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加拿大林火过火面积已超韩国国土面积,美媒称污染前所未有,将带来哪些影响?

贝壳财经
316个点赞 👍

很多人宣扬大炼钢破坏环境,导致山秃了,借此进行攻击,仿佛解放前有青山绿水。1949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6%,如今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3.04%。实际上那年代是烧柴的,一天三顿烧柴做饭,大炼钢能烧多少。而且旧社会有人砍柴没人种树,山上早就秃了。解放后,才开始植树造林。

动图封面


另外今年加拿大大火烧了几个月,7月13日总过火面积近9.7万平方公里。不比大炼钢烧的多?又过了十几天,7月27日,加拿大森林火灾累计过火面积高达12.2万平方公里,已超韩国国土面积。

在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特别强调了植树运动的重要性,指出“森林的培养……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强调“山林的保护,应该更有计划地开展”,提出“发起植树运动,号召农村中每人植树十株”。

1944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说:“要帮助老百姓订一个植树计划,十年内把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秃山都植上树。”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视察黄河人民胜利渠时,有人反映那里的风沙大,毛泽东说要和风沙斗只有两个字――“绿化”。

1956年3月12日,毛主席提出"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全国各地不断掀起植树造林的高潮。

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只要是可能的,都要求有计划地种起树来。全国青年积极响应号召,立即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活动。

从1955年秋至1956年春,全国有6660万青年参加这一活动,造林546万亩,植树22亿株。1956年3月,在延安召开了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推动了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1956年,全国就有1.2亿青少年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组织了数以万计的青年造林突击队,先后开展了绿化长江、绿化黄河、绿化长城、绿化西北黄土高原活动,筑起了东北、西北和内蒙古防护林带,东起府谷西至定边的陕北防沙林带,绿化了成千上万的荒山、荒滩、荒沟等。

从1950年起我国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以及在河北西部一些河流的两岸、河南东部的黄河故道、陕西北部榆林沙荒和新疆等地开展的防护林建设实践表明,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地区人民生活条件和农牧业生产条件。

就像三年自然灾害,事实上就是自然灾害,虽然存在一些举措失当救灾不力的问题,但是这三年肯定比解放前任何一年都好,就是有些人主观认为解放前岁月静好。解放前穷人只能打光棍,解放后穷人不仅普遍结了婚而且生了一堆子女。

当时才解放十年,人口增长了那么多,虽然进行了一些水利建设,但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提高多少。就像去年那种大旱,要是没有那么多大型水利建设,粮食该减产多少。

福建已经连续四十几年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了。虽然78年有39.5的森林覆盖率,但父母的记忆中那时的山也都是秃的,以前河水也更多,因为缺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另外,事实上钢产量赶英超美的时间是和毛主席提出的目标一致的。1972年中国钢产量超过英国。1993年,全国钢产量达到8956万吨,首次超越美国,提前13年实现了“超英赶美”目标。

新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1/28,钢产量只有60万吨,还不到美国的1/114。新中国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1950年中国钢产量也仅为61万吨——这点钢产量,平均到每个中国人不够打半把菜刀

“赶英超美”这一口号明确提出最早于1957年,毛主席在回应赫鲁晓夫的苏联要15年赶超美国说法所提出的,要让中国钢铁产量在15年内赶超英国。1957年,毛主席说“我们要好好干五十年,把工业建起来,要有美国那样多的钢铁”。这和前面“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合称“赶英超美”。




评论中有人提到81年森林覆盖率10%,用的是一个抽样调查数据。我就不理解,明明81年有全国性的历时几年的林业资源清查,为什么不用,为什么要用个抽样数据呢?就像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来了,你不用,非要哪个小范围的抽样调查算各种率。为了证明一个论点,基本的学术操守都不要了。这和捏造数据有什么区别?


编辑于 2023-07-31 18:46・IP 属地福建
陈圣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