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物理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如何评价该超导体?

- 1555 个点赞 👍
谨慎乐观,乐见其成
该疑似超导体说白了就是铜掺杂的铅磷灰石,用铜原子来替换其中的铅原子。由于铜的尺寸比铅小,该替换过程导致晶格畸变,引发内应力,其实是模拟了高压实验引发晶格收缩导致超导的情形。作者可能认为既然高压能通过引发晶格畸变来大幅度提高超导转变温度, 那化学方法也应该可以。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非常巧妙的思路。
进一步的理论解释,其实要追踪到二十多年前一二作者已故导师的文章,认为实现超导要做到无机原子形成一维无机高分子链。电子可以在这一维链上离域化,导致极大增强的导电性。这个理论,非常有意思,当然这里目前还是只是简单概括一下。而目前的主流理论,其实是不足以解释这个LK-99的(倘若真)。
目前主要的困境还是这个材料制备挑战性非常非常大,请不要轻信什么这个材料非常好做的传言。两个作者研究了二十多年,合成出来材料的质量还根本不够做比较可靠的物理表征,初估样品中超导相,即使存在,那么含量也很低(1%左右)。倘若能合成纯度很高,甚至单晶的样品,问题早就解决了。问题是怎么合成呢?
合成方面的主要挑战在哪里呢?在于铜掺杂的铅磷灰石这一步。这相当于要把铅磷灰石作为前驱体,再用铜敲掉一部分铅,并停留在铅的位置上。有点像斯诺克。这无疑是十分难以控制的。掺杂过程中铅磷灰石可能就先垮掉了相当一部分,毕竟高温下铜进入前驱体的过程是个扩散过程,不好控制。可想而知,目前样品中有太多各种缺陷和杂质。这种材料拿去做测试,数据一定是相当丑陋的。
这个情形有点像石墨烯当年的情况。其实回顾文献,早在Geim等人之前,就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方法合成了不同品质的石墨烯。但是谁敢说自己的样品是石墨烯这种理论上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呢?只有Geim通过撕胶带搞到了品质极高的样品,一举定乾坤。有了石墨烯的案例做前车之鉴,我愿意对于和我头脑里既定知识存在冲突的实验现象抱有尊敬(只要没造假)。谦虚谨慎。
现在看来,该团队在开发CVD技术做高结晶性的薄膜,我猜测还是拿铅磷灰石做成膜做前驱体,铜通过气相往里掺杂,而不是简单地烧炉子。不知道作者有没有留什么后手?诸位烧马弗炉的同行,已经落伍了。我们还是要期待进一步的结果。现在已经验证了论文作者并没有像之前Dias一样大胆造假,但是完备的超导方面的验证过程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好几年,而且理论上的比较完备的解释很可能要等更长时间。
注:细说一下石墨烯这个“前车之鉴”
目前常见的生产石墨烯的方法,除了用胶带剥离这一种,其他的在Geim之前都报道过。很多研究人员其实在Geim之前都得到过石墨烯,例如电化学插层石墨做膨胀石墨电极材料时水面上薄薄的一层灰,但是没人那么重视。甚至直接扔掉了。但凡有个人捞起来那层灰,看看TEM,石墨烯可能就是他发现的了。另外,Geim胶带剥离石墨烯的方法很可能灵感来源于用胶带清理石墨表面脏东西的做法,这其实是处理石墨基底的常见操作。也就是说,在Geim之前,得到石墨烯的人其实有一大把。但是,大多数含有石墨烯的样品都当成垃圾扔掉了。编辑于 2023-07-28 16:25・IP 属地瑞士查看全文>>
要淡定 - 105 个点赞 👍
原来的内容被全部删除,但是问题又冲上了热搜,说明原问题不是被“和谐”,而是被平台删帖。
我认为知乎上的热门回答应当被视作一种公共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而不是平台想删就删。
发布于 2023-07-28 12:07・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JFK的头 - 9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安德罗勃夫 - 46 个点赞 👍
(本回答持续更新)
2023.7.29 9:34
Andrew McCalip继续上线直播验证,距离开锅还剩2个钟半时间。
2023.7.29 8:36
欧美市场反应:美国超导概念一度暴涨到36.21%
2023.7.29 8:25
马里兰大学凝聚态理论中心(CMTC)透露:韩国研究团队愿意拿LK-99样品给别的实验组做测试
2023.7.29 8:01
