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材料可以实现常温常压下的超导,并且获取相当容易,那么能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1107 个点赞 👍
现在所有的电器可以报废了,不需要散热意味着现有的电器设计要被整个推倒重来。
现有的所有汽车,包括新能源车和汽油车也都可以报废了,超导电动汽车的性能难以想象。
轮轨高速铁路被磁悬浮列车直接替代(如此简单的超导体本身也能给高铁的输电带来难以预计的效果)。
人类的整个工业体系将被重塑。
这是我短时间内能想到的,事实上,如果这种材料的性能为真,现实将比普通人最疯狂的想象还要疯狂
发布于 2023-07-26 19:44・IP 属地海南查看全文>>
Stahl丶 - 863 个点赞 👍
其重要程度几乎可以肯定,会开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让人类跑步进入下一个纪元。
目前已知的三次工业革命,均是在材料学上获得了重大突破的基础上,人类开启了使用一种及以上新的能源利用形式,以及新的维度。
第一次,人类学会了操控化石能源,有序地将化学能转化为了其它机械能形式,因而跑步从农业时代进入了工业时代。
第二次,人类学会了操控电磁相互作用,同时开启了电和磁两个新的维度,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跑步进入了现代电气化文明。
第三次,人类学会了操控半导体,打开了信息世界的大门,人类文明再次获得质的飞跃,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一个一个向我们走来。
为什么说室温超导会比前面这三次还厉害,更具有超越性,会再次实现一个新的文明飞跃呢?因为超导是目前已知最有希望成功被大规模应用的宏观量子效应。
量子,从它被定义开始,就意味着它很小、很微观、很不可控。人类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知道,量子力学的世界和宏观世界非常不同,里面一定孕含了丰富的新奇资源可供人类使用,但人类至今也不知道该怎么用它。
一条路径,就是把我们的设备、仪器、材料都做得越来越小,以适应量子效应存在的环境。另一条路径,则是想办法在宏观世界也实现量子效应。第一条就是原子物理、量子光学,甚至量子计算机正在走的路。
另一条,则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主攻的方向。我们已经找到了不少宏观量子效应,除了超导,还有量子霍尔效应、新奇的磁性、奇异金属、量子输运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其它这些要想大规模应用,还不太现实。
超导,是全村最后的希望。
要想实现宏观量子效应,需要在整个宏观样品中表现出整体的波函数,这种波函数可以有很多级别,一般用对称性从低到高去讨论。最简单的是U(1)对称性,超导就是这种对称性被破缺而实现的。我们当然可以期待还可以有更多更复杂的对称性被破缺,但目前尚未有确实的证据。
自从一百多年前超导被发现至今,人类已经找到的超导体系很多,常压下最高的超导温度可以到140多K。但因为是比较脆的陶瓷片,不容易加工,加上用到了相对较贵的稀土,所以并未能大面积推广使用。在成本选择方面,制冷的成本显得要划算一些,所以工业上仍主要采用金属铌的化合物,温度10几K。
如果能到室温,而且材料便宜,加工简单,这种超导材料的大面积使用将是必然。
工业革命不可能是通过计划实现的,我们无法预言这种新材料会带来怎样耳目一新的应用场景,当年研究半导体的人显然不可能想到信息时代会变成如今这样,对吧?
