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刀郎,有生之年,还能为我们创作出这样一份传世作品。
《山歌寥哉》是专辑名,有11首歌,几乎都源自中国民间传统曲风,说明刀郎才是真正落实了“采风”的艺术家。
刀郎,不但采风面广,而且提高升华,词曲典故,乐器混音,融会贯通,无一不显示出其深厚的创作功底。
我判定,《罗刹海市》会传世,《花妖》也会,其他作品还没深入听,就暂不评价。
初听《花妖》,就觉得歌词惊艳、曲调凄美,配上婉转闺怨,显得雅致而深沉,真正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直击灵魂、又回味无穷。

这个世界上,能创作出此等作品的人,都是天才,具有无可辩驳的创作才华。
其作品也不怕拿去跟公认顶尖对比。
古人说,文无第一。
但创作能力、创作境界都是可以拿来立分高下的,这毫无疑问。
刀郎,高中肄业,没有什么学院派背景,也没有什么前辈高人面传身教,基本上纯靠自学成才。
但,他偏偏走通了各位走不通的那条路。
我并不是让大家不要上大学,而是郑重警告大家一一一
永远别忘了提升自己,一定要深入开发自己的专长,这与学历无关。
刀郎,就是一个实例,是你不得不佩服、不得不尊重的一类人才。
我希望,在我们国家,都能展现出各位的才华,不被嘲笑,不被埋没,切切实实服务人民,成全自己。
共勉,诸君!
什么是天才?
天才,就是冲在前面的第一个人,他不会空手,必带回来一个“好东西”,让作为专业行家的你,一见到就大呼“卧槽流鼻”。
我确信,刀郎就是这种人。
感谢刀郎,与我同在一个时代,让我有幸听过,看过,或许还能与他见上一面。

什么是传世作品?
就文艺作品来说,生命力起码百年以上才堪堪入了“传世”的大门,就是这么困难。
1,要经得起时间检验。
比如:
90%的港台音乐现已无人问津,这还是在可得性拉满的互联网时代。
曾不可一世的天王、天后、巨星们,终究也会跟着他们的粉丝老去、凋零,终归尘土。
又比如:我欣赏不来周杰伦,但不妨碍80后90后的其他人爱得死去活来。
但我可以判定:周杰伦词曲唱,连同他的容颜,都必将停留在这个时代,终归尘土。
2,作品要有持续生命力。
生命一:二次创作。
这一点,在《罗刹海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方言、戏曲、文学、绘画、表演、动漫、AI、宗教、外国。。。一堆一堆地改编、演绎、讲解,被持续注入生命力。
《花妖》,当然也是一样。
生命二: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茶馆二创,里面的好些故事,蕴含哲理,或极有现实意义,几百年了,还在中国各地流传。
戏曲、唱词、说书、绘画、动漫、电影、游戏。。。从古到今,生生不息。
所以,传世经典就是传世经典,岁月只会让它愈加浓厚、愈加醇香。
《花妖》与《罗刹海市》一样,都属于《聊斋志异》的二创。
《罗刹海市》改编自一篇聊斋,内容直击社会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共鸣。以后,只要又出现“常颠倒”时,这歌还得被拿出来鞭挞一番社会。
就像那些革命歌曲一样,不革命时少人唱,革命者们偏偏就要唱着它前进。
《花妖》改编糅合了两篇聊斋,歌词简练,曲调婉转,全篇不提“爱情”,又句句是“爱情”,平铺直叙,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一些女主播唱着唱着就哭了,一些男听众又何尝不是呢?
表面上,你看《花妖》婉转低沉,言简意赅,对于有点感情经历的男女,这歌无异于彻骨嗜魂。
对于爱而不得的男女,《花妖》是共鸣,是抒发,也是一曲葬花吟。
提示:吴语女版,是我最喜欢的打开方式。
编辑于 2023-08-01 04:26・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