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率发生的非洲风格政变虽然内容看似大同小异,仔细研究的话各个还都挺有特色。当地时间7月28日,随着军方宣布背书,尼日尔政变已经完全成功,总统卫队司令阿卜杜拉赫曼·齐亚尼(Abdourahamane Tchiani)就任新军政府首脑,自称国土安全保卫会议(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afeguard of the Homeland)议长。
具体政变过程目前信息还是极为模糊,分散的事件逻辑似乎不太能够联系得上,根据各个国际媒体报道的总和,大概时间线如下:
7月26日凌晨,在指挥官齐亚尼带领下,满编2000人,约500人实际参与政变(存疑)的总统府卫队,包围首都尼亚美的总统府,扣押总统默罕默德·巴祖姆[1]。据某些流言巴祖姆和齐亚尼存在矛盾是公开的秘密,事前正在计划将齐亚尼解职。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尼日尔近年来第一次出现政治危机,2021年4月巴祖姆刚刚当选准备宣誓就职之前就遇到了一次未遂政变,由于陆军大部没有响应,被齐亚尼带领总统府卫队轻松镇压(这可能是个重大伏笔,皮诺切特幻视),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但是行动这才刚开始呢,非洲传统魔幻现实主义就来了(真不能算刻板印象,是历史经验)——政变军最初并未广而告之宣布政变,也没有成功控制信息传播,尼日尔第二天早上一切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仍然正常运作。居然要等到总统办公室在推特账号上发帖[2],怒斥卫队叛变,尼日尔人民和外界媒体才第一次知道发生政变了[3]!
26日剩余时间,理论上处于被全副武装的卫队扣押、软禁的总统本人竟还能不断通过社交媒体发声,宣称“一场威胁共和主义、反民主的叛乱正在进行中”、“叛军没有得到正规军的支持”、呼吁支持者阻止叛乱“保卫共和国不受损害”之类[4]。声明的后两点似乎很快得到了验证——军方回应确认不支持叛乱,并迅速作出反应,大量携带重武器的正规军和约400名支持总统的首都平民,对叛军控制的总统府来了个水泄不通的反包围,要求齐亚尼投降。到26日晚上为止,双方依旧在对峙当中,虽然外界得到的信息依旧非常有限,看似这场政变要和2021年政变一样半途而废了。
万万预料不到的是,超级反转宇宙随即发生。27日上午,尼日尔军方高层突然在国家电视台新闻发布会上齐聚一堂(熟悉的场景),以空军发言人Amadou Abdramane(下图蓝色制服)居中讲话,宣读了以总参谋长Abdou Sidikou Issa名义签字的文件,直播宣布支持政变!理由是什么为了打破政治僵局、维持国家稳定、避免流血、“保证和平的权力转移”等等,政变就这样离奇地以齐亚尼的胜利告终。。。因为尼日尔没人上网,关注此事件强度最高的尼日利亚人(尼日尔是尼日利亚的北方邻国,在反恐战争中显得关键)纷纷炸锅,表示你们开什么玩笑啊???相信所有人都有疑问,26日-27日总统府被包围的24小时内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那句话,可靠消息就到这里为止了,亚非利加大陆信息黑洞所言非虚,后人可能永远不知道,也很难有足够兴趣弄清楚其中真相。
下图为军方背书新政府全家福,这几个是在看着演讲稿还是镜头呢。。。

7月28日,国土安全保卫会议第一次集体召开,C位自然是齐亚尼,图中左为军方,右为前文官内阁成员,除了外交和交通部长,全部在新政府继续留任。

顺便吐槽一下,尼日尔这种国际社会边缘国家(按照人口和面积都不能算是小国)的人太难查了。就比如说这次政变上台的新议长齐亚尼,除了个名字全世界对他知之甚少——不对,名字都有2种说法,Abdourahamane Tchiani或者Omar Tchiani,非常混乱,最新的报道已经较为统一为Abdourahamane。年也不确定,哪怕深挖考古某些维护不当的尼日尔域名新闻、政府网站,还是找不到简历之类的东西。 1960出生的人,出现在网络上的唯一一张确定是本人的照片,还是7月28日政变成功后第一次露面拍的。至于中文译名也只能随便按照读音拼写。尼日尔本地人日常连接国际互联网的人数比例,怀疑还不如北朝鲜,只能按照尼日利亚人社媒八卦的讨论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另外来个有趣的事实,被推翻的尼日尔前政府理论上是中左翼社会主义神国,进步国际和社会党国际的一员,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当地名称PNDS-Tarayya)执政。就它过去10余年经济稳稳世界副班长水平,年年70%以上国民处于联合国警告的“高饥饿危险度状态”来看,确实能作为黑社民的一种材料,然而这种说法从未看到有心人拿出来,说明大家都清楚非洲放在外表装门面的意识形态实际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自然是逐渐轻松的娱乐时间。上千支持政变的尼日尔民众突然出现,走上街头庆祝国家“维新”,在各大重要机构门前集会,并高调打出俄罗斯国旗,一时间引发俄罗斯是否参与政变的猜测。不过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只有普里戈任在电报上第一时间支持,表示尼日尔变天将意味着法国在西非军事存在的彻底失败。
非洲俄友整活现场,要论真日子壬俄友,欧、美、中的太严肃,夹杂了太多大棋,敢于表达还得看非洲、南亚、中东人民。。。