目前超导话题,在微博热搜第10位,知乎平台浏览量破亿。
19:13
微博网友对常温超导事件的看法:
18:54
知乎平台上,超导事件热度未减,真热搜需要移步创作中心的“热点问题”:
18:42
推上这个大壮在直播烧铅块:
直播网站:
编辑于 2023-07-29 10:13・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Salye - 30 个点赞 👍
这个常压室温超导材料没用实用性。
常温超导有什么用?想了半天没想出来,长途输送电力性质的输电线路这块肯定想都不要想,省下来的那点电的收益根本不够买超导材料的零头,运行一百年也回收不了当年的线路架设投资。
在仪器、设备上用?也不行,先不说超导材料又脆又硬、不能反复弯折,现有的电路如果都用超导材料,这些电路反而会变得又粗、又重,根本就没法布设在电路板上,并且使用寿命、可靠性会由于太容易断开,变得反而不如金属材料。
虽然如此,这依然是人类科学的一大进步,但真的没有用。
陈平:电磁炮,磁悬浮交通这些磁场类应用 都会减少体积和维护成本
答陈平:抱歉,这些领域都用不上。以电磁炮左右二侧的滑道为例,金属氧化物的热胀冷缩特性,让电磁炮左右二侧的滑道必须是拼接结构,因为电磁炮左右二侧的滑道长度一般都超过十米,而拼接的接缝就是无解的有电阻,还有瞬间的高温会烧蚀电磁炮左右二侧的滑道,对于常温超导材料,我相信这种烧蚀是可以破坏超导性的。还有电磁炮发射时巨大的震动,会很容易震碎电磁炮左右二侧的滑道。综上,现在的这个方向上的所有常温超导材料都没有实用性。
铁轨由于热胀冷缩,需要在二个铁轨之间留下缝隙,常温超导材料的导电电路也这样做?金属氧化物的材料不能焊接,不能用螺栓压接,因为可能被压碎,张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在机械震动下会彻底碎掉,电磁弹射线圈甚至发电机线圈都可以在几小时之内彻底震碎常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
如果发现的常温超导材料是金属,那立即就会被大规模的应用开来,一个新的工业革命会立即爆发。现在的这种金属氧化物,企业想用也用不上,不能焊接,不能螺纹连接,不能铆接,二个石头之间甚至可以说不能连接,那还怎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虽然如此,这依然是人类科学的一大进步!这一点无可否认。
编辑于 2023-07-29 09:4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零距离常数 - 29 个点赞 👍
只能说,如果是假的,甚至是数据造假,我愿称他们为“世界上获得感最低的一群造假者”。
因为,实验的复刻,最快的已经有了初步结果,大面积实验室结论,可能明天就会有集中发布。从论文的发布,到对实验的验证,造假的话,“获得感”周期,低到不足一周时间。
付出的代价,则是Young-Wan Kwon和Hyun-Tak Kim的整个学术生涯,前者是高丽大学教授,赌上的不仅是自己,而且还有高丽大学的学术声誉。
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与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并称为韩国大学的一片天(S.K.Y.)。
后者,则是威廉玛丽学院的教授,一位万引作者。
(最有意思的是,整个事件里,被认为最有可能通过造假受益的Sukbae Lee和Jihoon Kim,反倒是最淡定的两个人。
而获得收益最小,承担风险最大的Young-Wan Kwon和Hyun-Tak Kim,前者抢发论文,现在正在高丽大学做相关报告,后者则针锋相对,第一个接受采访,直言Young-Wan Kwon上传的第一篇论文未经自己允许,并直接将Young-Wan Kwon移除作者名单,可谓互不相让。)
Sukbae Lee和Jihoon Kim从1999年第一次发现并以两个人的名字命名LK-99,如今已经走过了23年时间,他们两个人从未站到前台,即使关注如现在,仿佛一切的喧嚣与热闹,从来都不属于他们。
发布于 2023-07-28 21:30・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来去的加菲 - 12 个点赞 👍
如果是真的,诺贝尔奖未来几年估计都得是超导材料相关,地球ol上线工业4.0版本应对玩家流失。
如果是假的,恭喜这位占卜家途径的研究者完成了世界范围的愚弄,建议保送序列0。
