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噱头比较足,但本来这5个人操纵账户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
稍微了解一下背景就会知道:
当时这家上市公司「凤形股份」正在操作非公开发行项目,并且在2017年9月份获得了证监会的核准。核准的非公开发行底价为33.99 元/股,拟募资不超过11亿元。
也就是说,非公开发行引进的投资人要以33.99元/股的价格入股,这个价格是确定下来的,不能改的。
但是当时由于凤形股份出了一堆利空,什么业绩下滑、合作失败等,导致它的股价低于发行底价了,且营业前景出现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那投资人怎么可能会高价入股呢?
为了保证能骗到投资人的钱,于是董事长就纠集了几个人耗巨资,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对公司股价进行了操纵,其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赚钱,单纯就是为了维持凤形股份的股价高于发行价格。
而且董事长的目标非常明确,要将股价维持在高于发行底价10%左右。为什么?因为一般非公开发行项目的发行底价就是确定为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也就是说33.99再上浮10%左右,股价就能达到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左右(实际上需要上浮大于10%的比例),这样对投资人好交待。
但是凤形股份作为公众公司,其业绩下滑、业务前景不确定性增加都是公开披露的,股民和机构又不傻,于是趁着董事长拉升股价的机会,纷纷跑路了,这才导致操纵账户巨亏3.04个亿。
如果亏3个亿,能换来非公开项目发行成功也就罢了,毕竟能进账11个亿呢。
可惜潜在投资人也不傻,一直拖到证监会的非公开核准文件失效(6个月)...凤形股份一分钱没拿到。
这就是这5个80后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故事。
欢迎品鉴。

编辑于 2023-07-27 19:25・IP 属地四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