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如何评价《人民日报》: 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愚人傑
14个点赞 👍

2023-7-28更

终于附上原文了,也修改题目了。至少原文并没有明确说出“不以赚钱为目的”,其他回答中没有核实过度的批判也不太恰当。

不过话说回来,原文里确实一句经济相关的都不提。要么是撰文者故意不提这部分,要么是不接地气。

逐段分析:

题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作者:王继威

题目单看没什么问题,也能引起别人兴趣,要看看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用作者名检索了一下,貌似除了这篇文章(排除大概率同名的)没有其他互联网信息痕迹,暂无法进一步分析。

 不久前,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举办的一场大型线下招聘会,专门设置了“职业指导区”。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区域排队最长。不同学生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不同,职业发展方向有差异,因而往往需要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因此,在多措并举拓宽就业岗位的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耐心细致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而言,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才能更好发挥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陈述已发生事件,从【职业指导处】排队最长现象引出当前的招聘和就业的问题,点出解决思路:①“多举措拓宽就业岗位”、②相关部门需要“耐心细致做好就业指导服务”、③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文章重点)。

单看也没什么大问题,针对目前失业率问题提出几个思考方向。

就业观是人生理想在职业选择上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就业预期各不相同,通过深入细致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准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在今年就业促进周期间,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着力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以帮助2023届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开段立意,突出就业观对人生的重要性。最后说明目的,还是要帮助应届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虽然可以细究尽早就业是不是就是对个人自身和社会整体更好,但总体没啥大毛病。

  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来说,积极的就业观念是顺利求职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可以放大就业政策效应,增强措施效果,让自己更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看到,不同的职业岗位,客观上确实存在着种种差异,就业者在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存在差别。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而言,关键是要找到我之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增强学习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才能在就业创业时掌握更多主动。比如,很多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奖的青年,一开始只是车间普通的技术工人,后来通过不断钻研成长为某个领域顶尖的技能专家;有的技能人才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名牌大学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这些都说明,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从更长远视角看待当下就业和职业发展,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得更稳,拥有更多可能性。

“关键是要找到我之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这句说的不错,其实社会需求越迫切、技能越稀缺的工作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也会获得更高报酬。也举出各行业顶尖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例子,大概也是想突出找准方向,脚踏实地才能做出一番成就。最后一句说积极就业观念更长远视角,也就是说可以考虑一些当下可能起步从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不够理想,但长远看可以发挥个人价值成为顶尖专家。背后大概也隐含告诉一些太过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学生,要更踏实一点,总体还算积极正面。

青春的样子,本就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样子。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一样能实现青春的价值,还能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有的青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建功立业,有的青年成长为省级“优秀共青团员”,得到了磨砺和成长;在“三支一扶”计划中,大学生“新农人”把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带到农村,既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又拓展自身的职业赛道。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不仅能够留下无悔的青春记忆,而且将在基层磨砺中获得受用终身的精神财富,为走好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青春的样子有很多面,他列举的这些也是其中一些方面。主要讲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一样能实现“青春价值”。整体偏向于几十年前的叙事,着重讲获得“精神财富”,经济方面一点也没讲。所以容易被挑刺:所谓的“积极的就业观念”就是为了获得精神财富么,追求财富方面的发展就不够积极么,既然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可不可给这些岗位更优的待遇,不然怎么体现出最需要?

越是志存高远,越需要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到施展才干的一方舞台,莘莘学子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单看也没毛病,属于在失业率问题下的一个鼓劲话语吧。


通篇下来问题在哪?

市场经济通过金钱财富的方式发扬每个人的积极性,去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市场经济手段前,我们尝试以一种更平均的分配方式,所以号召和以荣誉奖励是有效的,因为物质奖励差不多的情况下是可以奏效的)。确实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人就是物质欲望少一点,想做点了不起的事,那也可以,都是个人选择。但通篇下来似乎有意回避经济方面,导致他所说的“正确”“积极”似乎只指那些收获“终身的精神财富”的,就太过狭隘了。

大学生就业确实有部分是学生自身自我定位的问题,但细究下来还是整体的问题:

1、大学

① 专业设置错配,现在的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是不匹配的,部分教材也很陈旧。这样的学生学完技术能力也一般,社会也没有差不多的岗位。(一部分专业其实已经没有开设地必要)

② 职业辅导太弱,没有更早地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情况,一大部分学生到临近毕业才急急忙忙思考要从事什么工作。

③ 大学普遍在大城市,一般人对生活了4年的城市是有感情和惯性的,没有让学生接触到那些所谓“最需要的地方”,靠这样号召呼吁效果肯定不好。如果那是最需要的地方,就该在那附近设立因地制宜的大学,近来网络上呼声很高的“山河大学”就是如此。

2、影视剧

因为上述学生对社会了解的不多,导致对社会的理解又停留在影视剧水平。而影视剧的水平又很低,职业剧的专业部分错漏百出,常常是爱情偶像剧+职业cosplay,这样下来对社会理解偏差就更大了。


可以说,追求在大城市高薪工作不是唯一解,长远看个人发展也是对的,不少职业规划师也在讲要,应该追求整个职业生涯的收益最大化,而不是一时的。所以另辟蹊径走人不太多的道也是一种方式。可以号召去基层去做社会服务相关的,说清楚利弊何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新选择,但以此来定义“正确”“积极”确实不妥。


原答案:

题主可以提供下出处吗?没有找到文章的出处无法进行评价,谢谢。

编辑于 2023-07-28 14:25・IP 属地广东
嘛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