2023尼日尔政变看似是第N次重复发生的一场无聊“西非日常活动”,毕竟尼日尔长期在各种联合国经济、人文发展数据中稳定倒数后5位,多次在不光彩的倒数第一找到它,各方面都不如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在非洲都算吊车尾的,比邻国马里、尼日利亚、乍得都差不少,普通人知道它存在/和尼日利亚是两个国家就算不错了。然而其实这次突发事件还能算是不大不小的黑天鹅,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国际外交分析人士(尤其是法国)感到非常意外——尼日尔过去恰恰被一定程度上看作在政变和内战频繁的萨赫勒地区之中矬子里拔将军,2010年以来政局相对稳定、和平完成权力交接,鲁棒性较强,“较为不容易政变成功”的国家。在西非,13年不政变已经能算稳定了。尼日尔武装力量经过改革以后,被认为是西非除了唯一区域性大国尼日利亚以外,组织结构最“现代化、扁平化”、“文民化”的,集中在某个将军名下夺权的危险性低。
法国在过去10年左右时间,为了能让尼日尔武装力量配合萨赫勒集体安全行动的要求,用很大力气按照西方标准整顿过尼日尔军政体系。例如,其职业军官绝大多数到法国军校进修,不像马里、布基纳法索习惯从本国实力派中提拔然后随机去美/俄/中等国家镀金。然后和平时期人事权、财权集中于文官政府,和作战部门完全分离。因此不存在明面上的军阀山头割据,所谓“专业性”和服从文官政府的可靠度,相对被在萨赫勒进行“新月沙丘(Barkhane)行动”反恐作战的法军信任,可以对接法国领导的非洲联军指挥体系。如此努力改革,花费法国数十亿欧元建造出来、被寄予厚望的军队[5],居然在民选总统一被围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迅速向政变方投降,没有一点点“保卫民主、保卫共和”的意愿,对于法国来说实在是令人失望。2021年马里宣布退出“新月沙丘”之后,尼日尔是整个非洲唯一还和联军继续合作的国家,如果尼日尔也像马里一样驱逐法军,那法军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萨赫勒无立锥之地,“新月沙丘”名存实亡。难怪马克龙第一时间表示绝不承认军政府、对其展开制裁。
所以现在为数不多的评论(正常,全世界认真研究尼日尔的人恐怕不超过三位数)都在大惑不解,一脸问号中。已经有人在社媒上制造了阴谋理论,怀疑卫队司令独走的行为是军方政变计划的一部分,其新总统身份也是军方集体意志在背后操纵,放在台前的傀儡。不然齐亚尼他一个地位既不是前列也在政变前已经不稳的人物,怎么可能如此迅速掌握大权?
随着尼日尔补上最后的地图缺口,现在从非洲东海岸到西海岸,所有的萨赫勒地区国家都在2021-2023短短2年时间发生了成功政变,一个新名词“政变带”(Coup Belt)已经出现。
这样的频率就算在政变出名的非洲也是前所未见的,很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21世纪生态脆弱的萨赫勒严重干旱、沙漠化导致生活在北方撒哈拉沙漠-萨王纳草原边缘,以穆斯林为主的牧民失去草场,被迫驱赶牲畜向南移民,和基督徒为主,本来就因为人口爆炸耕地紧张的南方耕作区居民发生连续不断的暴力冲突,是1515(已经接近取代博科圣地)能够发展壮大的最主要原因。一旦文官政府无法控制安全局势,必然更加依赖军方的武力维持基本秩序,也许就埋下了政变的种子。

萨赫勒气候炸弹问题可以算是科学界最早的一个“狼来了”式警告。从1970年代初人类活动是否造成全球变暖还没有形成共识的时候,气候和环境学家就开始预言萨赫勒生态系统10年、20年内崩溃,会引发大规模难民潮直接冲毁整个西非东非甚至地中海世界秩序云云。结果1970-2010年大吃饱倒是连续不断,累计撑死上千万人无法统计,却没有“天灾军团”溢出的迹象,久而久之大家都开始忽视萨赫勒问题了。没想到以2011-2014年为分界线,萨赫勒难民潮突然爆发式增长——严重怀疑是因为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这几个北非“天然大坝”不稳引发的连锁反应。尼日利亚北部、苏丹南部、中非首先成了五胡乱华的中原,紧接着就是地中海船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