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否打包倒是其次,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问一件事:
在酒桌饭局这种应酬场景,领导对你说的话,提的要求,怎么回复才既得体,又不伤着自己?
有一点一定要记住:不管你的领导是否喜欢端着,是否真的有领导架子,也不管白天、晚上还是什么私人时段,只要你和他的“君臣”关系没变,他任何场合都是你领导。
白天在办公室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我现在是职场身份”的意识,可下班后就不一定了。
挺多人会有一个心理误区:下班了,大家出去吃一顿喝一顿,不管在一起的人都有哪些,这都是“业余时间”了。
业余时间嘛,自然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随性怎么搞。
酒酣耳热之际,真把领导当“好哥们儿”了,死活要跟领导吹一瓶,“不吹不是兄弟”的傻憨憨大有人在。
在中国古代,每年春天,皇帝是要率百官进行春耕的,皇帝陛下掌着犁耙向前推行,亲自耕种一个来回。
这是代表着皇帝陛下不忘本,知道百姓疾苦,亲临一线现场,重视基层业务——不是人家皇帝不当了想做农民了。
一个农民要是看了这一出行为艺术,觉得“皇帝老哥这耕地手法也不行啊,诶,兄弟我高低得说他两句,好好教一教”,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通常来说,这种场合最需要关注的不是领导的肚子,而是领导的面子。
说人话就是,领导说啥,你应着就是了。
小王,你把鱼打包了带回去吧——好的,谢谢领导!
不用操心这鱼好不好吃,是领导想吃还是真想留给你。先答应一句,这事儿就翻篇儿了——领导的吩咐有人接着,他有面子。
如果散场时领导已经喝迷糊了,这鱼你就自己带回去,吃了扔了你看着办,他不会想多;
如果散场时他是清醒的,发个信息多问一嘴:“领导,这家饭店菜味道不错,鱼打包好了,您留下?”私下询问,他是真想让你打包,还是纯粹给你留下的,他会给明确指示的。
其实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性,领导不会要你这条鱼的,他也并不在乎这条鱼是不是好吃,有没有人动过筷子。他这么做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给饭局上其他人一个暗示:
这个打包鱼的小伙子,是我的人,有好东西,我会留给他,你们看着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