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市长称「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两栋非住宅建筑遭袭」,现场情况如何,怎样看待此事?

搜狐新闻
43个点赞 👍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

无人机袭击了莫斯科两座非住宅建筑,没造成破坏或人员伤亡,紧急情况部门正在现场处理;2架无人机被俄军电子战压制并坠毁,乌军袭击企图失败。

在莫斯科共青团大街17号发现了一架被击毁的无人机的残骸。

随后,第二架无人机击中了利哈乔夫大街的商业中心大楼,爆炸声响起,不过没人受伤。

另外,莫斯科市交通也在Telegram上发布消息:莫斯科共青团大街通往郊外方向的道路已被禁行,请大家选择绕行路线。

关注俄乌战争的伙伴应该发现了,乌克兰已经不止一次,或者说利用无人机攻击俄境内重点目标已经成了常态。

换句话说,无人机攻击已经成为乌克兰反击俄罗斯的一个重要武器、手段,包括这次。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商用无人机。

商用无人机成本低适合于战术使用,简单改装就可以对战术目标进行侦察、预警、攻击。对方的侦察预警体系对这类目标基本上是“睁眼瞎”,不好发现。

很显然俄乌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点。其中乌克兰还成立了无人机打击连队。

各种无人轰炸机+FPV穿越机改造的自杀式无人机。

搭载无人机的皮卡车,是采购中国和法国联合开发的品牌。

另外,看到有关俄乌冲突的报告,说乌军每个月各类无人机要损失1万架。真实性和具体消息来源还没查到,但侧面可以证明,即便是俄乌这种较低水平的信息化战争,无人机的损耗量也大的惊人。

加上俄军的损失数量,那俄乌战场上到现在损失的无人机至少是10万级别,如果算上巡飞弹数量会更多。

这就说明了两点:

1,低端廉价无人机将成为战场主角;

2,无人机的供应或者说产能要跟上,翻译过来就是:没有中国产品根本支撑不起来。

也就是说,东方大国品牌无人机不但供应俄乌冲突的损耗,还有其他国家民用需求,都没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比如双方都在使用,甚至如何顺利大量采购到来自东方的无人机成了双方战场上优劣势的关键。

由此可见我们无人机的产能非常可观。如果放到未来的统一战争下,解放军一线的感知和打击能力完全上个等级。

唯一的缺点是无人机损失率过高,但与成本比效率还是蛮的,所以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

西方也发现了这个现实,又不敢公开说。

工业体系齐全和制造业绝对优势下的体现!

编辑于 2023-07-24 11:11・IP 属地山东
点评校尉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