但至少有几个事情显然会被颠覆。
一是磁场的大规模使用。超导的主要用途是产生大且稳定的磁场,这是其目前主要的商业用途,比如磁悬浮、核磁共振的,核心部件都是超导磁体。一旦能便宜地在室温下使用,毫无疑问,大磁场会变得非常普及。
二是无接触式的物质操控。因为超导的抗磁性会产生类似悬浮的效果,而且在磁体附近的运动是几乎没有阻力的,这会让很多过去必须要接触才能操作的场景变成无接触操作,比如可控核聚变,还有各种危险操作可远程进行。
三是无能耗超导电流的直接应用。超导异质结相当于一个理想电感,没有任何损耗地信息加码和解码,会极大地提升现有数字技术的性能和容量,这会给现有的电子设备以质的提升。
四是超导能隙的使用。超导能隙可大可小,由于精度调控非常容易且精确,可以对长波长的电磁波进行响应,这会给极远程的通信带来极大便利。很有可能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基站,一个手机的信号就能传遍半个地球。
五是将量子相干性作为新的能源形式。超导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能源,它从超导相到正常相的转变过程是会伴随热容跳变的,这本身就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过去没有人关心这部分能量,是因为温度低,那点热量很快就耗散了。但如果超导发生在室温,情况就很不一样了。
六是我们人类的知识会再次升级。毫无疑问,室温超导必然会带给我们大量新的物理探测和表征手段,让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极大丰富,我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并为之构造起新的知识体系。
这些其实都是在现有知识框架下的简单推演。显然,室温超导能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能想到的都不是未来。
真希望“未来”能在今天到来。
发布于 2023-07-26 18:32・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洗芝溪 - 3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小落木 - 226 个点赞 👍
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影响就是人类将进入科幻世界。举个例子。
超导电机可以不要铁芯了,因为超导线圈能产生大电流,大电流就能产生大磁场,不要铁心的话,电机重量就会大大降低,而且也没有涡流铁损,导线铜损也没了,因为超导线圈电阻几乎为0,就是说电机不发热了,没有能量损耗,电机效率将大大提升。
所以,凡是你能想到的用到电机(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的设备,改用超导电机,而且是常温超导电机,性能(功率密度、效率、稳定性)都将大幅提高,体积重量会大大缩小,成本会大幅降低。而且许多本来烧油的,用柴油机、汽油发动机的设备也会改用超导电机。电动汽车全面取代燃油汽车。石油行业将直接被干趴下。航空业也将发生变化,比如飞机,烧航空柴油的发动机换成超导电机。在电力系统中,超导发电机本身在高电压下运行,故可省去升压变压器。超导发电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有利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发电机的电抗越小,系统就越稳定。超导发电机的电抗大约只有普通发电机的1/4左右,因此在系统电抗相对较小时,系统的稳定极限增加了约4倍。
超导电机在性能上已远远优于永磁直驱电机,从材料上也不受稀土永磁体的限制。超导电机将成为轧钢、机电、微机械系统、化工、航天航空、采矿、冶金、建筑、石油与天然气精炼以及其他重工业等领域的理想动力。
超导电力技术在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储能等领域将有广泛应用。其中,超导储能是通过流过超导线圈的直流电建立磁场,将电能以磁场能形式储存于线圈中。释放能量时又将电磁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其能量的释放速度非常快,通常仅需几ms 。因为超导的直流电阻几乎为零,所以这种能量的储存不会有损耗,它的转换效率高达95%,而目前电力储能占比最高的抽水储能的转换效率仅为70% 左右。因此,超导储能与抽水蓄能、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其他储能形式相比具有转换效率高、速度快,不受建造场地限制等优点,将全面取代抽水储能,成为主要储能技术。而超导储能小型化、微型化,应用范围就更加广泛了,可能会出现具有超导储能功能的超导电池,全面取代蓄电池,秒充电,再也不用等了。
磁悬浮轨道交通将大面积建设。甚至出现磁悬浮汽车,这不是科幻世界才有的吗,银翼杀手2049?第5元素?
