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年轻人回避社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84 个点赞 👍
咱们先看一下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早晨6点左右起床,简单洗漱,女生的话需要化妆,然后7点左右出门,先坐地铁再倒公交,折腾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公司。
《杀不死》剧照,侵权请联系删除 早餐通常来不及吃,想着到公司的时候简单吃一口。
可不凑巧,老板今天来的早,他说员工最近没有斗志,精神头不好,你们得加油啊!努力啊!上进啊!
随即安排你们跳抓钱舞,或是做什么奇奇怪怪的早操,路人经过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你们。你心里想的是,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杀不死》剧照,侵权请联系删除 折腾一大早,老板志得意满地走了。
你打开电脑,合计开始今天的工作了。
你需要同事的一个表格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可明明昨晚就应该传递过来的表格,到现在还没给你。快11点了,再不给你,你今天就得加班了。
于是你忍不住给她发了信息,没想到她回复说“亲,我辞职了”。
你有些懵,合计这都什么事啊,怎么这么突然?
这个世界真魔幻,成天叫嚷着辞职不干的人跳抓钱舞最起劲,不吱声的人说辞职就辞职。
同事说了自己辞职的原因,无外乎就是钱的事情,老板承诺了却又不兑现,昨天和老板对峙的时候突然觉得很荒谬啊,自己怎么能伺候这个人这么长时间。
于是,说了辞职,不过同事倒也不后悔。还对你表示道歉,说昨晚本来想给你发表格的,可奈何账号权限被收回了,没办法,你得联系老板。
你觉得头有点大,因为你是真的不想和老板打交道,老板一定让你联系老板娘,老板娘一定假装不知道同事辞职了,还会说“你联系同事吧,辞职也不能甩手不干啊”......
总之就是推诿,逃避。
不过本着对工作负责,你还是拨打了老板的电话,这回老板倒没有让你找老板娘,而是自己说“你联系之前同事吧,让她发你表格”。
你说“我已经联系过,她说账号权限被收回了,您想个办法,不然我工作无法推进”。
老板回复一句“嗯”然后挂了电话。
反正工作也进行不下去,那就索性和已经辞职的前同事唠嗑吧。就是这么奇怪,之前还看不顺眼的同事,一旦没了利益纠纷,就互相都看的顺眼了。
然后你俩把公司的人吐槽个遍,顺便挖到不少八卦,就这样,都快下班了。
你给老板留言一句说要表格,但是老板不回复,你也乐得自在。反正自己都免责了,做老板的都不上心,你操心什么啊。
就这样,吃瓜一天,没有加班,老板和老板娘也没突然说晚上开会。
今天的你,感觉好开心啊!
如果每天都是这种正向的社交,多好啊。
第二天你很早就醒来,还给自己做了早餐,喝了咖啡。
这一天元气满满啊!
公司里老板和老板娘都没来,同事们也都说“太好了,再也不用跳那种弱~智的抓钱舞了”。
《杀不死》剧照,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满满的你决定联系老板要表格,工作早晚都得做,拖得晚了更麻烦。正想联系老板,老板娘给你发了微信,全都是60秒语音。
大意就是埋怨你为什么不干活,没有责任心,巴拉巴拉的......
你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怼过去“怎么有同事辞职了,你不知道?那我建议你们两口子好好沟通一下,别你心情不好就拿员工撒气。”
随即甩出和同事的聊天记录,证明你找过她;
又甩出催促老板的聊天记录,证明自己该干的活干了。
老板娘没回你,不大一会甩过来表格。
你深吸一口气,决定开始干活。
不一会,手机又响了,是老板娘甩在群里的文件。总之就是各种规则又改了,还说以后员工不准说离职就离职,自己离职的话没有工资巴拉巴拉的。
还有一大堆发泄情绪的话......
你心情差到极点,随即把截图发给那个同事看,然后同事也甩出一些截图,说白了就是老板娘间歇性的对着员工发泄情绪。
你的工作其实很熟练了,没多久就做完了,但你还是假装很忙。你不能表现的很闲,不然各种事情都会找上你。
下午了,你本想喝杯咖啡缓一缓。
可老板两口子突然说开视频会议,会议内容无非是报告你上周干啥了,取得了什么业绩,下周的规划,以及自己的反省。
这种又臭又长的会每次都得开1个小时,每次开完大家的精气神都好像被抽走了一般。
好在这次不是下班前开的,用不着被迫加班1小时了。
好在明天就休息了,能睡上一天。
硬着头皮去开会,自己都觉得恶心的话又说了一遍......
