这种事会愧疚吗?感觉苏秘书的心因性荨麻疹,杨的反社会人格都很有意思,月光蟑螂最近开始沉迷心理学这块了吗?
也可能是我没看懂,如果大家看懂了欢迎指点我一下,下面我说我比较迷惑的点:如果故事开始,录像厅荒废后只有杨来过,那么失物招领柜里的仅出现过一次佛像有什么作用?蝉花这个经常出现的东西又代表什么?杨费心巴力把人埋进墙里给人用假人模特的佛教手印又有什么含义?莲藕做的手又是什么意思?哪吒来了?
我总感觉片中无处不在的佛教元素在暗示真的有神佛,是神佛指导主角侦破这些三伏天藏于地下的鬼怪的阴谋,这又是个比喻,如果阴气最重藏于地下指的是这些拿人命凑生意的恶人,哪神佛是指上边的人?如果游戏中真有神佛那他们可真够狠心的
总结:我认为作者想加的东西太多,表达的东西也太多,导致故事让我抓不住重点。人物为故事服务,故事围绕意象进行,反而有些舍本逐末。但是我买了,我玩了,我感觉值回票价。
全篇是想到哪写到哪,思维混乱文笔差希望大家包涵,顺便在评论区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