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真的能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吗,是否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节约诊疗费用?

- 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陈子杨Dr.outside - 4 个点赞 👍
对于在北京的我来说,太希望这项措施能早点落实了。
这些年来,在挂号看病时总是会有这样的麻烦:许多医院的挂号单此前都特别强调,仅限当日有效但化验检查的结果未必能当天就出得来如果第二天要找医生看结果、开药就只能重新挂号缴费。
这不仅麻烦,更是然患者的挂号钱白浪费了,所以,对于“一次挂号不止管一天”这件事,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意见。
目前,北京三甲医院挂号单上都标注上,依然是“限当次当日有效”的字样,对此,之前北京的官媒记者就采访过相关人士,得到如下的回答:
医院现在都是信息化管理,患者的信息都记录在系统内,挂号相当于把患者的信息从系统中为医生打开。原则上来说,这个号就是当天的,第二天电脑上就没有患者的信息了。挂号了电脑上才显示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最基本的信息。
此外,电脑上的信息是医生了解患者的直接来源,如果过了当日不挂号,系统无法显示患者信息,也就做不了任何操作。
日常工作中,如果患者拿着片子找来,不进行诊断、治疗和开药等操作,能看就看了。
此外,还有相关从业人员表示:按道理应该挂号。假如X光片短期能做出来,我们肯定等着当天就诊完。但是有的核磁一约几周,不可能几周出来了不挂号再来看。只要系统允许的情况下都给看,系统里没有患者的名字,都得挂号,常规是这样。
目前,在门诊量暴涨的各大医院,CT等检查结果可能需要等四五个小时,核磁共振、内镜等更是很难在当天安排检查。患者在拿到检查结果需要复诊时,往往需要再次缴费挂号。
但是呢,上述的理由如果站在患者角度,那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假如,当天拿不到检查报告,不仅之后要再往医院跑,还要再掏一笔挂号费;而对医院来说,挂号不仅是规范诊疗流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为了能给患者顺利就诊、开药。
我就是很无奈,因为年假有限,每次请病假也很费事,上次我就是需要做核磁,结果要两周后拿,但两周后我得出差,结果就没办法拿,一直拖延了一个月方可。
当然, 也不是说,一定就没有弊端,因为在已经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医院,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在医生按顺序接诊的间隙,如果未挂号的复诊患者见缝插针推门进去递送检查报告,偶尔也会产生纠纷。
总之,这套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总归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发布于 2023-07-27 00:3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狼天行VVL - 1 个点赞 👍
先不说挂号费问题,排号怎么排?
排在新病人之前?那些新病人同意吗?
排在新病人以后,那些人同意吗?
按照谁先来谁看病的原则,,那头一天挂号的人就得重新去挂号那登记,才能在电脑上显示排名,但是第一天挂号的人还是会觉得麻烦,即使他们没有花钱。
总的来说不会有人满意,即使少花了挂号费。你觉得这样方便了患者,患者怎么想还不一定呢!
发布于 2023-07-27 06:18・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天涯明月 - 1 个点赞 👍
反正有所改善……
常年和医院打交道的都知道,第一次看,要挂普通号,做各项检查。
抽血,化验,MR,反正一套流程,没两三天下不来,该排队排队,该检查检查,检查完,拿结果,再挂专家号。
要不然,专家看了你的病情,说你们医院测的不太准,我建议你重新再检查一遍。
你咋整?
得听大夫的呀,那就重新检查吧。
对于知乎这样,年薪百万,动不动就刚下航母的群体而言,一次专家挂号费,不过洒洒水,但对老百姓,排着队抢了个专家号,结果一点病媒看了,只做了一堆检查,不划算。
当然,有人说,现在检查快,上午检查,下午就能出结果,快是相对的,抽血化验个血常规,哪里都挺快的,问题是你做不做CT,普通还好,增强CT,得预约,得排队,光排队一上午就过去,做完等结果,结果出来,晚上十点,或者第二天两点,咋整?
你去找大夫过来给你加班么?
往往就是重新抢号,重新挂。
有人又说了,那第一天看的大夫,就开一堆检查不就完了?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合着世上存在的好大夫,真只存在于网络么?
现实里,哪个大夫不是直接开一堆检查?
负责一点的大夫,会查看你以前的检查,普通一点的,会质疑,认为你以前做的检查,设备不灵敏,参数不准确。
现实情况,不就是直接开一堆检查,然后留给另一个大夫么?
事实上,一次挂号管三天,对患者治疗,有一定的提升,可是,对一周坐诊一天的专家而言,三天啥用也没有……
只是苦了普通大夫。
你检查,我看病,一个抛一个。
发布于 2023-07-27 13:16・IP 属地吉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秋倏 - 0 个点赞 👍
节约的并不是诊疗费用。注意,挂号费实际是诊疗费,是和医保挂钩的,每一笔诊疗费的支出都意味着医保账户的一次变动。患者实际支出都不止是个人账户里的真金白银,也包括医保账户里的电子货币,是整个医保系统收支中的重要一环。要改变医保系统,需要精心测算医保系统的收支,要保障医保系统的平稳运作,需要专业人士的精心测算。并不能一蹴而就。至于“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的说法,则是一个根本没有底线的一个空中造车,是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一个遥不可及的大饼。
关于“一号三天”的说法,最近在社交媒体不断的掀起讨论,仿佛是今日的政治正确,其实没有经过深入的了解分析,没有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剖析,没有对医保/社保制度的充分认知,所谓的改革是不可能全面推进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参与过讨论:
发布于 2023-07-26 18:2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迷路了 - 0 个点赞 👍
一个个都不排队了。老子三天前就挂了号,凭啥不让老子进去。
然后乌泱泱涌进去一堆挂了号的人。
让本来一天看一百个人的医生直接看上两百个号。
钱?想什么呢?医生最黑了,还敢提钱?
打......
发布于 2023-07-26 17:56・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蔚兰深海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何济世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胡仲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第92號元素 - 0 个点赞 👍
我就这么说吧,想在就医方面,要质量,还要效率,还要便宜。
现实根本就不可能!
就拿我们医院来说,打120急救电话,救护车拉到根本就不收费,但你知道这多占用医疗资源吗?
一个小孩发烧,从家到医院只用10分钟,就这还120拉过来,我真的想骂,而这种贪便宜的还不止一个。
那些真正需要120急救的可能也就耽误了。
质量,效率,价格,三者最多只能做到两个。
医院最好的药永远都是国外的,最好的医疗器材最好的也是国外的。你别看现在医保报销比例多,但基本上还是报国产的多。
但国产药的疗效,只能说基本够用,但质量跟国外差距还是挺大的
发布于 2023-07-26 23:54・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张小邪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