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分析“新冠感染情况”投票结果的时间。
本周截止9月18日18点的投票数据如下。

本周,过去7天的新增感染比例是4.25%,这个数值比起上周有较大幅度下降。

从这个数据看,目前还是有概率进入到小高峰之后的一个下降期。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我的读者投票数据,仅代表我读者群体的整体感染情况,有样本偏差,仅供参考。
再来看看北京疾控的数据。
2023年第36周(2023年9月4日至2023年9月10日),北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9532例。

北京疾控的数据,整体趋势也跟我的读者投票数据相吻合,目前也是一个下降期,只是下降速率显然没有6月份那么大。
考虑到北京疾控的数据是延迟一周发布,可以看看下周北京疾控的数据是不是会跟我读者投票数据一样,有较大幅度下降。
由此来看,8月底的小高峰,还不能当做是第三波疫情,毕竟峰值还是低了一些。
真正的第三波疫情,有可能还是得十一长假之后才会出现。
按照目前的投票数据趋势,估计这波下降期会持续到9月底,然后随着十一长假加速传播,数据才比较有可能抬头。
这里最关键还是,10月-11月,很多5月二阳的人,也感染满5个月了,二阳时候提高的抗体浓度也下降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之前没有二阳的人群,体内抗体浓度就下降更多了。
所以,今年底应该易感人群最多的阶段,也是免疫屏障最弱的时候。
再加上诸如HK.3、BA.2.86,这些新变异毒株。
综合来看,我认为10月-11月出现第三波疫情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这不代表我希望年底出现第三波疫情。
作为一个也受疫情影响的人来说,我当然也不希望出现第三波疫情。
但疫情存在与否,并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
并不是我们闭上了眼睛,疫情就不存在了。
确实,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除非自己单身独居,不然很难真正做到完全不感染。
我儿子3岁,现在也刚上幼儿园,所以我也很清楚,这个确实很难防。
只能是想办法把感染间隔拉长,至少拉长超过9个月,间隔越长越好。
所以,我是建议大家,在给自己做好个人防护的时候,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还是要保持好平常心。
现在社会对个人做好防护确实太不友好,这个有时候我也感到挺无奈的。外人不理解,其实都无所谓,主要家人有时候也不理解不配合, 这个就挺没辙的。
而且因为社会面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导致我们去跟家人沟通防护的事情,成本和难度也是急剧上升。
我也只能是尽量去做,尽量去降低概率,最后还是得拼运气。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