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对人口红利情有独钟?没有人口红利就没法发展了吗?把人口红利转换到全要素生产率不是更好吗?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李昀 - 10 个点赞 👍
首先,对人口红利情有独钟的是我国的资本家和权贵阶层,并不是国家;把人口红利转化到全要素生产率,国家确实是这么想的,也试着推进了,但很明显产业升级并不成功。因为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并不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为前景并不十分明朗的产业升级投资。再加上中国人口红利还在,用廉价的人工成本代替高昂的产业升级成本,简直不要太划算。我们来看看资本家是怎么捏住底层命脉,从而把人口红利发挥到极致的:
底层的工资之所以没太大变化,那是因为穷人是富人最大的资产,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超过90%的底层供养着2%的富人。底层的人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让上层人士过上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多的自由。事实上,如果下层的人真的学会独立思考明白了社会运行的规律并学会抗争,那么上层的人就会变得很焦虑,因为他们的财富来源将不再稳定甚至被断流。
如何遏制底层的思考呢?很简单,第一招是让底层陷入无休止的忙碌无法思考,这就是如今各行各业内卷的原因之一;第二招是制作很多心灵鸡汤反复洗脑,比如“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小夫妻夜市摆摊日入9000”“你必须叫醒那个颓废的你自己”,让底层觉得自己过得差、只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第三招是通过抖音、快手和各种娱乐节目麻木底层的神经,让底层整天吸食精神鸦片乐在其中无法自拔(这一点川普就十分有危机意识,及时遏制这种精神鸦片对美国民众的毒害);第四招是通过住房、股市、教育三大利器收割底层绝大部分资产,让底层能够继续保持贫困(这点我后面会详细讲)。
要想知道底层到底有多少财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两组数据有个大概清晰的认识:
1.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中国财富报告(2023)》,针对私有财产部分,0.33%的富人阶层掌握财产总数的67.44%,人均财富6304万,7.05%的中产阶层掌握财产总数的25.58%,人均财富111万,其他人群掌握财产总数的6.98%,人均财富2.3万。
2.根据招商银行的2020年年报,金葵花及以上客户(资产50万以上),占客户总数的1.96%。但就是这1.96%的客户,却占招商银行整体客户总资产的82.15%。
换言之,在招商银行客户的财富比例中,1.96%的人,掌握着82.15的财富。而招商银行有多少客户呢?2020年总客户为1.58亿。
也就是说:根据招行年报我们可以大胆预测,真正的二八分化不是20%的人掌握80%资产,而是2%的人掌握80%资产了!
结合以上两个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上层和底层巨大的收入鸿沟,这也意味着底层的钱,几乎都让富人挣走了!!!
那么是不是咱们的贫富差距还处在合理区间,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理应更严重呢?
我们来看看媒体鼓吹的万恶资本之源的美国是怎样的。根据美联储的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美富裕程度前10%的人口占有国家财富总量的69.69%,其中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财富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32.19%,剩下的9%占有财富的比例达到37.50%;中间的40%人口拥有的财富占比为27.65%;后50%即美国的一半人口,只拥有2.65%的财富。
前面说到,中国0.3%的富人占中国社会私有财富总量的比例为67%,这竟然已经和美国10%的富人占美国社会私有财富总量的比例69.69%接近了,牛逼不?美国都有点不敢接万恶资本之源这个锅了。这0.3%的富人可算是富可敌国,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财富占比(别相信什么先富带领后富之类的鬼话,这压根不符合人性),而且国家对富人群体的税收政策相比西方可算是相当的优越,不仅没有遗产税、房产税(除开重庆、上海有试点),二级市场炒股收益也免税,富豪还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消费成本化”,动不动就能从政府那里得到“非经常性损益”,就是想让富人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撑,但实际结果是他们中间不少人还总想润,气人不?在如此悬殊的财富差距下,92.7%的底层不得不被迫内卷抢那7%的财富,就跟几天前新闻报道的保安抱摔外卖小哥事件,两人同处相同的阶级,不仅不是同志,反而是敌人,可悲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上层享受着歌舞升平,底层却在进行着困兽之斗。身处这样内卷的局面,谁还敢奢望底层人的工资能有多大变化?既然不能上涨还有可能降,那资本为什么不继续发挥人口红利的“优势”呢?