发布于 2023-07-28 22:53・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舟舟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联邦Terra分部 - 2 个点赞 👍
北京时间2:46美国加州最新消息:复现成功!复现出来的材料纯度不高,但是!该材料确实为常压常温超导体!mit材料实验室也已经验证成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开始了!遗憾的是,作为普通人,能做的只有等待,诶,希望能活得久一点吧!人类终将走向星辰大海!全网第一成功复现链接放出https://b23.tv/b49fgVN
发布于 2023-07-29 10:1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登临意 - 2 个点赞 👍
个人拙见 根据韩国那个论文是让铜原子替换然后靠内应力形成长城般的超导链 最难的是形成那么长的链条 已知石墨烯是单层结构原子 宏观可见 能不能用类似失腊法的效果 其他材料浇筑石墨烯然后把石墨烯想法去除 灌注其他元素 这或者不成了一组组超导链了吗[思考]
编辑于 2023-07-29 20:3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智库长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CAFT - 1 个点赞 👍
占个坑,如果真的电阻极小,想让他们测一下耐用性(时间),还有是否有类似于银的电迁移(这是为什么用金线去bonding)。还有这种物质的力学特性如何,能否弯曲,弯曲后能否负载射频信号,与传统的导体是否在负载射频信号方面有类似的表现即信号是否只在表面传输。做个阻抗谱出来,扫个频。耐多少温度能依旧保持超导形态,有没有记忆性。
这些问题算是应用端需要考虑的部分问题,如果事实证明这种超导体构建方法论可行的话,几年时间类似的文章肯定是络绎不绝。如果能避开一些局限,那么电学的书籍很多都要改写,半导体工艺的布线问题也能得到很大的优化,我国的EDA没准能实现弯道超车,虽然我们工艺方面可能暂时上不去。
编辑于 2023-07-29 08:4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Grant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丸子 - 1 个点赞 👍
本来是要在一周之后才能得出终极结论,但现在复现实验出现一个颇有些劲爆的消息:多国权威机构或物理学科学家们实现了初步样品的完成,复现实验结果为——成功。
这意味着,人类可能会见证继前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兆头。
紧接着,为了验证这一不可思议的消息,各大硬核型的相关领域精英们纷纷传递着本群的交流信息,似乎都在指向‘大有希望’的可能性。
就像这个聊天截图中的‘胡希伟’,竟是从美国进修回来的物理专业的大牛,这就更加增进了信源的可信度。
黄铅矿合成 PbO + Pb(SO4) ,需用时24小时,相关的硬核主播其实都是各大研究员和研究小组做复现实验的过程呈现,
我们回来了很多次,我已经记不清了制造拉纳克石(PbO + PbSO4)第一个反应是在熔炉中运行——安德鲁正在实验
这位安德鲁是绝对的技术宅,因为他本身的职业就很硬核,工程师,机械师,面对韩国这次的‘偶然性发现’的相对以往更加简单的合成材料公式,他得心应手,不在话下。
安德鲁说:“我们整个晚上都保持稳定。炉子上的波动出奇地低。对于那些书呆子来说,技术栈是 Codesys、Ethercat、Beckhoff、OPUAA、Docker、Influx、Grafana。”
在看到温度稳定时,他已经有点激动了:
他还有一个同样有兴趣陪他一起做实验的‘同伴’——托马斯。
他们抓住了焊件旋转工作台定位器,并将其变成了管道夹具,他说到:“用踏板控制来翻转管子真是太好了,我们是业余爱好者,但这感觉像是可行的。”
如科学们做重大实验的科学记录步骤一样,他们正在做着每个步骤的记录,结尾还不忘吐槽一句相关材料可能要大卖了,有人可能会因此而发财,但前提得是韩国的发现彻底成真。
1000c 退火炉 - 已到位
氧乙酰炬 - 已到位
石英安瓿 - 已到位
高真空泵 - 已到位
玻璃加工技能 - 已到位
红磷 - 未到位
Sigma Aldrich 明天会想知道为什么他们有成千上万的人订购氧化硫酸铅而购买红磷是需要DEA许可证的,所以目前很多‘同步复现实验室’的原材料购买和运输反而也成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障碍,争分夺秒的过程中,谁都不想只是因为材料难到手而放弃或让实验结论出现得太晚。
