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目前倾向于认为这只是单纯的某种抗磁体而不是超导。这里面的重点在于,我们说超导指的是材料中的哪种特性?我们知道超导材料会在 Tc 以下有几乎为零的电阻,我们知道超导材料是几乎完美的抗磁体,我们知道超导材料的很多其它特性。但这些都是表象。超导材料真正的核心在于,这种材料中存在某种让电子配对的机制,配对后的电子可以发生 BEC 从而导致我们实验上能看到的这一系列反常的现象。所以,我们做各种实验上的测量,本质上是在验证材料中是否存在大量这种配对的电子。这些现象本身并不重要 — 如果它们不能成为验证 Cooper pair 存在的证据的话。
有人可能会讲,不管是不是超导,我看到零电阻就好了,应用上只关心这个。那我要澄清的是,现实中的材料就没有可以测得零电阻的,包括当前非常成熟的铜基或者铁基超导,因为杂质永远存在,缺陷永远存在。你永远只能测得一个很小很小的电阻,或是发现电阻低于某个很小的值。事实上,你如果去看他们的原文,你会发现他们样品的电阻甚至连很小都算不上,只是观察到了一个电阻骤降的过程。
所以,我们去测量电阻,去测量磁性响应,去测量热容,去测量 DoS 等等,都是在找各种证据去佐证配对电子的存在。因为只要能证明配对现象的存在,我们就知道这类材料一定是有优化空间的。只要存在配对机制,你总能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纯度也好,优化结晶过程也好,更换参杂也好,来尽可能优化材料的性能。反之,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就他们那几块样品来看,甚至算不上优异的导电材料 — 当然也许是不错的磁性材料。
发布于 2023-07-28 15:47・IP 属地福建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