我们再来看看到底底层的收入又如何呢?
根据中金公司另一组数据报告显示,14亿国人的月收入可以分为11个等级,具体如下: 第一级:月收入0元,有546万人;
第二级:月收入0到500元,有2.15亿人;
第三级:月收入500到800元,有2.02亿人;
第四级:月收入800到1000元,有1.24亿人;
也就是说,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接近6亿人,比国家之前完成脱贫时给的官方数据略有进步。
第五级:月收入1000到1500元,有2.43亿人;
第六级:月收入1500到2000元,有1.72亿人;
第七级:月收入2000到3000元,有2.03亿人;
第八级:月收入:3000到5000元,有1.56亿人;
以上所有的人数加起来,月收入5000以下的人,有13.28亿人,占总人口的94.87%。
第九级:月收入5000到10000元,有6328万人;
第十级:月收入10000到20000元,有784万人;
第十一级:月收入20000元,有70万人。
(刚看到时也觉得这数据不可思议,高收入群体才这么少?后面又查了下解释说这2万的口径是以家庭平均收入,也就是家庭总收入除以家庭的总人口,一平均下来超过2万的就少了)
我们姑且把月收入5000以下的人算作底层,那么这部分人有多少呢?竟然有13.28亿人,占总人口的94.87%。而这些底层人分布在我们国家生产、建设、服务的各行各业,是我们社会得以稳定运行的主力军。这些岗位有个特点,大多数岗位工作性质简单,只需要付出体力,几乎不需要消耗太多脑力,在加上圈子单一,这就造成很大一部分底层缺乏对社会运作规律的认识,换句话来说,就像生产机器,也是上层最稳定的利益来源,换一句更直白的话来说,底层是上层最大的资产,沦为资产的底层在上层资本家眼中和奴隶有什么区别?之前农奴翻身作主是什么时代?农民运动有成功案例吗?即使国家强力介入,总不能要求私营企业发钱吧?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上目前美国虎视眈眈,改革稍有差池造成资本外逃对国家带来的危害更甚,所以从国家层面目前能采取的方式好像只剩下通过提高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但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社保资金本身缺口就大,国家处境也很艰难,要是通过印钱发放的方式,又会引发通货膨胀,08年、15年印钱带来了什么后果大家都清楚吧?通货膨胀最终获利的还得是富人。所以底层想要争取提高收入,还得等国家外患解除、站上世界之巅,又或者国内人口红利彻底消失、劳动力供不应求之时。就目前岗位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使有部分底层想争取提高收入,但也耗不过同类的内卷,就目前来说,底层短期内依然会被资本无情拿捏,资本仍然可以放肆享受人口红利!
