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乌克兰军队再次利用无人机对莫斯科发动了袭击,两架无人机在俄军的电子系统干扰下坠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在俄乌冲突越来越陷入僵局的当下,无人机、无人艇等现代战争的轻型武器,因其廉价、灵活等特点,会越来越成为冲突的主角。
1、无人机会大量被使用,想要完全防住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代战争中的无人机,可以飞越数百公里的距离。因此可以从乌克兰本土起飞,也可以由俄罗斯境内的叛乱武装放飞,俄罗斯想要完全根除无人机的威胁,从源头上避免无人机带来的威胁,几乎是不可能的。乌克兰军队可以在任何他们想要的时间,想要的地点,放飞大量无人机,而不被俄罗斯军队侦查到。
而现在的无人机,可以超低空飞行,能有效躲避俄军的雷动和反导系统。只有当无人机飞到城市上空,需要躲避高层建筑,提高飞行高度的时候,才会导致其被雷达发现。
因此总的来说,由于其超高的性价比,乌军只需要花费非常低的成本,就可以对俄军的放空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俄军想要完全防住乌军的所有无人机袭击,几乎是不可能的,百密总有一疏。
2、但是乌军也很难造成大规模的、毁灭性的伤害。

无人机本身携带的炸药数量有限,在飞行过程中也会被大量发现、摧毁,能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数量非常少,大部分时候是“全军覆没”,极少数时候也许有一两架,能对目标建筑造成的伤害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呢,无人机袭击更多的其实只能是造成一种心理压力,让对方的防空系统高度紧张,对对方的平民造成巨大的心理紧张感。但就实际的伤害来说,很难与空袭、远程导弹等媲美。
3、乌军自身也有顾虑。
如果袭击目标是对方的重要军事设施,对方一定会重兵布防,无人机很难突破,造成太大的伤害。如果意外造成平民伤亡和民用设施受损,又会引来巨大的舆论压力。

因此在无人机的使用上,乌军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无人机虽然便宜,可以大量使用。但是也代表了其稳定性、精确性远不如精确制导的导弹,那么让人放心。很容易失控,或是造成误伤。
4、无人机攻防战会越来越成为未来俄乌之间的主要战场。
双方士兵的士气、锐气早就不如开战当初,经过一年多的互相消耗,疲惫感在急速增长。双方武器弹药的消耗,也早就已经到达了极限。因此,正面战场已经很难再取得更突破了。
无人机这样的,低成本、低消耗,又能对对方造成很大防守压力的攻击方式,将会成为主流。对乌军来说,如果能对莫斯科或者克里米亚大桥这样的重要目标造成巨大打击,或者像去年对莫斯科号的成功偷袭一样,将会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巨大成功。而俄军一定也会拼尽全力防止类似事件的重演。

总而言之,双方其实就是在“赌”。乌克兰希望用极小的代价博出极大的收获,而俄军也在不断的反无人机战斗中,不断精进自己的雷达和反导系统。这倒越来越像哈马斯不断用自制土炮弹对上以色列反导系统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