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照明行业从业者开启吐槽模式:
1.生鲜灯不等于猪肉灯。
照猪肉的偏红,照烤鸭的偏橙,照蔬菜的翠绿,照水产的冷白。
只不过猪肉灯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所以讲到生鲜灯,大家一般就想到猪肉。
2.水产区的冷白偏蓝灯光和蔬菜区的偏绿灯光并不会像红光猪肉灯一样,让你感到强烈的不舒服。
我估摸着我不提这一茬,很多人都没发现。
禁猪肉灯好理解,水产和蔬菜嘛……我个人觉得没有那么强烈的作用。
另,蔬菜还有其他照明办法去解决,我在下面说。
3.优质的生鲜商超不会玩这种调光调色的生鲜灯,但是对于显色指数有极高的要求。
Ra100就是太阳光的显色指数。
Ra90是博物馆的最低要求。
Ra80是我们国家出口给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标配。也是国内一线灯厂出品的商用和家用照明标配(对于一根18瓦的灯管来说,成本也就一块多钱的差异。36瓦就两块钱咯。)
Ra70一般出口拉美国家。
印度人不讲究显色指数,对于他们来说,能亮就可以。漏电都不在意,别说显指了。
但显指在生鲜领域用途极大。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去家门口的小商店,不管是什么,越破旧越好。他们用的日光灯管出厂价大概在1.2米18瓦,5块钱,显指就是70。
你都不用拿猪肉,把手掌摊开,放在他们的灯光下看看颜色。再到屋外,看看手掌在太阳光下的颜色。
你会很清晰得出一个结论:显指70的灯光手掌心颜色泛白。
我们业内叫这种颜色为……死人色。
商超生鲜显指最低要求80,这基本没得讨论。
4.显色指数不等于色温,这是两个概念。
某些商超偏好将生鲜区设置成3500~4000k(俗称暖光),通过温馨舒适的照明环境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反正就是让你看着蔬菜瓜果怎么看怎么顺眼。
然而它确实没有调色鸭(⊙o⊙)。
特别会玩的商超会在生鲜区采用轨道射灯,起到强化局部照明的作用。(类似于卖衣服的,通过提高成衣展示位的局部亮度,以及和周围环境形成明暗对比)
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大家会看到的题目中所指的蔬菜生鲜,通常会挂个绳子垂下来,恨不得距离近到贴着蔬菜打光,目的也是为了加强照度。(1米垂直照度200lux吧)
5.一线照明厂家就没人玩生鲜灯。这玩意没难度,价格又透明,完全拼价格,体量又小。紧了就紧了,没人在意。
题目里给了个补充:某购物平台上显示一个25块钱的生鲜灯,一年没售出4000盏。
我理解记者想要用列数据的方式来强调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但是4000盏生鲜灯,售价25块。他家一年赚到钱也就2万块。
说句不好听的,还在玩生鲜灯的人都会觉得这个产品没钱途,没了就没了。
倒是菜市场的小摊贩会犯愁。
(人在旅游,不放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