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票房数字来看好莱坞电影在中国没落了吗?

- 928 个点赞 👍
小帅,小美,大壮,小黑,佛博乐……
加上大山、小白、丧彪等外援,
好莱坞哪个样板戏不是5-8分钟就可以看完的,
为什么要买票进电影院呢?
发布于 2023-07-24 12:34・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天雷之遁 - 128 个点赞 👍
因为现在的好莱坞电影真的是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啊!
别说我这种电影老饕,就连我八百年不去一次电影院的妈和品味低到每天只会刷短视频的朋友,被我兴致勃勃拉去电影院看最新的好莱坞大片之后,都表示觉得这些电影难看到想和我绝交。
而我甚至连写影评骂它们的兴趣都没有了,因为它们也不是烂你明白吧,就是,无聊,极度无聊,那种价值观根本不普世,就很别扭刻意,故事也不现实,既无法带入又没有共鸣,看这种电影就好像对着一面打开就是墙的窗户,无聊啊,就想掏出手机,哪怕刷一会儿知乎呢,也比看它们有意思。
另外还有里面的演员,年轻的都丑,帅的美的都老了一把年纪也帅美不起来,说起来好像有点像现在的港片,怎么它们的堕落方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好多年前,我去美国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是美国虽然脱胎于欧洲,但是并没有欧洲老城的美感,给人最鲜明的感觉不是好坏,而是陌生,但是那个时候的美国电影确实是拥有普世的人文关怀,完全不会让人觉得陌生无趣,虽然里面的故事不是发生在中国,但是中国人或者说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也都完全可以毫无隔阂的理解其中人物的处境和感受。
但是现在不能了,现在的美国电影,就好像把我当年去美国当地感受到过的水土不服,又通过大银幕带了回来。
当然,其实要是强行逼迫自己去看,我还是能理解那些故事和人物的逻辑,甚至结合对美国文化的理解,还能大致分析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拍,但问题这是纯理性的判断,就好像写论文一样,但要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只想享受艺术作品的观众,面对这种必须强行逼迫自己换个脑子才能看得下去的东西,这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我这种老饕都尚且如此,大部分普通观众估计就更不想伺候了。
关于这种简直堪称魔幻的堕落速度,我之前是很迷茫的,因为照理来说,就是吃老本也不至于堕落的这么快呀,但后来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我觉得说的有点在理,他的分析是美国现在作品之所以这么青黄不接,是因为因为人才都流向了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这两个行业工作轻松,赚的又多,是美国的朝阳行业,而至于什么好莱坞之类,在过去或许算是高端的,有排面的行业,但现在早已经沦为民工工作,鸡肋选择,对最牛逼的人才已经失去吸引力了,只有过去那些红起来的老牌导演和演员,还能凭借着曾经的印象分在这行有利可图,至于新人嘛,早就没有出头的余地了。
这对于经济究竟有好处还是坏处不好说,但至少对于观众,那实在是巨大的损失啊。
对于评论区某条留言我有个回复,顺便贴在这里↓
奥本海默是诺兰自我沉浸之作,彻头彻尾文艺片故事却沉闷人物面目模糊,芭比我刚写https://www.zhihu.com/answer/3135081236
但自由之声确实不错,反炼铜在欧美现在炼铜合法化背景下不啻于反zzzq,确实让人佩服。
但是您可能搞错了一点,我这里评价好莱坞今不如昔,重点是在这种大众传媒影响力上,单独拿出几个老法师的迟暮之作和类似韩国的揭露黑暗,并不能证明好莱坞还是那个好莱坞,虽然我猜您应该看不懂我说的什么,毕竟您连回复都是复制别人的[微笑]但姑且解释一下吧,当是给我的读者们看了。
编辑于 2023-07-27 11:12・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烈月 - 85 个点赞 👍
具体哪一年我记不得了,反正是复仇者联盟1大杀四方那一年,我在虎扑还是天涯发了一个帖子《复联的成功将成为好莱坞衰落的起点》,理由如下
首先:任何一个国家文化输出都是和自身国力有关,那时美国国力已经进入衰退期,对比海湾战争和轰炸我大使馆那几年的骄横之气,美国国力明显出现了下滑,也没了当年自信,随着国力下滑,他们国家文化必然也会下落
其次:好莱坞已经失去了创新精神,好莱坞最卖座的影片不是真人漫改,就是经典翻拍或者续集,这表示好莱坞文化已经失去了创新精神,未来作品只会越来越保守,同质化,渐渐对观众失去吸引力
最后:随着中国国力增长,中国也将逐渐回复自己的文化自信,中国电影也会必将摆脱外来文化的阴影,走出自己的道路,我相信未来中国电影将会夺回中国自己的市场,因为最懂中国人的只有中国人
当年这个帖子下面回复是一片骂声,什么盲目自信,井底之蛙,爱国贼,十几年过去了,我说的一切都已成真了,只是没想到来的那么快,我以为这个消息是我女儿烧给我听的
编辑于 2023-07-24 15:5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牛头人不说 - 75 个点赞 👍
你们吃过肯德基吗?
