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酒也假肉也假,德国妹子说得对,这点最爱护短的青岛本地人都得承认。
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问题存在了十几年了,为什么得不到解决?
零几年我去青岛参加啤酒节,一开始是满怀兴奋的,满心想着啤酒节里汇聚了天南海北、世界各地的各种啤酒,各种风味任意品尝。结果惨遭现实打脸,一共八个大棚,四个是青岛啤酒的棚子,鲜啤种类少之又少。国内的精酿行业当时确实还没起步,不像现在百花齐放,但在国外绝对是影响广泛,为什么丝毫不见踪迹?青岛国际啤酒节,当得起国际这俩字?
一买酒,心又凉了半截,一升的扎啤80,两升160,尝了尝,没有外面三块钱的扎啤好喝,我和朋友看着两扎啤酒面面相觑。零几年,刚参加工作,手头也不富裕,今晚敞开喝,明天汽车油钱怕付不起。至于那些小吃,大串的土豆片,羊肉串,主打一个难吃,羊肉那肯定不是羊肉了,店家都懒得刷羊油了,连膻味都没有。
节目是挺热闹,可也挺烦人,不知道从哪里请的草台班子,各个棚子之间来回串,我在这边看完了几个节目,到另外的棚子喝酒,嘿,这一波人跟着过来,同样节目再次上演,音响直接放到最大,台下说话都听不清。
最最恶心的事,是这么多人喝啤酒,就他么一两个厕所,进厕所是踩着尿进踩着尿出,回酒店一闻鞋上这味儿,嚯,上头。
以后就再没有去过青岛国际啤酒节。
现在青岛本地人都说,这啤酒节不地道,坑外地人的。但是你青岛打着青岛啤酒的牌子,挣这个烂钱,青岛政府和青岛本地人一点责任都没有?反而摆出一副认命的架势:哎你就不该去,你上街上喝四五块钱的扎啤不就得了。这种封闭的心态,我觉得真的配不上青岛现在的城市定位,怎么城市荣誉感都放在街头巷尾的小扎啤,而不去管对外地游客而言影响最大的啤酒节呢?青岛一座港口城市,是靠关起门来过日子发展到现在的?
啤酒节的问题很难解决吗?卖慕尼黑啤酒的厂家,出示一下你进口啤酒的各种证明,德国可是有《啤酒纯净法》,他啤酒不合格那是触犯法律;当然,你啤酒节的厂家造假,那也有国法伺候。羊肉串不是羊肉难解决吗?我们淄博烧烤城,政府安排了人现场检测羊肉,当场发现当场处理,淄博烧烤多好吃不敢说,能让游客吃个放心。
当然,旅游行业挣的钱,即便是青岛这种旅游城市,也只有小小的百分之5.5。说白了,青岛不靠旅游业活,也很少有城市能靠旅游业发展壮大。只是名声毁了,重建太难,青岛大虾的故事,以及海南天价海鲜的报道,多少年经久不衰,哪里没有坑人的店,这两地相关部门的态度更伤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