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一曲封神,他凭什么火爆全网
可能连刀郎自己都没有想到,仅凭一首新作品,便能重回巅峰,甚至比他高光期的影响力还要高出好几倍。
刀郎的新作之一,即罗刹海市,在网络加持下,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迅速成为热门歌曲,并引发一轮又一轮全民热议,刀郎这次真的扬眉吐气,且给很多歌手好好地上了一课。
刀郎这次能够成功收获全网热议,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及观点,其实这次刀郎新作一曲封神,可以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或许刀郎初衷仅仅就是出一张新专辑,并无其他想法。
不过在不嫌事大的热心吃瓜围观群众的解读及猜测下,刀郎新作在毫无征兆情况下,快速出圈,并在社交平台的多维带动下,很快成为全民大事件。
刀郎能够火爆全网,原因有不少,个人对此事有一些个人看法,不妨与大家分享。
说起来,刀郎实力本来就不弱,且不说前些年他一夜成名的那些成名曲,就说他在2020年推出的专辑即弹词话本,就足够惊艳。
在这张专辑中,刀郎包办了十首作品的词曲创作,熟悉他的乐迷可能接受不了变化巨大的音乐风格,而其他乐迷则可能听不太懂如此的音乐风格。而此张专辑改变了刀郎在乐迷心目中的固有印记,从粗犷沧桑到浅歌低唱,将一派江南画本以音乐形式加呈现。
当听到这张专辑时,我有些惊讶,曾经网络歌手的他仿佛一夜间将这些年烙在他身上的标签一一剥落,化身为一位音乐艺术家。
这样的音乐风格的转变,让我想到另一位音乐奇才窦唯,他将摇滚这一印记完全剥离,不再受到以往音乐风格的任何拘束,呈现出别样的浓郁国潮音乐风格,刀郎从一定程度上采取同样手段,如此转变既耳目一新又惊为天人,也在侧面映证出刀郎音乐才华的深厚底蕴。
没错,网络歌手是这些年来很多人给刀郎下的定位。对于这样的定位评价,我是这样理解的,最初时候,我对网络歌手的刀郎是排斥的,但随着年龄及阅历双重成长,刀郎却给到我不同品读。
网络歌手其实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东拼西凑、缝缝补补后写出口香糖级别的所谓网红洗脑歌,这种歌曲初听起来朗朗上口,但经不起时间考验,往往只能红极一时;另一种要么出身底层、出身草根,写出的作品极为接地气,要么有真正的创作才能及演唱能力,完完全全靠自身实力逆袭。
所以,在我多年后重新聆听刀郎成名曲,才明白刀郎创作的歌曲为何受到热捧,就在于他本来就来自底层,他的音乐能够抓住大众的心理诉求,毕竟他就是普通群体中的一员,更能理解普通大众喜欢听什么,想听什么。
此次刀郎凭一曲新作直接封神,在情理之中,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所创作出的这首新作,符合了大众的心理诉求。从此曲新作中,有借古喻今之意,以中华传统文学作品与国潮音乐元素相融合,隐喻说出了很多现状。
假如娱乐圈是职场,那么作为职场小人物的刀郎在职场底端打拼多年,最终凭借自身实力闯出一片天地,但这样的成绩却令职场中的一些个老混子、老油条感觉浑身不爽,自觉人上人的他们在小人物面前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极大威胁,假以时日,他们还怎么能在职场滋润地混日子。
所以,这班人便拿出职场老人的身份及地位一再打压刀郎,而小人物却无力招架,只能选择逃离职场,在无形压力下,刀郎无法与这班人相抗衡。
刀郎的罗刹海市表面上说的是一则文学作品,实质上却是在讲职场,是在讲小人物的各种不平遭遇,是在讲人性中阴暗的一面。
这样的潜在意境,经过网络渲染及发酵后,很多有过类似境遇的普通大众,尤其那些曾经遭受过职场以及生活不公待遇的小人物怎么可能会没有同理心?!歌曲表面上说故事,但背后却是在讲普通人的心声。
刀郎新作不仅仅嘲讽职场、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而且顺带也暗指光怪陆离的娱乐圈,这些年,黑幕、流量当道、鲜肉横行等乱象充斥网络,一些有实力无背景的艺人举步维艰,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从这首新作中品读出很多很多,因此,刀郎一曲封神现象,也就不奇怪。
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歌里面有句歌词,叫“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放在当下,正是刀郎新作风行全网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