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如何看待刀郎新歌被指内涵中国歌坛四位明星?

Well
2个点赞 👍

《罗刹》这首歌的意外走红,往大里说是草根和传统音乐圈层的话语权之争。

再往深了说,是人数较少的精英群体,和庞大“大众文化”的普通群体之间关于话语权的争夺。

这种争夺一直在默默发生着,举一个例子,就是咱们今天提到的当事人汪峰。

2010年,曾经有一对农民工兄弟在宿舍里自弹自唱了他的歌曲《春天里》,他们叫旭日阳刚,他们光着膀子,喝着啤酒抽着烟,用歌词嘶吼着对人生的不满,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动图封面

这个视频随即风靡全国,人们说,他们的演绎才为《春天里》赋予灵魂。

和来自底层的刀郎一样,旭日阳刚也带着亿万老百姓的欣赏,火起来了,他们上了春晚,还上了汪峰的演唱会,他们一度被定义为能代表老百姓的“农民工歌手”。

动图封面

然而后来汪峰和旭日阳刚也分道扬镳了,原因就是旭日阳刚常常拿《春天里》去商演,出于与版权意识的保护,汪峰要求他们不得再唱自己的歌,“要想发展,你们要有自己的歌”。

尽管曾经无私地帮助过他们,但汪峰的行为仍被旭日阳刚以及他们背后的农民工群体视为小气,高高在上,傲慢,打压。

这也是为什么汪峰一直在坊间口碑不好的原因,起码在很多老百姓眼里,他是傲慢的,不接地气的,他是不愿意与老百姓共情的。

▲“旭日阳刚”成员之一王旭,目前以零星的商演为生,看起来过得还行,起码不穷,最近他也翻唱了《罗刹海市》,赢得一波流量。

王旭虽然早已脱离了“农民工”的生活,从穿戴和抖音分享的内容上看,他的生活起码是小康的,然而他也要时不时地扮回农民工的装扮,唱着代表着农民工的歌曲,因为他深知这是他的立身之本。

因此,刀郎和那英之争,汪峰和旭日阳刚之争,以及还有许许多多的“争”,比如咖啡和大蒜之争,郭德纲和周立波之争,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雅俗之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争,上层建筑和下沉市场之争,主流与非主流之争。

至于说到《罗刹》这首歌引发的网络狂欢,其实跟刀郎与那英无关,这是一场群众们的自我狂欢。

与其说刀郎今时今日还记挂着要去讽刺那英、杨坤,那也太小看了刀郎,他没有这么小气,以他今时今日的生活,也真没有必要在江湖树敌,当初的江湖恩怨,大家各走一边,在圈子里并无太多交集,刀郎后来的沉寂,多半与他的个性和音乐追求有关。

对他而言,这一次的新歌创作只是一次创作,冷眼旁观世事多年观感,至于为什么他创作了那么多歌,独独这一首歌能引发山呼海啸般的网络反应,一定是这首歌触及到了最大规模人群内心的某个最相通的共鸣点。

刀郎写的那些歌和他传奇故事,几乎完美击中了草根人的各种敏感点:草根男人对于爱情的求之不得的渴求,对于残酷现实的无奈,翻手悲情沧桑,覆手硬核荷尔蒙,还有备受围追堵截黯然退让,这其中承受的巨大委屈借着《罗刹》又踏雪重来,剑指当年。

全世界最经典的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全世界最经典的流行小说是《基督山伯爵》,全世界最经久不衰最卖座的故事就是小人物受尽委屈,大仇得报。

当社交媒体还不发达的时候,这些情绪往往无法宣之于口,各自内心发酵,而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一旦达成共识就会引发山呼海啸之势,让人看到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

这样的事件,那英没有想到,汪峰没有想到,可能连刀郎自己也没有想到。

大家都在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是一个后网络时代上的草根心理复仇故事,无数人借刀郎的身,完自己愿,发泄自己的怨,所谓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只能说,这是独属于娱乐圈的波云诡谲,没有人能计算得到,实在要算就只能算是某种命数,按算命的说法,就是刀郎的这个名字取得太绝了,刀锋过处,自带风云。

动图封面
发布于 2023-07-28 16:44・IP 属地贵州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阿梨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