核聚变发电的超导托卡马克成本大大降低,性能大幅提高。
超导亥姆赫兹线圈的电能传输密度大幅提高,尼古拉特斯拉的无线电能传输也将实现。
下图是传统发电机和超导发电机的体积重量对比,可以在月球上建电站了:
编辑于 2023-07-27 05:54・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Wavefunction - 220 个点赞 👍
“获取相当容易的常温常压超导材料”能做什么,取决于那材料在定性的“超导”之外的具体性能参数,例如失超条件、力学特性、在电机·电线等装置里与其他材料的互动状况、故障时引起火灾·爆炸·有毒烟雾的概率。
人们经常抱着美好的幻想、将超导行业历史上画过的饼统统包到一个具体参数很差的材料上吃了。这通常会造成严重消化不良而排出比预想更多的气体。
- 失超:温度、磁场、电流中的任一参数超过临界值,会让超导体发生相变、成为普通导体,引起磁场、电阻、发热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 失超性质合适的材料可以做成失超线圈炮,性能比现在的线圈炮好一些。那仍然是一个大而脆弱的目标。
常温常压超导材料或许能用于电力传输、发电机、变压器、电力存储设备、电动机、磁悬浮设备、感应加热设备、磁制冷设备、电磁铁、故障电流限制器、自旋电子设备、依托快速单通量量子技术的数字电路、射频和微波滤波器、量子干涉磁力计、磁共振成像、粒子加速器、聚变反应堆、各个领域的高精度探测设备、磁轨炮、线圈炮、热核炸弹等。材料的抗拉强度、耐疲劳性、密度等性能未必适合以上部分或全部应用。
常温常压超导输电线如果能支持远程特高压输电所用的电流,就可以将远距离输电的损耗从约 20% 变为接近零。不过,这种输电线路在受到有意无意的破坏时可能发生比现有材料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 以题目谈及的 LK-99 的数据,即使你相信它是真的,它也无法期待支持民用输电。
常温常压超导导线和线圈如果可以满足现行架构或一些替代架构的发电机·电动机的要求,就可以进一步改善人类电气化工业整体和许多用电器的效率。你需要权衡出故障时的额外风险、设置并维持电磁屏蔽设备的开销,诸如此类。如果该材料的“常温”范围低于机器工作时某些部分可能达到的温度,那么这些部分需要冷却支持。
常温常压超导材料支持下的储电设备或许能大幅提高光电、风电的实用性,让节能减排的目标变得更有概率实现。那不足以对抗当前气候变化的趋势。或许用来进行地球工程的载具可以靠常温常压超导材料节约一些成本。
- 以题目谈及的 LK-99 的数据,即使你相信它是真的,它也无法期待支持大规模储电。
SPARC 计划使用 PPT 参数在液氮制冷[1]下工作的钇钡氧化铜超导材料制造峰值强度 23 特斯拉的磁场,去约束足以自我维持的高热聚变等离子体。常温常压超导材料可以省掉制冷设备,但不一定能支持这种磁场强度。即使能,也不代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可以实现有利可图的商业价值,光电、风电、水电、裂变反应堆即使不用这常温常压超导材料都可能比聚变发电便宜得多。
- 以题目谈及的 LK-99 的数据,即使你相信它是真的,它也无法期待支持这种磁场。
常温常压超导量子计算机也是类似的情况:
- 看起来可节约制冷设备,其实此时的纠错难度比低温超导量子计算机还高,而且是高几个数量级。
- 即使问题都解决了,量子计算机在许多场合还是不一定能胜过电子计算机。
性能合适的常规超导体可以代替计算设备里现在用的导体。性能合适的单向超导体可不同程度地代替半导体。
- 2022 年,一项研究首次用 NbSe2/Nb3Br8/NbSe2 约瑟夫森结实现了无外场的约瑟夫森二极管效应[2]。当年的科技新闻畅想了以单向超导体提升电子计算机的性能并减少功耗、降低散热需求。
性能非常合适的常温常压超导材料支持的电磁武器、战斗 AI、小型化热核炸弹、超高温等离子束、定向能武器、核推进航天器、基于核推进的天体坠击等东西可能在数年的战争中杀死数十亿人。如果人类没有被这样的第三次、第四次世界大战完全摧毁,那么人类向宇宙扩张的速度就会在惯性聚变推进的支持下快起来了。
参考
编辑于 2023-07-27 10:58・IP 属地中国香港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赵泠 - 187 个点赞 👍
重新定义现代科技。
重新定义现代工业。
重新定义现代文明。
甚至,重新定义现代。
————
要是真的让常温常压廉价的超导材料制备方法出在我的手里,我996一辈子都愿意。真的。
哪怕我只是那个实验室里扫地的,这都是我的荣幸。
我们厌恶的不是努力,而是没有意义的努力。
编辑于 2023-07-27 00:2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八宝舟 - 184 个点赞 👍
常温常压超导在此时以此方式来临,不论真假,颇有一种命运的幽默。
我们提议,假若几天后论文被证成,应当组织一场讨论。这场讨论应当涵盖尽可能多领域、乃至不同政治观点的朋友们,探讨这项革命性的技术对于我们各个专业的发展、个人未来选择,以至社会历史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级别的变革面前,有充分的理由做好这样的准备:不再容忍“专家们”象牙塔中的预言和辩经,不再偏信我们每个人视野内片面的感受,而是将自然科学与系统工程的研究原则应用到社会历史研究中去。
编辑于 2023-07-27 10:56・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你猜 - 1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ZZZZZZ - 87 个点赞 👍