在我小时候,肯德基刚进入我所在的城市,那时候家长们奖励孩子的方式,就是吃一顿肯德基。
那会儿肯德基全家桶好像是98来着,反正挺贵的
同期的国产炸鸡店,还在卖39管饱的套餐
那会儿,吃肯德基真是一种享受,一种优越感
这个不开玩笑,我小学那会儿,我们喝可乐都是5毛钱一瓶的,你00后就不要问怎么会有5毛钱一瓶的可乐
它确确实实就卖5毛
那个时候,吃肯德基真的值得炫耀的,你可以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跟同学说肯德基有多好吃,比开心汤姆好吃一万倍。(我们那边最早的炸鸡店叫开心汤姆)
时过境迁,现在的我,吃肯德基,只会在高铁站吃
为什么呢?
因为便宜,而且管饱
我不知道为什么,高铁站这种地方,随便一碗面,它的30上下
我在其他地方,也吃过30一碗的面,在邵阳
邵阳那边的粉面,你可以一直加肉,味道也是顶呱呱
但是高铁站,它30一碗的粉面,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做的这么难吃。
就平常,我自己在家煮面,10分钟出锅,我都能让它好吃起来。
你就正常的,盐,味精,鸡精,辣子鸡,葱花
你根本不可能把它做的难吃,除非你不晓得调料的用量
我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
我向来认为,好莱坞给我一种“肯德基”的既视感,快餐
你说他好吃吧?
也就那样
你说它难吃吧,不至于,真不至于
最主要是,千变一律,毫无新意
跟肯德基完全没有任何区别,第一次吃,惊艳,第二次吃怀念,连着吃三天,我尼玛,想吐
我不知道是我自认为聪明,还是过于敏感
近年来,进口的电影,好莱坞的也成,漫威的也罢
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无非就是看个画面,图个乐
相对于,这些“快餐电影”
我更乐意看看《药神》这种值得细细品味的电影
审美是会疲劳的,但是内容不会
吃多了家常小菜,突然来碗麻辣烫,美滋滋。
中国的电影行业,它确实参差不齐,就像一条小吃街
你可能吃到惊艳的食物
你也可能吃到踏马的,30一碗的“高铁垃圾面”
甚至你还可能吃了窜稀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莱坞永远都是“炸鸡”
真的会腻的
根据我的经验来说,短视频解说一些国产电影,通常需要15分钟左右
而解说好莱坞电影,一般都能缩减到10分钟讲完
内容实在是太匮乏了
流水线的好处就是,快,准,狠,不容易出错
好莱坞电影就符合这个逻辑
但是电影,它千变一律,不合适,真的不合适。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发布于 2023-07-25 01:23・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我变成了一条狗 - 39 个点赞 👍
说文艺作品和政治无关的人一定很幼稚。
好莱坞作为美国宣传部、外宣机器,在以前的美国大片中,中国人看到美国英雄们惩奸除恶,打击恐怖分子,维护世界和平,都是心向往之,尤其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以及公知充斥网络的90年代-11年代。
现在中国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当今世界的匪首就是他美利坚,一切不安定因素都是美国造成的,美国大片里宣传的英雄事迹,和现实生活严重割裂,文艺作品传达的精神和现实中美国的做法背道而驰,每一个中国人看着都会有违和感。
我个人觉得,美国大片不需要政府打压,慢慢就会被中国人自发排斥的,无他,因为他们做不到知行合一。
再者说,你美国高精尖特工拯救世界,和我们美国嗑药流浪汉有什么关系?