而中层会好一点吗?我们先来想一想,中层相比底层的特点是什么?总体来说,中层比底层有更专业的知识储备、有更宽广的视野、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强的能力,能在带动技术革新、产业革命、促进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中层就能更容易翻身吗?单从维持社会经济活动而言,这些特点是必须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厘清经济活动的定义。“经济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与秩序之下,人类为了求生存而经由劳动过程或支付适当代价以取得及利用各种生活资料的一切活动”。
看明白了吗?中层的这些特点从来都不是经济活动的必须!!!而上层的既得利者早就看明白了这一点,这些中层不但无法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实惠,而中产的成功还将分走他们的利益,窃取他们本可以不劳而获的成果,这是上层绝不能轻易容忍的!!!所以,上层一直在极力为中层群体进一步跃升阶层制造层层壁垒,通过房产、投资(股市)、教育这三大利器收割中层的财富,妄想让中层重新返贫甚至消灭中层,或者像底层一样继续成为他们的资产,沦为他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赚取巨额财富的工具。
现在再来理解经济活动的定义,是不是更清晰了?上层负责制定秩序和交易规则,以一定“代价”获取生活资料,底层负责劳动(生产生活资料)和参与生活资料交易。中层?where are you?不需要中层参与,经济活动也能正常运行。但没有底层,无法凭空产生生活资料,经济活动是无法正常运行的!!!所以说,中层看似对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但却又是一个可以被社会经济活动抛弃的阶级,随时有可能变成底层。
最后聊一聊收割中产和部分底层(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里为什么不说全部底层?因为大多数底层根本玩不起这样的游戏)财富的三大利器,富人是怎么玩的,中产又是怎么中招的又变为底层的。
先说房产,持有高额房产,似乎是每个老百姓的梦想。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高资产带来的高负债,正在扼住老百姓的咽喉。一套几百万的房子,套住了三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锁住了未来30年的现金流。别人看你有房有车,只有你自己知道,每个月的收入一大半要还给银行,剩下的是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是孩子上学的教育费,是老人生病的医疗费。当家庭收入被负债和生活开支挤压得所剩无几,老百姓唯一的希望只剩下“稳定”,稳定上涨的房价,稳定的还贷,稳定的工作,稳定的衣食住,哪怕是焦虑,也要是稳定的焦虑才好。但凡有一场大病、一次降职、一次失业,脆弱的老百姓们就会被“财务漩涡”吞噬得干干净净。在过去的几年,房地产市场从一场普通的买卖双方的较量演变成操盘手之间“多空互搏”这一彻头彻尾的资本游戏。一开始只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的价格博弈,算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但随着棚改货币化的推出,演变成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开发商和开发商、开发商和购房者围绕土地价值展开的博弈,这一阶段中,三方均形成了短暂的共赢,带来的后果是吹大了资产泡沫,增大了债务负担。再后来随着中央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和“三道红线”的推出,变成了以中央政府主导的央行、银监会和开发商、开发商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这一阶段“三高病”(高融资、高负债、高杠杆)的开发商开始集中爆雷(著名的有千亿房企泰禾、蓝光,十强房企有华夏幸福,恒大、融创),让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同时,这也是房企大洗牌、进退分化的“分水岭”!三道红线的推出,也标志着地产进入下半场,开始新规则的“起点”,房地产市场进入“招保万金中华龙”时代,国资背景的企业、地方城投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不如预期,中小企业倒闭,失业率增加,房地产市场迎来需求集中释放后的短暂复苏后,随即再次进入“寒冬”。中央政府“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重磅表态、地方政府“限跌令”重出江湖,又演变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地产商之间的博弈。中央想要严控债务规模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想要继续控盘维持土地价格解决财政收入危机,房企想要降价抢跑快速回血避免“三高危机”导致死亡,这些都是合理的,可是,谁来管老百姓呢?致命的是,收割老百姓的战线还在拉长。越来越多的新中产被一线房价吓退时,准一线、二线城市伺机而动,吹响了人才争夺战的号角,楼市热度直线上升;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人为制造大量刚需,升温的房市下,“返乡置业”热潮再度掀起。收割还在继续,房产已经逐渐沦为中国最大的庞式骗局。地方政府拍地—银行贷款—开发商(城投)负债拿地—开发商(城投)销售—老百姓负债接盘这一击鼓传花的游戏已经走到末期,若难以继续高效维持,又不采取降低“三高”的手段,加上天量的二手房供应搅乱新房市场,期间一方(大概率是实力弱的开发商和城投)率先撑不住并扩散危机,这将是硬着陆,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再说股市,中国股市从2007年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历经GDP从27万亿到2022年121万亿的中国经济十余年的腾飞,创造了无数个上市公司帝国,到现在上证指数依然在3000点附近徘徊。