如果成真,这将是有人类以来,人类科技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如果成真,这三位老兄可以先拿一遍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并合成了常压室温超导体;
然后这三位老兄可以再拿一遍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常压室温超导体的超导原理所进行的研究;
过二十年之后
这三位老兄还可以拿一遍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的发明为人类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拯救地球无数生灵所做出的贡献。
发布于 2023-07-26 23:0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大黑蚊子 - 7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槐诗诗 - 6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王清扬 - 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极萨学院冷哲 - 5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宾果 - 5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沧空夜灯 - 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海棠花开 - 23 个点赞 👍
在全球局势紧张,各国都在勉强苟命,等别人先死,没有任何人知道出路在何方的时候,能点出这种科技树,开启新一轮技术革命,意义相当于拯救三次世界。
发布于 2023-07-27 11:34・IP 属地黑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懒回顾 - 19 个点赞 👍
超铁那个技术是现成的,理论技术已经全部突破了,马上就给你把超铁和质量投射器整出来。
电力以后不是无限也差不多了,超导啊,直接大沙漠铺满光伏电板,然后输过来就行,而且如果真的能常温超导,说不定能把核聚变也点出来……
核聚变+超导+质量投射器,还造个 的火箭,质量投射器直接打部件上去造太空电梯,人类直接跑步进入太空时代,开发太阳系其他星球,那他妈是多大的资源,多少的投资,多少的消耗,多少的商业机会?
明天华尔街也不琢磨了,俄乌也不打了,五常在一起吵架分赃了,撒哈拉沙漠一坤年就被光伏电板铺满了,质量投射器从非洲开造了,出口就设在乞力马扎罗山了,投出去再垂下来,加蓬的太空电梯也造成了。
电车彻底干掉油车了,石油成了彻底的化工原料,超导电动机+太阳能汽车,说不定以后也不用考虑加油的问题了。
所以我说这事怎么看怎么假,要真能成,第四次工业革命啊,诺贝尔奖之类已经配不上他了,七种奖全颁给他都是有点亏待了。
多少得拿他名字命名一个物理学大奖,和平大奖和化学大奖,他就是想在联合国开淫趴,五常都得咬咬牙给他办了。
发布于 2023-07-27 02:57・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框框框子 - 11 个点赞 👍
别的不说,卡梅隆肯定要起来连夜改《阿凡达3》的剧本了,毕竟人类不远万里星际,跑去潘多拉星球,就是为了开采超导矿石。
为此,又是星际舰队、克隆阿凡达、又是发动战争。
观众看完,满脸问号:一个地球人都能手搓的玩意,至于你们这么拼命吗?
编辑于 2023-07-27 08:48・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来去的加菲 - 10 个点赞 👍
有个人跟我对赌,如果是真的,他将给我1万元,反之,我只需支付一千元给他。
如果是真的,几乎可以近似于第二类永动机开发成功,能源危机将彻底不复存在,可控核聚变可能在二十年内研制成功,反重力飞行器将提上日程,量子计算机将走入生活,没准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真能看到马斯克殖民火星。
还要什么自行车?这纯粹是外星科技了。就像是一个大清人看到了智能手机,一个中世纪的人看到了人造卫星一样的感觉。
编辑于 2023-07-27 07:24・IP 属地河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来生再见 - 5 个点赞 👍
现在韩国室温超导 LK-99 这件事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玩的网络社会学嵌套事件。
事情开始于7月22号论文被提交给 APL Materials 审查,同时在 Arxiv 上线。这件事陆陆续续被网友注意到,但因为超导领域实在臭名昭著,宣称的结果又很离谱(如果你看过著名的科幻短篇《异星歧途》,就是那种程度的离谱,如果你没看过,那是巨大的遗憾),大家基本上都用看民科宣称证明了黎曼猜想的心态在对待。
但毕竟论文还有配套的视频。随着那个看起来很像磁悬浮效果的视频在网上发酵,开始有人表示愿意直播复现实验——主要是 LK-99 的制备真的很简单,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都可以用常见实验室器材在车库里搞定——然后全世界网友在这点上的吃瓜劲头都是一样的:有人给你直播一个很刺激的事,而且(虽然你什么也不懂但听起来似乎)这事关系到人类前途命运,你能忍住不看吗?