发布于 2023-07-24 14:22・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杀青散没有解药吗 - 20 个点赞 👍
今年才反应过来是不是有点晚了?
去年总票房狂跌到三百亿不假,进口片的份额从原本的五成,350亿的规模直接掉到了不到一成,二十亿的规模了。
炒的沸沸扬扬的不引进的那几部全按40亿算,加起来也没多少。
更何况阿凡达都没20亿,那几部凭什么?
发布于 2023-07-24 09:47・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四体 - 7 个点赞 👍
这个话题展开可以说一篇论文了。
纵向来说,大家看到的是今年上半年好莱坞影片集体萎靡,不复从前。这里面变形金刚7估计是特效戏份最多的,成本达到2.5亿美元,也就是18亿人民币左右,然而国内票房只有6.51亿;比起当年复联4 国内票房42.5亿可是差了不止一截。就连阿凡达、银河护卫队、蜘蛛侠等等大IP也难以挽回。
横向来看,好莱坞在韩国、日本甚至印度的票房同样不乐观。
前9都是印度电影,第10是速10 韩国 真男人马东锡的《犯罪都市3》断崖式第一 日本,前十里面7部都是动漫大电影,前5都是动漫 日本票房前列分别是 1.名侦探柯南 2.超级马里奥兄弟 3.灌篮高手 4.哆啦A梦 5.鬼灭之刃 6.东京急诊室 7.速激10 8.铃芽之旅 9.小美人鱼 10.我的幸福婚约
好莱坞说白了就是电影界的义乌,基本剧作结构和宣发体系已经被细化到非常完善了,然后用时间、地点、题材等等元素往里面一填,再通过利益交换、钱权色交易确定演员,一部电影就基本差不多了。
所以你看到,其中的编剧、导演甚至都可以不用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前阵子他们集体抵制AI的原因——因为许多人顶着创造性工作的名字,实际上在干苦力活。
别说什么创造性,你不是知名导演知名编剧,你创新了谁来保证收益?不保证收益哪个投资人敢随便花钱?而好莱坞又是一个工业体系极其完善的地方,拍摄制作成本高昂,小成本片子除了参加电影节混混口碑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因此好莱坞已经多年没有过创新了。不光是故事没有创新,想象力也在走向枯萎。斯坦李老爷子去世后,漫威还有新玩意儿吗?现在的从业者包括美国民众,都被裹挟着——美国两百多年历史,说长不长,但总有能挖掘的吧?你看最近几年有什么历史题材的片子吗?提历史就得提对外侵略,就得提黑奴,太敏感;
剩下的无非就是科幻,可十年前还有星球大战,还有《我是传奇》《黑客帝国》,现在除了超级英雄还有什么?精英们忙着政治斗争、金融收割,中下层们被两党一个劲儿忽悠,除了搞出97种性别之外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指望他们能创新出什么文艺作品?
另一方面,我们的“四个自信”,说起来大家都觉得是空喊口号,可事实是文化真的自信起来了,并且还要持续自信。
《流浪地球2》比好莱坞差吗?《长安三万里》你不熟悉吗?比起那个黑人美人鱼,我们的青蛇白蛇不好看吗?
印度是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即便是那样的市场依然走出了一个宝莱坞,我们比他们差吗?
