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旅游”是老年人“活出自我”的体现。
当下“银发旅游”的主体应该是1960年左右出生的一批人。
从学习能力来看,他们年轻时基本接受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退休前大部分担当过单位和家庭的主力,所以有“活出自我”的知识储备,无论新的生活观念还是新的知识技能,都可以接受。
从个体意识上看,他们不同于上一代人,完全牺牲自己,不讲求个人生活品质,而是能接受“活出自我”的观念,愿意为开拓视野、学习新知、提高生活质量而付出的。
从以往生活经历看,他们早年生活比较单调,食品供应紧张,居住环境局促,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积累了“活出自我”的基础。
从客观条件看,他们能够摆脱家务的束缚,对上一代的赡养和对下一代的抚养义务基本完成,住房、养老、医疗等老年安全保障问题基本解决,经济收入可以满足“活出自我”的需求。
从心理需求来看,他们有强烈的旅游需求。在成长期,囿于条件所限,他们无法恣意旅游,那时普通人根本无法乘坐民航,也没有高铁,普通火车都一票难求;在工作期,工作比较繁重,家庭负担也比较重,根本走不开。所以一旦退休,他们就可以“说走就走”。
如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稳定,大概率这些人是第一代能“活出自我”的,后代的生活规律也是步他们后尘的学习、工作、退休的步骤,年轻时辛苦工作、攒钱,尽职尽责,老了自由出行。西方国家的“银发旅游”很普遍,在中国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编辑于 2023-07-26 19:35・IP 属地浙江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