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洋大人190亿的净买入,a股又变回了以前的样子,日成交额7800亿,中位数-0.35%,场内一股半死不活的氛围,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今天北上通道净买入5亿,这个量级是不够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北上通道要日入30亿左右才能抵消a股自然失血,日入50亿以上才能推动大盘上涨。a股就像一个漏了气的轮胎,修车师傅没有去找漏洞修补,又要避免轮胎瘪下去,就只能靠洋师傅用力打气。
这个局面真的很丧,几十万亿市值的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晴雨天竟然要看外资的脸色。那内资都在干什么呢?首先国资和公募并没有抽梯子跑路,养老金这几年还陆续往里投了,但增量不明显,大户和游资的活跃度在下降,远不如2010-2020这十年。
散户就更别指望了,新一代都是“四不一躺”青年,a股在没有呈现明显的赚钱效应之前是没啥新人进场。
当然最大问题还是融资失血的速度太快,哪怕年年表现拉胯也没耽误年年募资额全球领先,就昨天申购的华虹半导体又是一个融资212亿的项目。偏偏发的这么猛市场凑合能接得动,我查了一下数据,今年新股首日破发率是24%,也就是说3/4的新股还是可以赚钱,所以监管也从来没提出过融资减速的想法。
丧气话说了一堆,但我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走的,甚至上半年还逢低加了一些仓,炒股就是这样的,越是难受的时候就越适合买入。不管胡锡进是因为什么原因入的场,未来炒股肯定不会亏钱,因为入场时机上他就赢了一半。
……
今晚美联储利率会议,从目前的市场预测来看极大概率会加息25基点,也就是达到5.25-5.5%这个区间。但同时很多人(包括我)认为这也是本轮周期以来最后一次加息。由于预期比较一致,所以即便真加了也不会形成负面冲击,如果不加反而是意外惊喜,虽然这个概率很低(不到5%)。
美元转入宽松预期是我对a股未来抱有期待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元只要开始降息,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就会减轻,只要人民币兑美元开始上升,外资买中国资产的动力就会加强,港股和a股的白马股就会回暖。
这几年恒生互联网板块走势挣扎,陷入了超跌后却没有充分反弹的绝境,我也浮亏不少,如果说还有啥支撑我坚持熬下去,美元降息就是我的“望梅止渴”。
只不过原先一直预期是4季度开启降息,目前来看肯定要推迟了,甚至明年一季度开始降息都算快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复苏也低于预期,二季度出现了明显的反复,这一切都导致我年初给你们画的饼还要往后推延。
投资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这个,预期的好事迟迟不来,意外的坏事此起彼伏。
——
实盘公粽号「笑忘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