从经济学的原理上认为,经济的增长是由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来推动的,如果说微观上企业效益好的话,经济的增长也会好。上市公司的好坏会反映到股票的指数上去,所以股票指数的涨跌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增长。经济学家又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股票市场的表现除了受到经济的影响之外,还会有其它一些因素对短期股票市场的指数产生影响,所以短期股票市场的指数波动可能是随机的,但如果长期来看,它一定会反映经济的增长形象的。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确是几乎不变的股市指数,那我们的上市公司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好公司?他们上市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吧——圈钱!!!这期间造就了多少致富神话,就有成千上万倍的人跌入深渊。经历过2015年股灾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的惨烈。从千股涨停到千股跌停再到千股停牌,最大跌幅接近50%,A股总市值蒸发超过25万亿,具体到群体来看,股市暴跌对中产阶级“杀伤力”较大。根据当时的业内人士估算,仅2015年就消灭了至少60万个流动资产在150万以上的中产阶级!2016年,股灾还没企稳,新一轮熊市就来了,数以万计的中产们再次用血泪教训印证了“七亏二平一盈”的魔咒。每一轮股市的狂欢,推高的是上市公司的市值,获利的是操盘的大机构大庄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证券公司,而当潮水退却,哀鸿遍野的是成千上万的股民。上市公司财务作假、玩弄信息披露、庄家联合上市公司股东控制股价、游资联合黑心媒体策划“杀猪盘”,在这一轮轮尔虞我诈和联合绞杀中,若没有极其敏锐的嗅觉和超凡的智慧,能够全身而退的老百姓绝对是天选之子。
最后说教育。为人父母的,将孩子带来这个世上,对孩子本就负有责任,为孩子的教育投资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就有那么一波别有用心之人,深谙现在父母的命门,利用这些父母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不足,大肆鼓吹“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一系列的狗屁逻辑,让父母对孩子进行高额的投资,实现的确是那些利益团体的资本积累。在当前的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父母往往不惜倾尽一切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学区房投资,还是昂贵的培训班费用,都使得中产阶层的负担越来越沉重(国家为什么大力打击校外教培机构,还不是想给身处底层的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们未来还有机会实现阶层跨越。不然,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孩子,底层今后跨入中层的通道可能也给彻底锁死了)。他们不仅需要日夜奔波工作来维持生活,还要努力挣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这样的内卷式的教育已经成为资本收割这些中产家庭的镰刀。然而,这种对孩子过度的教育投资往往不能保证孩子的成功,无论父母在幼儿园、小学、中学付出多大的投资为孩子选择何种精英式教育,绝大多数孩子仍然摆脱不了一条必须要走的路——高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不管前面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仍然摆脱不了让你的孩子接受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你的孩子成为各行各业的工具人!!!那你说你不让孩子接受应试教育行不行?行!那你的孩子是不是就能成功?恐怕仍然不行!因为哪怕最后你举全家之力,供孩子在国外上大学甚至定居,到头来没有资源,仍然避免不了你的孩子最后只能接受富人提供的工作的命运。其实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其它什么教育,只要不是专为现有的富人阶层而准备的教育,那它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培养富人!!!当然,也不是说接受的不是富人教育就出不了富人,世界上从没有这么绝对的事!事实上仍然有极少数的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实现阶级跃迁完成人生蜕变,但这并不能说是应试教育的成功,可能是这个孩子本来就有超凡的智慧和天赋,又可能是这个孩子拥有一般人无法拥有的资源和运气,但我不得不再次强调,这只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普通孩子仍摆脱不了日后沦为新一代工具人或者新鲜韭菜的命运。作为一般的中产阶级,除了无私的爱和言传身教,我们能给子女提供的最好帮助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个:资源!资源!还是资源!!!虽然中产穷尽一切能提供的资源可能仍然无法和富人竞争,但通过运作这些资源能让孩子从出生到工作能尽可能过得轻松一点,也是他们能感受到的这个社会对他们的最大善意了吧!
综上,资本家和权贵阶层对“人口红利”情有独钟,是因为资本家能用廉价的人工成本取代高昂的产业升级成本,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底层的收入要想有实质性的改变,要么需要依靠国家强有力的改革,重新制定收入分配制度,但就如之前我分析的一样,这需要等待国家外患解除、站上世界之巅的时机;要么就等到人口红利彻底消失,劳动力供不应求之时。否则,受“人口红利”的影响,底层的收入增长速度仍将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编辑于 2023-08-02 22:5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负二贷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