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由于中外网络特点的不同,英文世界的讨论主要是在推上,不是,X上进行,中文世界主要是在知乎。这两者也有交叉,比如知乎上一则语焉不详的「我在中科院的朋友偷偷告诉我」的回答(这毕竟是知乎,人人都可以有一个中科院的朋友)就被翻译成了英文然后在X上作为「中国人已经成功验证了」的证据成功输出了一波。
7月26号,Science 网站报道了这件事(作为新闻,不作为学术认可)。与此同时,关于为什么作者同时发了两篇论文、为什么两篇论文的作者不完全吻合、这是不是说明作者有意争取诺贝尔奖等等宫斗情节开始发酵。网上开始真金白银开赌盘。
7月27号,陆陆续续有讨论质疑说作者是不是弄错了把抗磁性当做了超导。常温抗磁也是挺好的一个实验结果,但意义远小于常温超导。参与讨论的最有名的网友可能是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发了一条X说「我非常想要相信这是真的但看起来可能不太行。」X上一片哀嚎。
北京时间7月28号清晨,知乎上那个4000万热度问题被从热榜上无预警撤掉了,于是知乎网友忽然开始从「吃瓜但不太信」转向「没准是真的不然为什么要撤热搜」。这逻辑应该很难给歪果仁解释清楚,但在知乎大家似乎都很理解。
与此同时,X上网友忽然发现,其实这批作者在4月份就已经发了一篇韩文文章,里面的数据和 Arxiv 的两篇不尽然一样,并且似乎看起来更好。于是情绪又反转了回来。
目前的情况是,中外都有网友正在土法炼钢,然后每个人都说「现在各个大学实验室都在连夜烧锅炉」(虽然并不知道究竟有哪些但给你一种很多的感觉)。实验本身需要几天时间,而且如果失败了可能还要调整一下参数重新试,所以你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听到各种五花八门的小道消息。直到——这是大概率会遇到的结果——大家被新的网络八卦吸引了兴趣从而各自散去无疾而终。
但至少此刻,网友们真的想要离一个能打乱生活既定节奏的好消息近一点,哪怕只是想象中的。
发布于 2023-07-29 13:09・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珠三角中国公民 - 4 个点赞 👍
超导的大规模应用,很可能是人类文明下一次大规模科技革命的引擎之一,无论是能源革命、产业革命,还是社会变革。
人类历次大踏步地发展,都构建在能源革命的基础之上。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叫蒸汽时代,人类使用煤作为能源,通过蒸汽机提供动力,人类第一次脱离人力水力风力的限制,拥有了推动机器运转的能力,开始步入机器大工业时代。
这也加速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专制的过程,让人类结束了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易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秩序。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叫电气和内燃机时代,人类使用石油、电力作为能源,在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牵引下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信、照明、家电等行业开始发展壮大。
第三次科技革命可以用信息时代和新能源时代来形容,半导体引领了芯片、电脑、手机的发展,提升了人类世界丰富多彩的软环境,风电、光伏、核能等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兼顾了环境保护。
超导最吸引人的特性是零电阻,除了在电力传输中的巨大潜能外,也可以用超导材料建设超大规模的磁体,用于可控核聚变中托卡马克装置的磁约束,迅速加快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速度。
当人类有了可控核聚变作为能源后,人类文明就正式步入了“无限能源”和“绝对清洁”的时代,给人类的星际探索铺平道路,至少可以让人类离开地球,在整个太阳系内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因为人类的活动从地球延伸到了整个太阳系,蛋糕变得更大,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会极大缓解,先进的国家可以转而探索其它星球,而非在地球上掠夺其它国家的资源,压制其它国家的发展。
有了可控核聚变带来的无限能源,全世界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能换推动下由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完成,这可以加速生产力的提升,让人类过渡到向往的共产主义世界,进入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体制中。
除了能源革命外,超导带来的产业革命也是很显著的:
完全抗磁带来的悬浮特征,可以用于磁悬浮列车等场所;超导器件(约瑟夫森结)可以制作高精度探测器、滤波器,以及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的基本元件(超导量子比特);核磁共振等仪器的成本也会极速下降……
不过现实中,即使实现常温常压超导,距离大规模应用可能还是会有一段距离(下面可能会涉及一些专业概念)
