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回答

怎么看待有消息称:23年麒麟芯片回归?

Lloyd
229个点赞 👍

这个消息根本就不是数码闲聊站的判断,数码闲聊站只是第一个明确把这个事儿说出来而已。相关的消息已经出来很久了,包括钟文泽、小白测评等各大头部博主,已经暗示过很多次了。而没有暗示的,坊间传闻的,其实要具体很多。

以前这个消息大家一直以为说的只是华为5G回归。

而华为上调年度出货量到4000万台,就非常有意思了。

这个事儿我之前分析过:

Q1华为一共卖了600万台手机,去年Q4是800万台,这基本上是华为目前状态下的正常水平了,按照这个计算,华为23年的出货量目标为3000万台是合理的。
现在相当于这个成绩直接上调了1000万台,考虑到Q2整个华为的局势和Q1差别不大,P60&Nova11的发布,出货量相较于Q1肯定有上升,但基本上能够达到去年Q4的800万台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也就是说整个H1,华为的出货量预期最高也就是1500万台的水平。
现在出货量调到4000万台,那么意味着H2华为至少得出2500万台手机,平均一个季度1250万台。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去年Q4,中国整个市场卖了7300万台,排名第一的苹果卖了1500万台,排名第五的小米卖了850万台手机。考虑到华为目前主要市场在国内,这个预期基本上意味着Q3/4华为铁定回前五,Q4很有可能回前三。
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预期,这个预期必然意味着华为Q3得有一个非常劲爆的消息出来。
而目前来看,只能是5G回归了。

最开始大家对麒麟回归并不乐观,所以传闻的是高通的5G芯片恢复供货,然后这个事儿之前余总辟谣了。

这个消息当时有一个很大的迷惑性。

媒体把高通恢复5G芯片供货和华为5G回归揉在了一起,然后给出了余总辟谣的结论。

但实际上,高通恢复5G芯片供货和华为5G回归真的是一回事儿么?

很显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麒麟自己回来,而这个,可是比5G回归更大的消息了。


麒麟的回归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直接量产4nm甚至是3nm的顶级旗舰芯片,但如果你把这个消息理解成吹牛逼,去讨论什么所谓的14nm是否满足现在的产品需求,那只能说,你确实不关注这个行业。因为14nm的麒麟710A之前就恢复量产了,畅享60上就已经发布了。

14nm之下,其实就两个节点,一个是10nm,另一个是7nm,目前来看,7nm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7n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因为这个制程工艺及其衍生制程工艺下的处理器,到今天依然活跃在各家的产品上,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骁龙778G、骁龙695等等。

而两颗处理器,并不是7nm及其衍生工艺的巅峰,更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已经停产的骁龙870和麒麟990。

而考虑到如今麒麟回归,必然会把能够拿到的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发挥出最高的能力,而不会是像778G这种去综合考虑成本去做产品。

自20年麒麟9000发布至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当时的海思麒麟,实际体验已经大幅度超越骁龙888,登顶移动SoC的王座,全球范围内,安卓阵营没有一合之将,整个大品类里,也只有苹果的A系列可以抗衡。

可惜,美帝霸权主义的非市场因素介入后,华为的步伐就此停滞。

好消息是,过去的三年里,在华为宕机之后,各家的牙膏大法一个比一个会玩儿。骁龙888&8G1连续翻车,好像是在故意在等华为回归似的,以至于联发科都可以快速崛起。苹果则直接在基础版芯片上玩儿起了不更新芯片的套路,可以说算是傲慢至极了。


对于现在的华为来说,麒麟的回归最缺的还是时间,而整个大环境来说,真的已经过了大踏步前进的时代了。

目前业界传闻,下半年量产的3nm只有苹果跟进了,高通和联发科因为成本问题,下一代的芯片依然停留在了4nm阶段。

以及,再往后,摩尔定律基本失效,半导体工艺支撑的进步速度会大幅度放缓,且每一步的进步都必然带来成本剧增,这使得大多数的产品并不能承担。

20年华为被台积电断供的时候,大家觉得华为再也回不来了,尤其是海思麒麟。

23年,在海思麒麟真正回归的前夕,我们回头去看,三年很长,我们等了很久了。但三年其实也不是很长,说过也就过了。

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全面崛起当然还需要时间,但整体上,大的局势上必然是越来越乐观了。

中国反超的领域太多了,包括争论了很多年的国产大飞机,都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了。包括全球房地产相关之外最大的产业汽车,中国也已经开始大崛起了。

那么,半导体领域会例外么?

在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时代,后发者崛起最大的拦路虎其实是市场本身,你的产品没有性能优势,也没有价格优势的时候,你就无法获得市场,无法进入正循环,也就无法生存。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

当年海思麒麟是靠着华为终端强行做出了一只老母鸡,然后让蛋鸡循环持续下去。

而如今的美帝制裁,相当于给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制造了一群老母鸡,在中国相关产业链相对弱势的时候,强行用政治手段制造出来了一大批强需求。

很多人以为中国半导体发展,最缺的是技术,也就是所谓的一卡脖子就嗝屁。但很显然,他们错了,有了市场,孵化技术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发布于 2023-07-25 09:26・IP 属地上海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小蒜苗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