说白了,文化自信,就是我们得创作制作我们自己的观众觉得好的作品,好莱坞值得学习,但它也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学的是技术,学的不是价值观。
所以好莱坞价值观跟我们不一样,技术现在也赶上了,在国内没落是必然的。
编辑于 2023-07-25 10:5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李夏洛克 - 6 个点赞 👍
是的!
一方面是好莱坞确实拉了。虽然演员很卖力,大部分都演技在线,但剧本过于老套。
观众根本带入不了表演!
剧情走向下一步要干嘛观众都猜个七七八八了,还怎么看啊!
我看闪电侠最后大战,双闪在蝙蝠战机里对手戏的时候,旁边俩妹子直接来了句“面具戴歪了”!
然后果然出现了这个环节,其实我也猜到了,只不过那俩妹子笑了我没笑。
但这是我最近看过的还算不错的DC超英了,结果就是里面哪里要埋包袱制造笑点我都能猜出来了。
一坐进影院,自己就给自己剧透完了……看完后虽然觉得不错,但还是心理犯嘀咕我花这钱干啥!
然而这里面除了加朵那幕比较尴尬,其他的演员演的都挺好的!
埃兹拉米勒是不是夏威夷战神和我无关,他全程演技在线!
但尴尬的地方就在这,好莱坞最近的剧本就和抖音神曲的和弦一样,既简单又重复。
开头一起后面你自己就能唱了……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国力崛起了,以前看好莱坞电影会觉得泰裤辣。
现在看会觉得太扯啦!
其实就是从泰裤辣的仰慕,到太扯啦的平视的变化。
好人理查德变熟人理查德了,你叫大家怎么相信你能打外星人。
其实这个才是主要原因!观众对美国,好莱坞,不仰视了!
不过现在在上班,就不展开说了!来了以后净顾着摸鱼了……
发布于 2023-07-25 09:25・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朱翊钧 - 6 个点赞 👍
老子还去看了变形金刚7,什么玩意儿,剧情弱智的要死。又弄了几头机械动物,另组一派,霹雳乓啷一顿打,好人赢了。就这,我还不如去看电竞比赛好了,打起来有层次有意思多了。
美国价值观现在一塌糊涂,女主角还不如女汽车人好看,你敢信。整部片子纯粹是浪费钱,不值得去电影院看。
发布于 2023-07-26 23:41・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babayetu - 6 个点赞 👍
当国产电影 在国内市场上的商业成绩 超越好莱坞电影后,知乎上就有人开始反思,为什么中国人不爱看好莱坞电影了,是不是膝盖生根了,跪久了站不起来了啊?
用《流浪地球》这种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作品拿出来比都算我们欺负老外了,就拿爆米花电影和烂片来说,好莱坞电影也赶不上趟啊。
比如《消失的她》,你可以说这部片子烂,但你不能否认她充分拿捏了女性观众的心理需求,赚得盆满钵满。
再比如标准的商业喜剧片《人生路不熟》,算不上什么优秀的好电影,但人家就是尊重观众,尊重市场需求。观众想看老戏骨,那就用马丽乔杉保证演技;粉丝想给giegie打call,那就用流量明星范丞丞保证票房;观众想让这2个小时不浪费,那就用平铺直叙的叙事节奏和短视频笑料保证观看性的下限。
退一步万来说,国产电影里的烂片也比好莱坞的烂片,烂得有水平,烂得有价值。比如那些名字里带“你”和“我”的青春疼痛爱情电影,台词多适合文青发小红书发朋友圈,剧情多适合影评up主来做吐槽视频的素材。烂得离奇也比烂得毫无新意要有价值。
反观某些孝子闭眼吹的好莱坞电影呢?基本上都可以用大壮,小帅,小美、family,装逼,全家欢来概括,同样的剧本换个名字换个演员就是新片子了。商业市场上优胜劣汰这不是很正常?
