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居然是刀郎的一首新歌引发了如此巨大的波澜。
网友竟然将那英、杨坤、汪峰等人的歌词解读为耐人寻味之作。
刀郎的新歌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呢?

刀郎,乐坛隐退多年的歌手,前几天以一张新专辑再次回归舞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刚刚发布不久的新专辑立即引起了无数网友对《罗刹海市》歌词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展开了对这首歌曲的文本解读。
许多网络用户感叹:文人墨客在骂人时总是隐姓埋名,从不敢公开身份。

在7月23日这一天,关于“文本解读”已经产生了无数个不同的版本。
然而,几乎所有网友都将矛头指向《好声音》的导师们:那英、杨坤、汪峰,没有例外。
一开口便转腚,这句歌词铭刻在众人心头,迅速勾起了《好声音》那场备受争议的场景。
导师转身的时候,选手还没有开口。

这难道不是对这些导师虚伪行为的明显嘲讽吗?
《好声音》所体现的就是歌词中所描绘的充斥着各种奸诈勾当和卑鄙行径的情况,简直可以说是“蝇营狗苟”乃至“苟苟营”的最佳写照。

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歌词中,还有明确指向那英、杨坤和汪峰的字眼。
例如,以前叫做“一丘河”的地方,现在被称为“苟苟营”。
网友的解读是,暗指的是汪峰,因为他们认为“丘”代表了山峰,“河”则代表了大水。
随后紧跟的“马户”,即指的是驴,被解释为在暗示杨坤的长脸。
毕竟,有一种方言将“长脸”戏称为“驴脸”。

被视为“马户”之后的“那又鸟”,因为它与那英的谐音“那鹰”相似,而鹰是一种鸟类。
网友还表示,“公公好威名”暗示了对高晓松的讽刺。
让网友感慨“骂人不带脏”,不仅仅是通过运用驴、鸡和公公等元素来“内涵”。
还有其他歌词,表达得更加激烈。

七冲的经过,穿越焦海,指涉着人类排泄物的黄泥地。
“一丘河”这个地方被屎尿填满,让人怎么可能觉得它是个好地方呢?
“勾栏”以其高雅的姿态呈现,而“半扇门楣”则象征着牌坊,这种骂人方式既狠又能舒缓一口恶气。
尽管网友们对此进行了各种解读,但根据刀郎新专辑的简介,《罗刹海市》实际上是源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在罗刹国这个光怪陆离的地方,有一个故事讲述着丑陋被奉为美的传统,人们越是与常人相差甚远,地位就越崇高。

为了生存的机会,少年马骥不得不在前往罗刹国经商的途中扮丑。
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刀郎编造了一个名叫“苟苟营”的地方。
实际上,在整首歌词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以藏头方式出现的成语,例如一丘之貉、蝇营狗苟、牝鸡司晨、猪狗不如等等。
写实的是他在讲奇。

将这首歌视为一种内涵着那英、杨坤、汪峰和高晓松等人的解读,与之相反。
它更像是以古喻今,针砭时弊的一种表达。
那么,为什么网友们会认为这首歌直接指向了4位明星呢?
从20年前开始,才有了这一切的发生。

刀郎这位默默无闻的歌手,凭借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等歌曲,在内地乐坛迅速展现了出色的才华。
传闻他的专辑销量高达250万,远超其他歌手。
然而,就在这个特定时刻,那英突如其来地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让他的爆红梦碎了。
她表达了不愿将奖项颁给刀郎的态度,宁可让该奖项悬空。

他的歌曲到底体现了怎样的审美观点呢?
她还指出,只有农民才会欣赏他那些毫无审美价值的歌曲。

若是将那英的这番话放在现在,毫无疑问,她定会陷入舆论漩涡之中。
令人无语的是那种带着高高在上的语气。
然而,当时她对刀郎毫无理由的指责,并没有卷入纷争之中,反而吸引了乐坛许多人的追随。
刀郎的音乐,杨坤直言讽刺,真是难以称之为音乐。

中国的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这些歌根本没有品质。
汪峰直言不讳地批评,断言他之所以走红完全是依靠炒作手段。

听久了精致的音乐,不可否认,会令人对粗糙的作品产生新奇感。
接下来,高晓松也纷纷表态,表示如果有人送给他刀郎的专辑,他毫不犹豫地会将其扔进垃圾桶。

由于“正统音乐人”对他的反对和抵制,刀郎这位专辑销量高居榜首的歌手不仅受到了贬低,最后还被迫离开了音乐界。
刀郎的音乐,究竟是否真的像他们所称之那样“粗糙”呢?
假设他真的毫无价值,那些乐坛巨擘如罗大佑、谭咏麟等人也不会毫不吝啬地赞扬他。
谭咏麟依然对他所创作的《披着羊皮的狼》保持喜爱,不会改变。

然而,这些“正统音乐人”所拥有的认可和肯定,最终无法抵挡住这些“京圈”的影响力。
因此,刀郎只能选择退出音乐界。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罗刹海市”啊。
因为违背了他们的审美观念且不愿意迎合他们的审美要求。
他们所面对的是针对和打压。
然而,刀郎这位会让音乐界回溯15年的艺人,在被“劝退”之后。
华语乐坛已然陷入停滞的困境。
“正统”这个词如今已经成了一个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