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小说里有个词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技术爆炸。在小说里面指智慧文明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高科技研发,在宇宙时间轴上以爆炸形式迅速发展的现象,类似于工业革命。
说到工业革命,有个冷知识,蒸汽机刚发明的时候傻大粗黑,还比不上传统的水力、人力、畜力机器高级多少。如果蒸汽机在中国被发明,肯定一堆人嫌弃这,嫌弃那,没人看得上这玩意。
还有一个冷知识,蒸汽火车刚发明的时候,还跑不过马车。1814年,当第一台铁路蒸汽机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跟火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今天马车仍然按原速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飞速前进,高速列车时速已达300千米~500千米。
说太多容易走题,言归正传。
5G,全名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21世纪通讯核心技术之一。
5G技术不仅技术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更在政治上意义重大,在5G技术上中国终于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中国已经在4G上追上欧美先进水平抹平了3G、2G时代的差距,在5G时代完成了赶超。
超越对手,变成领头羊,成为技术先行者并不是那么舒服的,容易的。之前我们总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摸着鹰酱过河,这种后发优势肯定没了。
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忐忑不安的自己摸着自己过河。先行者谁都敢不保证这个技术肯定爆炸,但是谁也不敢赌这个技术肯定不行。既来之,则安之。只能默默的探索,默默的实验。只有赢了就有了压倒性的优势,领先一个技术时代。
英国在工业革命,德国和美国在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在三次技术革命都得到了巨大科技红利。
这是整整一个时代的优势,碾压性的优势,天下谁人不眼红啊。
如果在5G领域,如果又让美国欧洲走通了,中国再去拿头追赶?
等到发水了再造船?等到孩子饿死了去买奶粉?
恐怕到时候5G就又变成了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了。
就算5G失败了,赌错了,我们也认了。在5G技术发展上,中国是为了全世界,为了人类科学进行探索,进行试验,错了也不可惜,这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但是中国的5G推进不顺利,不仅仅只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不怕有坏事,就怕有坏人。
5G技术发展一直无法推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美贸易战。
中美竞争不仅是经济领域,还有科学领域。
5G这个技术没有大一统,是分裂的,在技术发展上其实是两条路,两个方案,高通的毫米波和华为的厘米波。中国和美国各自挑选了一条路,然后就分道扬镳。
5G通讯主要使用两个通讯频段,即Sub-6频段和毫米波频段。Sub-6频段是指频率在450MHz-6GHz之间的无线电波,属于中低频段,这一频段是目前我们国内主推使用的关键波段,俗称5G厘米波技术。而毫米波频段是指频率在24GHz-100GHz之间的无线电波,属于高频段。美国一直主张Sub-6+毫米波才是真正的“真5G”技术,尤其是高通的5G芯片,更是一直强调毫米波。
低频段的Sub-6频段5G信号波长更长,信号传播距离更远,覆盖范围更广;而高频段的毫米波正相反,因为波长太短,其传播距离较短,建设密度相比sub-6要高很多才能满足需求。所以,各国运营商主要将3-6GHz用于5G建设,而Sub-6也被称之为建设5G网络的黄金频段,因为Sub-6无线电波的频率最合适建设5G网络,建设成本更低,5G 基站信号覆盖范围更广。
目前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划分的频段也都是Sub-6厘米波频段,其中电信和联通的频段在3.5GHz,移动的是2.5GHz和4.9GHz。
在美国Sub-6频段的厘米波一直都被军方占用,导致美国供应商不得不启用毫米波来建设5G网络,以高通为技术代表的美国公司甚至一度认为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使用的厘米波5G技术为假5G技术。但是由于毫米波投资建设成本太高,费用过于昂贵,因此,美国的5G毫米波技术进展一直不顺,这也导致了其5G技术严重落后于中国。
但是美国也不让中国舒服了,直接出手打击中国5G技术领域核心公司---华为公司。
美国不仅在全世界散布华为威胁论,让盟友选边站抵制华为,还有出手制裁了华为核心中的核心,那就是芯片。
如果华为生产不了芯片,那么华为空有5G技术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处了。
因为不仅手机中要用芯片,5G通讯基站中同样要用,美国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直接痛下杀手。
在美国疯狂打击之下,中兴华为都被定向打击,中国的5G推广速度自然大大延迟了。
不过华为mate60发布,麒麟9000s发布,那就不一样了。
遥遥领先的发布,不只是华为公司反击的号角,更是华为公司在5G领域再出发的号角。
中国停滞很久的5G技术在解决芯片问题之后可以继续推进了。
美国的毫米波在先天上的弱势又该怎么解决呢,哈哈哈。
用一句诗词结尾: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