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卧底记者回应下架视频换缅甸放人,称受害者已安全回国,如何看待此事?

情感君
102个点赞 👍

我仔细梳理了一遍,大致明白“19岁女记者卧底缅甸120天救回6人”新闻是怎么来的了。
严格来说,这不是假新闻,但确实是非常经典的新闻传播走样案例。

仔细看原始报道,其实是都市频道记者团队卧底了“缅甸诈骗组织“,但后来网络传播中却变成了“卧底缅甸”。




你可能要问了,这有区别吗?
“卧底缅甸”和“卧底缅甸诈骗组织”,这不是一回事吗?

实际上缅甸诈骗组织是一个组织,它有位于境外缅甸的部分,也有在国内的蛇头,对接,运输,客服部分。
从原文来看,记者摸透的是国内这部分,他伪装成受骗者联系上诈骗组织在国内的联系人,在昆明与蛇头接触,然后和蛇头一起到了诈骗组织设在西双版纳边境线上的“安全屋”。

也就是该记者把缅甸诈骗组织在国内部分的运作逻辑摸清了,怎样在网上骗人,怎样在线下接头,诈骗组织蛇头怎样运输被骗者,最后又是在哪里出境,甚至他亲身来到了诈骗组织在西双版纳边境线上的接头地点。差一步就是去到境外了,那是真真正正危险的地方。



所以我认为,这个卧底记者毫无疑问是勇敢的,机敏的,值得赞扬的。
在当前这个无数小编对着一段短视频当新闻发的时代,如此深入一线,亲临实地的调查,毫无疑问,值得所有人学习,
而且,不要觉得境内部分就安全,哪怕在境内,那也是实实在在的“缅甸诈骗组织”,接触到的那些蛇头,也都是实实在在具备极高危险性的犯罪分子。长期与犯罪分子周旋,并获得一线报道,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觉得这位卧底记者绝对是真真正正的新闻人。
“卧底缅甸诈骗组织“行为,也绝对是让我发自心底佩服的行动。我对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只是,后续传播中,不少媒体和营销号,可能是理解歧义,把“卧底缅甸诈骗组织”传成了卧底缅甸~这画风一下就从无间道变成了美国队长战狼3~
卧底国内的缅甸诈骗组织,查清犯罪事实,这是谍战片无间道行为
杀到缅甸单枪匹马救出6人这属于美国队长战狼3剧情

但这还不是重点,很多人觉得不科学的是第二个歧义部分,19岁女记者这个,
19岁女记者卧底缅甸带回6个人这事,不说战斗力问题,19岁才大学实习生,怎么去卧底?

事实上,具体卧底的是资深男记者,这个可以看原文报道。
那女记者说法哪来的呢?




因为“卧底缅甸诈骗组织“是一个团队行为,负责一线卧底的是男记者,但后方汇总资料出镜报道的确实也是女记者。
一个调查团队,不是说只要卧底就行的,既要一线卧底,也要后方汇总资料的人员。这是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报道。
一线卧底的男记者,和后方出镜的女记者,都是“卧底缅甸诈骗组织”这个调查团队的成员。




资深男记者在一线卧底,女记者在后方汇总资料出镜报道,然后团队里有一个19岁女实习生,这个团队结构其实是比较常见的。
你去看很多报道,基本是一线男记者+后方出镜女记者的组合。

因此:
19岁女记者卧底缅甸120天救回6人这个说法,确实是标题党


调查团队卧底缅甸诈骗组织120天救回6人,其中一成员是19岁女记者
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你说
19岁女记者参与调查团队,共同完成了“卧底缅甸诈骗组织120天救回6人”行动,巾帼不让须眉!我觉得都是没问题的。

她确实是调查团队一员,你不能说只有一线卧底那个才是英雄,后方出镜的没有功劳对不对?如果这样谁还做后方岗位?
对于整个调查团队,不论一线卧底男记者,还是后方出镜女记者,都是实实在在做了好事,帮助到了人,也为警方提供了更多信息的。

问题在于后来的传播中,可能有些媒体盲目追究传播性,也可能是传播中信息丢失,硬把一个多人团队共同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女记者单枪匹马,甚至弄出“女记者孤胆英雄,男记者都吃干饭”的拉踩行为,曝光量上确实大获成功吸引了无数人转发,
但在逻辑上让大众无法接受,由此引发了更多疑问,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

总结:
卧底男记者+出镜女记者共同完成《卧底缅甸诈骗组织报道》 ——实事求是
卧底男记者+出镜女记者共同卧底缅甸救回六人 ——画风逐渐惊奇
女记者卧底缅甸勇救6人!——流量是拉满了,但XX也没了

原报道是好报道,但传播过程中不断丢包

发布于 2023-07-29 13:17・IP 属地浙江
卢诗翰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