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
给大家几个关于“飞机毛毯”的知识,看了就明白了。
1.机票不含毛毯,不是每人都有
本身飞机的机票是不含毛毯的,而且毛毯也不是按照每人一个的数量准备。
经济舱的准备数量大概是客座的20%-30%,一次要两三条的旅客其实挺占用别人资源的。所以很多空姐会变相拒绝,比如“等下我去商务舱看看还有的话给您再拿一条。”
2.为什么要提供毛毯,空调不能高点么?
再高也不行。在旅客进入机舱的时候,距离起飞往往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准备时间。
此时乘客本身就刚拖着行李运动完,而且往往等待跑到时间不确定会让乘客急躁,所以空调会设置成最佳的温度,往往是26度左右。
而飞机在地面,是使用APU引气系统,也就是辅助动力装置。它功率小,而起飞后使用发动机引气,功率大,温度会突然降下来会让人感到不适。
还有更普遍的情况是飞机在地面使用外接电源车或者空调车。更省钱,但是和机场内的空调温感系统无法联动,只能预估。
同时,机舱外部温度 随着不同的飞行高度会有变化,机舱内部虽然有控温系统,但往往在起飞、降落的阶段调节没有那么迅速,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在地面合适,但越飞越冷。
毛毯算是比较简单的临时保暖方式,但体格好一些的乘客往往并不需要。所以到底预备多少能满足所有乘客需要很难恰当。
3.毛毯会每个乘客用一遍就消毒么?
按道理是,如果这架飞机今日第一批旅客,毛毯自然是清洁过消过毒的。
但实际上因为有些飞机会有中途降落,停留时间会收到各种条件限制。到底告诉后面旅客没有毛毯了,还是前面用过的简单整理再发下去,这个很难说。
毕竟毛毯和坐垫、靠枕一样,并不属于“个人卫生用品”,和毛巾是有区别的。
4.公用毛毯还有那些问题?
丢失。很多客人尤其是夜晚航班的客人,降落后担心换乘地面摆渡车时候会冷,选择把毛毯放在包里或者围在衣服里面带走。空姐很难挨个检查。所以丢失的数量还挺多的。
污染。一些客人会把毛毯放在脚下地面,把鞋脱掉。还有一些会给小孩作为坐垫,甚至换尿布时候的擦拭布等等。
空间。据飞行员说,差不多40个毛毯打包会占一个组行李架。毛毯无法压缩且用后团起来体积膨胀,对有限的飞机空间来说很不友好。
5.收费有先例么?
有。当年飞机上基本提供免费耳机的,可以插在耳机插孔欣赏音乐和电影。
后来因为耳机的大量损坏、丢失。现在大部分飞机的耳机都采用收费,或者乘客索要才提供的方式了。而且很多飞机的耳机插孔是专用的,购买的拿回去也没法做别的用途,这点还挺浪费的。
6.飞机上没信号怎么消费?
查了下各大提供“有偿毛毯”的飞行公司网站。
基本两种方式:
起飞前广播告知可以购买毛毯。
空姐引导需要的乘客扫码,获得一次性毛毯。
起飞后可以先用后付款。
起飞后乘客可以认可收费后先使用,飞机落地后再支付。
7.普通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自己带件长袖衣服。
很多人上了飞机没等觉得冷呢,就先和乘务要毛毯。
既然你能预料到等下会冷,为什么布自己带个长袖衣服呢。
女士们可以带个厚点的围巾,把肩膀或者腿遮盖下保温。
自己带件衣服,干净又温暖,是出门坐高铁、飞机做好的方式。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