这就是他们购买的材料,还不忘记录一下,表示自己要坚决做下去,毕竟这可能会让人类见证历史。
质疑至此,全世界都不太关心实验本身所涉及的‘杂质’的难题了,因为一旦初步得出可靠的结论,验证了常压室温超导物质的存在,那么人类想什么办法都会做出纯的出来。
尤其是这种世界已达成共识的“非常廉价”的制造方法,有一定可能大规模制造的常温超导,它的前景就可以比拟任何一个现有行业的。
氧气火炬。请注意,由于内部真空,管子会塌陷并被夹断。
而随着现在全球经济萎靡的现状,现目前确实是太多人迫切的希望能出现一场新工业革命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而这些人不是几个,甚至是几亿,几十亿人,但凡有相关认知和常识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东西成真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相信,大家、也包括我在内,都不希望它最终只是一个闹剧,相反,都在等待最终的结果。总而言之,科学的发现,必须要用科学的方式才会令人信服,最终结论未实锤之前,我们保持对未来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应该是愉悦的。
真空密封石英管,实验室已经获得了相当不错的管端。这将远低于 1e-5torr。
有人说,中科院这次的回复是不是太慢了?我反而认为,若是中科院回复的越久,可能恰恰说明这事很大,再加上这次是可立刻进行复现实验的大发现,那么大家或许都已在实验的路上了,想想,确实令人期待。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直观的事情,这次促成全球同步实验的原因是LK-99可容易复现,但比较耗时间,所以保持期待,静等最终结果出来。
发布于 2023-07-30 19:20・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不負歲月年華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剑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凌晨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無心飛翔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捷径 - 0 个点赞 👍
第一次工业革命,乾嘉时期,英法横行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美国崛起
第三次工业革命,二战后的百废待兴
现在,假设室温超导体是真的——那么拥有世界上最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拥有最庞大受教育人口的国家,拥有基建狂魔称号的国家,可以全速发动这台工业机器了!
以前中国被迫错过发展的红利,这一次,终于赶上时代的超光速飞船了……
发布于 2023-07-29 06:0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雾雨魔理沙 - 0 个点赞 👍
拭目以待吧,成功就是新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还未结束,可喜可贺。
新科学革命导致的社会进步更加明显,新科学革命在中国诞生,加油
https://www.mysmth.net/nForum/#!article/TheoPhys/47599?p=10
相对论存在两个漏洞,谁能驳倒本民科文德奎,全网直播吃屎!闵可夫斯基时刻坐标存在漏洞,光速不变原理存在实验漏洞。
为让大众简单理解相对论存在两个漏洞,出此下策,话丑理端,请来批吧!发现相对论漏洞,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各位吃瓜群众可以搬小凳子了。
1、国际原子时是不是时间体系核心?不是就让中科院废除国际原子时,中科院宣布后,然后本民科直播吃屎!
2、相对论时空坐标有没有国际原子时位置?公认理论闵可夫斯基时空坐标有国际原子时位置,本民科直播吃屎!
3、让中科院宣布物理现象对于物理理论不重要,毫无意义,本民科直播吃屎!
4、一束光通过匀速封闭运动空间,光通过封闭空间内外运动速度变化没有实验、分析,如果科学界有实验分析,任何结论都可以,找出来,本民科直播吃屎!
