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你如何看待年轻一代逃避相亲、逃避社交,却热忠于去寺庙上香求桃花?他们求的到底是什么?

胡图图
35个点赞 👍

求的是一种让人以为她(他)在求桃花的戏剧感。

以我多年在社会上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观察而言,中国人(尤其是大陆人)某种程度上,对于神佛的迷信,是远低于许多国家及地区的。

所以所谓的求桃花,并不是真的相信这个能求到桃花,更不是对这个桃花有多迫切,只是一种在社交场合里进行“返祖式”的仪式感获得。

人对于复古往往有种偏执。

如果玩游戏的朋友会知道,21世纪前十年,很多游戏都采用当时还不算圆融的3D技术,现在看来建模非常粗糙。尤其是台湾做的一批武侠游戏,比如大唐双龙传什么的,现在看来不堪入目。

而且也没人会拿这样的3D画质再出来骗钱,出了也会被人骂死。

但如果是更久远的,勇者斗恶龙年代的像素风游戏画面,甚至像素类头像,却广受欢迎。

虽然这里面有艺术美感的原因,但其实当年拙劣的3D技术再怎么差,论具象化,也是远胜于像素画面的。可是为什么前者已经被认为是老土,后者却依然被认为是潮流呢?

因为早十年的东西,是老土。早了三十年,是复古。

放到生活里的各种细节,也是如此。现在的年轻人看似什么都不在意,活得很“糙”。其实由于中国惯有的舌头文化,以及社交平台的成功构建,在这些人心里,比父辈更在意旁人对自己的评价。之所以显得不在意,只不过是“这个人很豁达很摆烂”,也是想收获的评价之一而已。

其实有几个真的相信寺庙上香的人?上香的往往是求财,求子女功名,这种纯利益导向的居多。这些人也不是真的多信佛,而是心里这件欲望太强了,而自己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所以不该做,或者做了未必有用的事情(拜佛)也要试一下。就像你玩一个游戏,明明这技能没啥用,但其他技能树都点满了,你剩下的点数只能点这个了。

可是求偶这件事远比求财要容易办。真正为了“其他地方都铺平垫稳了,想再加层buff”的人,几乎没有。大家去拜佛,更多时候是为了让人知道自己都拜佛了一样。并不代表真的信。

就像一群年轻人嘴里嚷嚷着“哎呀都到中年了,我都保温杯里泡枸杞了”,他自己这么演,行。但你一说她(他)是个“中年大叔/阿姨,别总装嫩”,对方一秒翻脸。

这也是一种对于“复古”的渴求,希望假设自己是很老土的,来证明自己不老土。希望假设自己是很中年的,来表达自己是个调皮可爱的青少年。

当然,还有一点也不可忽视。就是古风言情剧的广泛流行,令“寺庙降香”这种桥段深入人心,在檀香袅袅的背景下,拍一张带有滤镜的姻缘签照片,同时配几句又不是古文,又不是大白话的废话,发到网上,满足一下自己是女主角的心,也是非常舒适的事。

可以说,社交平台,如微博、朋友圈的兴起,极大的刺激了中国人这种表演型人格的发酵。尤其是年轻人。

我敢肯定,论真的靠玄学定生死,非得二选一的话,年轻人宁可押宝到星座,也不肯真的拜黄大仙。然而星座太俗了,因为它洋气。而大仙儿太洋气,因为它俗。

全文完。

编辑于 2023-08-04 13:42・IP 属地辽宁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猴姆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