终于熬到下班了,真是筋疲力尽。
下班了随便找个地方填饱肚子,给自己买了一张电影票,手机开了飞行模式。
回家已经天黑,洗漱之后躺在床上,开始逛知乎,刷小视频。这是你难得的自由的,快乐的时光,跟着小视频欢快地笑,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曲意逢迎,你真的很开心。
也不用动脑,思考着这话该怎么说,琢磨老板那句话什么意思,是不是想让你多干活?是不是又不想发奖金?
明天也不用早起上班,可以昏天黑地睡个一整天了。
你回避所有社交,因为你真的情绪内耗。
你知道父母联系你,无外乎就是催婚,说你年纪大了没人要,以后没人养老;再就是说你工作不是正经工作,让你考编......
你知道朋友联系你,无外乎就是让你陪她逛街,可你只想睡觉;
你知道同学联系你,无外乎就是跟你倾述家里那点事,老公如何不上进,婆婆如何奇葩,孩子不听话......
你知道亲戚联系你,无外乎就是听了父母的劝告,让你早点结婚,找个正经工作......
工作已经够内耗了,生活也是如此。
你每周只休息一天,只有这一天充电的时间啊!
突然间,老板娘又给你发信息了......你气不打一处来,脑袋嗡嗡的,此时你真的后悔,当时怎么就没有准备2个手机,2个微信号呢??
算了算了,不管了,继续逛知乎吧!
不是你真的想回避社交,而是社交真的消耗你的能量。
正常的状态应该是「要在生活当中社交」,
但你的状态却是「在社交中生活」。
编辑于 2023-08-03 10:43・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迦文 - 137 个点赞 👍
倒也不是回避社交,只是不太能维系得住社交。
比如前阵子搭子概念不是很火吗,什么饭搭子、电影搭子、麻将搭子甚至恋爱搭子都有。
人们热衷于找搭子说明本质上还是有社交需求的,但可能并不需要太长远深刻的深交关系,所以就连交朋友都被替换成搭子了。
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关键词就是:
垂直、碎片、节能、自我。
就像《荒野会谈》S201里李雪琴说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碎片化时代,所以也只能产生碎片化的社交。”
我们每天接受着大量碎片化信息,做着碎片化的螺丝钉工作,每天24小时被工作和各类信息轰炸的七零八碎。
就连人生都被严苛的节点精细切割:
读书、考试、上学、工作、结婚、买房......
我们需要闷头一件一件地去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与目标,实在没有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一段漫长深厚的社交关系中。
少年时期被书卷淹没,踏入社会又被工作控制。
从小到大就不得闲,而“闲”则恰恰是催生、维系长社交的必要条件。
毕竟你得先有和他人吃饭、游玩、聊天的时间吧?
另外不仅是“闲”,相应的“人”也没有。
能和你产生共同点的人太少了,聊得来的也太少了。
为什么说“一起扛过枪”和“一起同过窗”的朋友是最好的?
因为你们有独一无二的共同人生体验,极大地参与到对方的生活里,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生命状态都牢牢绑定。
这使得你们有大把的时间和理由维系关系,并在时间的催化中酝酿出真正的友谊。
而脱离这种环境后,想靠自己在社会上游荡碰撞,从而认识一个知心朋友,那概率就太太太小了。
既没闲又没人,还社交啥了?
自己呆着吧!
我是凯子,
我自己呆着!
编辑于 2023-08-03 09:26・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凯文淇 - 107 个点赞 👍
赛国学生时期的社交是纯粹的丛林法则,就是一群狗腿子围绕当权者的核心社交圈,外围再附带各色各样被霸凌的边缘人。
而成年人的社交圈只是把这种丛林法则从显性变成了隐性,而且有了明面的利益争夺,更复杂更厚黑。
除了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之流,我很难想象谁喜欢这种充满“冒险刺激”的社会,社交。
但凡是个正常人,在赛国总会更倾向于回避社交,毕竟往往是作为食草动物,猎物而出现的。
发布于 2023-08-18 15:4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莱卡想回家 - 104 个点赞 👍
小时候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每次父母带我去参加一些聚会时,自己总是不好意思称呼别人,更不用说主动攀谈了。所以大人们经常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你就不能活络些么?”或者“主动喊个叔叔阿姨,你又不会吃亏?”奇怪的是,他们这么说完之后,我非但不会变得更加外向活跃,反而更“自闭”了。
成长过程中,我一直认为内向是不好的特质,身边不论是老师还是长辈总是会称赞那些活泼外向的孩子,所以我有些时候会“逼迫”自己大胆一些、活泛一些,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如果内向和外向是一个连续谱系的话,我的确从内向这一端向外向那一端偏移了些,但距离那些天生外向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