相对论存在两个漏洞(新两朵乌云):一、国际原子时在天文、物理、航空航天等中,处于核心位置,但在物理时空坐标中没有国际原子时的位置;二、一束光通过匀速封闭运动空间,光通过封闭空间内外运动速度变化没有实验、分析。
此漏洞需要与斐索实验数据、迈克尔逊实验数据、sagnac效应数据、王汝涌广义sagnac效应等等实验结合实验分析,相关论文链接在本链接一楼附件: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TheoPhys/47159
封闭空间比如高铁能带动内部空气、蝴蝶、雾气共同运动 ,没有人分析是否能带动光共同运动;地球能带动一定范围周围空气、云彩、飞机共同运动,没有人分析是否能带动光共同运动,而且带动一定范围光共同运动,也会导致0结果,参考迈克尔逊实验1887年原文。
相对论闵可夫斯基时间时空坐标四个变量(x,y,z,L=ct)其中 x∈(+ ∞,0,- ∞),y∈(+ ∞,0,- ∞),z∈(+ ∞,0,- ∞),L=ct∈[a,b],此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不对应,会导致时间维度扭曲(0表达坐标原点,与教科书不同)。
将国际原子时T纳入时间、空间坐标后,变量为(x,y,z,T),T∈(+ ∞,0,- ∞),计算采用△x=x1-x0,△y=y1-y0,△z=z1-z0,△t=T1-T0,四个变量一致。
因为时间要与空间位置结合,比如格林尼治时间、北京时间,不结合空间位置就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加入时空维度L=vt(将L=ct普遍化)。x,y,z是空间维度,T是时间维度,L=vt时空维度(t=T1-T0),则时空坐标非常完美,五维时空坐标(x,y,z,T,L=v△t)。
--发布于 2023-07-29 08:00・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文德奎1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aCN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天之骄子 - 0 个点赞 👍
学术界好像没太当回事,反应远远不如三月份阿三造假那次,因为复制条件过于简单所以貌似大家会试一下
首先我是外行,以我百度百科都看不太明白的知识水平,单纯从展示结论来看有点自相矛盾:超导不完全是因为纯度不够,但纯度不够却又能展示出超导性,我的木鱼脑袋有点无法理解……听起来像:我其实是绝缘体但因为纯度不够所以能够导电,但限于技术条件目前无法提纯所以无法证明我是绝缘体,但请相信我其实是绝缘体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并且用烧炉子把铅替换成铜形成晶格畸变来替代高压环境并且还要形成特定的分子结构,怎么听着和靠甩胳膊来离心浓缩铀来手搓核弹差不多意思……
不是我不相信,这玩意的可能性就和一锤子从地里挖出一个原子弹矿一样离谱。。。
发布于 2023-07-29 09:1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总被删答案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风林火山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逸云灵风 - 0 个点赞 👍
实际上该超导体存在巨大的隐患。
从理论上推理所有的超导材料都有一种土匪特性,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来决定自己是土匪还是老实干活的工人,不老实干活的都是土匪,常规导电材料都存在电阻,就像干活拿工资的工人一样。
超导材料就成了高收益群体,不是住在冷气房就是住在高压室,想要常温常压超导,简直就是物理界的又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吃草。
发布于 2023-07-29 17:2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失有所得 - 0 个点赞 👍
近期韩国科学家宣传通过某种手段在室温常压下获得了超导体引起热议,韩国人能不能研制出室温超导的材料?这就好比你让我相信丁真在science发表了论文,美国突然向全世界忏悔一样离谱;我判断大概率不能,这并非什么唯心民粹主义,而是以多年来大量事实为依据的判断!我可以不懂科学,但我懂韩国人!在哗众取宠这方面,和印度处于同一水平。
室温超导目前是学术界的话题宠儿,真正的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全球已经出现了多起号称突破了室温超导,最终又被打脸证伪的案例,很多博出位的。
各大学纷纷在做复现实验,7月28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闻海虎接受采访的表示:“我们仔细分析了他们的数据,从三个方面——电阻、磁化和所谓的磁悬浮,都不足以说明它是超导现象,我们判断极有可能是个假象。”
根据我搜查的各种消息,韩国那个团队确实是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抗磁材料,但没有超导的锁定现象,按他论文里那个材料的性质,载流能力那么差,临街磁场那么低,实在难堪大用,离真正的室温超导八字没有一撇。
但这个消息太耸人听闻了,反而让人期待他是真的,咱们拭目以待吧,万一是真的,即使是韩国人取得的成就,也是造福全人类的,咱们不狭隘,每当人类文明遇到瓶颈,就需要这种石破天惊的突破来继续点亮下一步的科技树。
我们假设学界现在真的发现了如何研制超导材料并量产,对全人类有什么意义?能推动哪些产业进步,尤其是对咱们中国有哪些可能性?