发布于 2023-07-28 09:5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阿董Adong - 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支浩宇 - 1 个点赞 👍
1.电影的票房从不取决于电影的质量,起关键因素的是宣发,电影好不好看只是锦上添花。
2.疫情期间,数个好莱坞电影难以进入大陆市场,现在好莱坞电影对国内市场的宣发近乎于零,再加上经济下行,国内的宣发几乎是摆烂的。
和工厂订单一样的,你老不出订单,我只能交给越南工厂做单子。
对大陆市场的宣传,好莱坞已经摒弃了。
3.好莱坞电影其实从来没在中国成功过,好莱坞电影是电影工业化的代表,他玩的是品牌效应。
就像在2003年,你在北京问的士司机对美国的印象,司机会说:大片,黑客帝国,变形金刚。
再多的形式主义宣传也比不过特效大片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你看足球,知道梅西球王,才对阿根廷有了解。
你看动漫,知道日本动漫独树一帜,用心且是很多80 90后的童年。
你看了一部赛博朋克电影,你查了一下他们的灵感来源于日本与香港的广告灯牌和建筑风格,觉你得很酷,你才会对这个城市产生好奇。
那么,看好莱坞电影,也许是从众心理,也许是流行文化,至少我不用在电影院看一部洗铅的电影还要让我接着看。
国足名气臭,你还要问我为什么支持阿根廷?
4.好莱坞再烂,再样板戏,也有一套成熟的工业体系。
国产电影,除非是拍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活着》。
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
姜文《让子弹飞》
贾樟柯的电影等等。
不然都是一堆垃圾。
连好莱坞的样本戏都不如。
发布于 2023-07-24 17:58・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才疏学浅的糯米 - 1 个点赞 👍
文化是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高阶体现
它综合了国家实力 地位 本土文化强弱
以及某个具体文化领域的发育程度等诸多因素
在中美实力此消彼长的大背景下
好莱坞在中国的没落是必然的
具体来说有三方面的原因
导致了好莱坞在中国的没落
一方面是这两年好莱坞是肉眼可见的下滑了
艺术水准一如既往的差就不说了
还逐渐被极端政治正确给污染了
黑雪公主 小美人黑鱼这种东西实在是辣眼睛
另一方面是中国电影正在快速追赶
在商业大片这个领域上
甚至有些方面还开始反超好莱坞
比如流浪地球就是典型
不仅特效和制作不输好莱坞
而且格局比美式英雄主义大很多
这样一来
那些内容空洞 只靠特效博眼球的好莱坞大片
比如变形金刚 碟中谍
自然就相形见绌了
第三是美国对中国的恶性霸凌
加速了年轻人对美国文化的反感和疏远
这是人类很自然的情感反映
但凡正常人都会如此
这也是中美两国实力消长的结果
说到底
这就是综合国力此消彼长在文化上的体现
即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实不光电影
在很多文化领域
中美之间的差距都在快速缩小
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心中
美国文化已经不再天然具有优势和吸引力
编辑于 2023-07-25 06:53・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高山昙 - 0 个点赞 👍
邓丽君放在今天出道还会风靡大陆吗
无疑还会受很多人欢迎 但离那种国民级地位则天差地别是一定的
好莱坞电影有自身质量下降问题
主要问题则与举例原因一样
人们吃过见过了 阈值变高了
就像火腿肠猪肉没小时候香了
其实并不一定完全是科技狠活的责任
编辑于 2023-07-25 05:4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摆渡 - 0 个点赞 👍
现在人的娱乐方式太多了,精神食粮太多了。
网游,手游,单机游戏,小说,漫画,动画,电影,电视剧,短视频,中视频,剧本杀,音乐会……
爱看电影的人其实很多,但是对90分钟耗时这么久的电影要求更高了。
90分钟能开好几把手游,好几集动画,好几十个短视频,看几万字的小说。
电影院里要看一个中途无聊的电影,那真是坐立不安的都。这感觉这玩意儿这么慢呢,简直浪费生命。
编辑于 2023-07-27 22:59・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周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