但这个自我不接纳的状态着实令人痛苦,它令我无法自洽地独处,也造成了很多的情绪内耗。明明自己不善言辞,非要逼迫自己像外向者一样变得能说会道。
其实性格并没有绝对地好坏之分,如果你是一个自我协调的内向者,你只是在公共场合没有那么爱表达自己而已,但你可以很好地与自己单独相处,你可以找到取悦自己的方式,比如一个人读书、看电影或者运动,自洽的内向并不会出现精神内耗。
作为内向者,你要去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你可能无法成为聚会时的焦点,但可以在独处时更加深入地思考工作或学习中的某个问题,你完全可以自得其乐。
编辑于 2023-08-04 13:0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申晨煜 - 82 个点赞 👍
小的时候看《红楼梦》,总是不理解贾宝玉为什么不愿意听贾政的话去见贾雨村。
后来发现贾宝玉是对的,去见贾雨村这事就是非常标准的无效社交。
贾政没有考上科举却被点成了学官,所以他最在乎的就是科举人的名头,总爱和读书人交朋友以示自己也是个文雅人,但是却忽略了贾雨村本人的品行,如果贾雨村是一个能被社交言辞打动的人,那香菱就不可能被薛大傻子抢走。
对于贾宝玉来说,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去看看兴趣相投的真大佬北静王。
在当今社会,基于社交又延展出一系列的社交文化,包括但不限于社交礼仪,社交用语,社交穿着,高情商回复,这些复杂的有关社交的繁文缛节大大挫伤了年轻人对社交的兴趣。
无用社交只会虚耗的精神力,a掉我的钱财顺便在下班后多强塞几个大饼。
而且一个事实是年轻人并不排斥朋友,和闺蜜逛街,和朋友运动,和同事看电影,这些事情并没有遭到年轻人的回避。让年轻人厌烦回避的是比朋友往来升格一档的有目的的社交。包括但不限于,叩拜陌生的长辈,参加领导和同事组织的联谊,出于交换利益组织的同学会,这些社交的目的高于社交本身,为了社交投入的精力高于社交的收益,这些才是年轻人回避的社交。
年轻人回避社交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现在的社交中包含了太多的目的性。
市面上层出不穷的教你说话,教你做事类型的书籍和视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现状,而当社交变成一种与工作相差无几的既不能犯错又不能放松的事情的时候,就不难理解年轻人的回避了。
不管还是工作和和朋友相处中,我们都会焦虑自己怎么做才能不被讨厌,才能显得有“价值”,但也许有时我们也需要被讨厌的勇气,和不被定义的价值。
我们需要社交,但也不能被社交束缚。
发布于 2023-08-03 10:01・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苏桃桃 - 2 个点赞 👍
先问几个问题。
有时间吗?有意愿吗?您兜里有钱吗?
这三个问题一问,大家自觉代号入座就是。
另外所谓青年人的社交,重点在哪?
尤其是现在是陌生人的社会,连熟人圈子都难以维系,怎么社交?
你又能靠社交获得什么?
基本的情绪价值有么?
有钱有闲,说不定青年人有意愿拓展一下自己的边界。
但是在这个发达的商业社会,工业化完成后的原子社会,有额外需要社交协作的场景么?
而且现在电子娱乐也丰富,甚至于吃饭都能叫外卖,一天24小时完全可以做到跟人杜绝交互,完全没有社交的场景。
大家宁愿对着猫喵喵喵,也不愿意对着人谈几句。
没想过是为什么嘛?
还是那三个问题。
有时间吗?有意愿么?您兜里有钱吗?
发布于 2023-08-04 12:13・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江睿谨 - 1 个点赞 👍
我也不要脸的当一次年轻人吧。
其实,不喜欢社交已经有10多年了。
不喜欢聚餐、不喜欢聚会,下班后只想回家。
迫不得已情况下的聚餐,也只会快速吃完,然后提前溜走。
周末或者下班后,非工作原因从来都不会主动联系同事。当初的同学也不约了,所在的城市,其实还是有好几个同学,也同样不约,也不联系。
下班后,休息日,我只想散散步、打打球、逛逛公园、睡睡懒觉。
有些时候想,是不是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后来一想,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一起吃吃喝喝玩玩就是好朋友,就能解决的。
所以,那就算了,还不于落得清闲自在。
编辑于 2023-09-11 12:2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何必 - 0 个点赞 👍
因为没用。
我曾经参加过同城的交友聚会,老实说挺浪费时间的。
你想找同好吧,不如去相关的贴吧和论坛。
你想找伴侣吧,你只会遇到捞女。
你想找酒肉朋友吧,最后只会遇到蹭吃蹭喝的。
你想交友,你会发现整个社会都是由最低级的那群人劣币驱逐良币。
有没有好人?有,但是基本参加过一两次就会跑了。
这只是纯陌生人社交。
如果是同事、同学、同乡,你参加过不再去还会被人非议。
不如一开始就不去。
发布于 2023-08-04 12:57・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大可Duck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哒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