第一,无论未来哪个国家科研团队发现了超导材料,都会发布在学界顶级的科研期刊上,这是全人类都可以享受的成果,基础理论层面的突破属于科学发现,不属于发明,不受专利权保护,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据为己有。只要问世了,全世界谁都会去做复现实验,谁都可以去制造,谁也不可能独享。
第二,中国恰好是全世界工业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而且是应用技术产业转化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一定是会最早规模量产的,对我们完全是好事。
第三,超导材料就是0电阻的材料,特点就是电流0损耗,而且电流承载能力比普通材料强很多。这个东西一旦低成本大规模问世,毫无疑问将掀起巨大的产业革命,人类文明距离宇宙文明又更进一步。
如果需要用电的材料都替换为超导材料,那么用电效率极大提高,储存与传输的电能也极大提高,未来可能人人开上磁悬浮电动汽车,岂不是帅爆了。而且散热问题也得了极大的解决,各种需要用电的产品都会变的更加的轻薄。最重要的就是可控核聚变,核聚变产生极高的温度,没有任何常规材料可以包容,就需要超导材料产生的磁场约束,常温超导材料正好解决它民用量产的可能,那么人类的能源问题也就解决了,关键是就会有新时代的核聚变发动机问世,人类远征其它星球也就成为了可能,大宇宙时代将开启。
我是神灯,最天马行空的内容分享。
发布于 2023-07-29 20:19・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神灯夜话 - 0 个点赞 👍
大佬我想请你看一下这个论文
这个论文是浙江大学物理系在1993的论文
其中这部分合成法和这次韩国团队的方法有关系吗?
我是纯外行,看不懂论文。
但这里提到了“铜氧化合物超导体”
类似的烧制过程
还有这个所谓的sr缺位引入的空穴和你的描述的晶格畸变好像有点关系
编辑于 2023-07-29 23:54・IP 属地韩国查看全文>>
momo - 0 个点赞 👍
据说韩国佬的诺贝尔级别的室温超导论文的复现今天就会有初步结果了,如果真的可以那就是韩国第一个本土的诺贝尔物理学(或化学)奖。我们国家一个也没有,那倒是,我们国家把科研当作科举的,喜欢什么潘周聃毕业于苏黎世理工大学之类。哦国内流行两类,一类就是用初等数学证明抽象代数的超越数实际不存在的民科。一类就是“请问你高中第几啊”“可能是研究不够没有中榜”“哪里是研究不够,实际上是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实际上一个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一个就是戾气重,保护着自己的优越感跟虚荣心,不敢接近认知边界。事实上尝试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一些超越边界一些而不鲁莽地走到完全黑暗的领域,走到灰色地带是最好的。
发布于 2023-07-30 08: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阿祥 - 0 个点赞 👍
实验复现其实也不难,提供几个思路。。
看过基奴.李维斯早期主要的《连锁反应》么?里面的突破性技术水提取氢,在实验过程中放音乐,就是某个长音符触发化学反应而实验成功。这个频率至关重要。
所以,为什么世界众多实验组无法复现,显而易见你们无法模拟韩国实验室的基础环境。已经有中国博主去参观拍摄了韩国注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了,地下,简陋,空气潮湿,发霉发臭,说明韩国科学家成名前实在太艰辛了。哪里是你们这些干净整齐实验室能做的同等环境?<狗头>
所以,你们必须考虑环境因素中制造超导体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认为至少有3。
1 韩国泡菜。科学家如此艰辛,经费吃紧,每天吃泡菜饭应该这样吧,泡菜味道弥漫空气中,试验品在开锅和保存过程中中,都受到过泡菜分子的侵袭,导致特殊二次化学反应。所以,你们无法复现。
建议:每个实验室大量购入韩国泡菜,发酸发霉那种,让其空气中弥漫开来。制造初步环境。
2 加长版响屁。参考电影《连锁反应》,吃多了泡菜,放出拉长响屁,这在整个化学反应中,其声音频率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必然导致某种不可描述的反映导致超导成功。
建议:每次测试中人为造屁,没有也硬挤,录制各种频率屁声,反复播放,抑扬顿挫最好,同时空气中喷洒含硫化物。再度模拟韩国现场。
3 韩语环境中,语气和声波对实验结果也很重要,在做悬浮实验时为什么你们会失败?那可能丧失了语言声波环境。建议做悬浮实验时候播放韩剧,或高呼<思密达>来创造语言声波环境。
做到以上三样,我敢说,万千实验室必然复刻成功。
另:印度超导为什你们不能复刻,因为你没没有咖喱饭环境。
发布于 2023-07-30 12:50・IP 属地重庆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远方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