目前主流的高温超导体系,是在3d过渡金属(Cu,Fe,Mn等)和第六主族元素(O,Se,Te等)形成的化合物的基础上,掺杂稀土等元素形成的,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都属此类。这次韩国的成果之所以比印度和美国更有可信度,就是因为它没有脱离目前人类认知的主流高温超导体系(CuO体系)
这种高温超导体系的理论机制,来自强关联的电子—电子耦合,而非传统超导体的电-声子耦合(BCS效应),不是搞强关联和量子相变的人可能听不太懂,不过Mott绝缘体很多人应该在上课时听到过。
但是问题在于,这种高温超导体系的材料,现实中更接近陶瓷的性质,硬度高但是延展性差,通俗来说就是特别脆,遇到弯折、形变等情况很容易破损甚至断裂。
这一点极大限制了此类高温超导材料的使用范围,只有延展性高的金属和合金材料,才能胜任长距离输电的使用环境,即使大幅度摇晃弯折也不会轻易断裂;磁铁的制作也会涉及绕线圈的过程,陶瓷材料同样存在破损断裂的风险。
另外,这种金属氧化物掺杂得到的超导材料,在理论上大多是d波、s+-波、甚至f波的形式,总之就是超导态不够稳定。作为对比,传统的金属超导态一般是s波。
因为超导态不够稳定,临界电流和临界磁场就不够大,很容易回到正常态,这会限制超导在输电和磁体领域的应用。这一点实验人员在临界电流、临界磁场、超导能隙、比热跳变的测量中应该也能感受到,目前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稳定性是不如传统金属合金的。
也就是说,人类可能接近了常温常压超导的实现,但却走了一条不太希望的路径和科技树。
就好比一个人想去西湖,他也成功走到了湖边,但到了湖边他发现,自己没走到断桥、雷峰塔这些景点的岸边,而是走到了一片不知名的、芦苇丛生的、蚊虫特别多的湖岸。
因为这种尴尬的处境,在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实现后,明明这些材料的Tc(超导转变温度)已经超过了液氮,可以使用成本低廉的液氮冷却,但目前主流的核磁共振仪和托卡马克装置,仍然使用金属或者合金绕线圈做成超导磁体,并使用成本高昂的液氦进行冷却。
一部分研究人员也因此重新转向了传统金属-合金体系的超导研究,虽然这类体系的Tc很低,但确实这类系统更符合人类的应用需求。
不过这不代表人类目前的超导研究是不成功的,科学就是在不断试错中带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先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再思考质量的高低和应用广泛的程度。
另外,如果制作工艺能够得到提升的话,目前主流的高温超导材料,临界电流和临界磁场同样可以提升很多,之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可以为寻找更好的超导材料提供借鉴意义。
个人观点,供参考。
发布于 2023-07-27 13:09・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很无名少年 - 4 个点赞 👍
拯救人类,吹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锋号。
拿奖拿到手软,专利收入迅速助推思密达成为本球新晋首富;抽一根毛出来设置的奖项,将全面取代诺贝尔,成为含金量最高的人类科技贡献奖。
发布于 2023-07-27 17:35・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何老师 - 2 个点赞 👍
泼个冷水。
超导研究,前后也有四十多年了,从钇氧铜钡开始,各种材料,制备过程都不是那么简单,获得超导的条件,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其中也有的研究团队公然造假,被同行揭穿。
韩国团队的研究结果,从材料制备过程来看,真的太简单了,各种数据太完美了,科学研究,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还正好掉进你嘴里,真的属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幻想不是完全的科学。
大伙儿还是等等看吧,看全世界有几个研究团队能重复韩国人的实验。
发布于 2023-07-27 03:13・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老疙瘩汤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保龙一族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聚焦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特效卡卡西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摆渡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llen xun - 0 个点赞 👍
那就不用研究光刻机了吧,直接90nm的芯片来个1THz暖个手。
相当于拥有了无限的算力,人工智能一瞬间完成,所有手机、CPU、显卡直接卖废品,以后的手机基本只需要一个屏幕和摄像头就够了。
什么感觉呢,大概就是智子喝高了,把锁着人类科技 锁给丢了。
发布于 2023-07-27 08:41・IP 属地黑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与秋作伴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机械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