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你们都不知道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都是怎么挑片子的吗?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已经走火入魔,变成机械化了。
就以挑选剧本为例,六大公司拿来一部剧本,会专门有个人负责数页数,多于130页或是少于110页的剧本,直接扔掉。
然后数男女主角的细分,少于75场戏,直接扔。
然后下一步调查同类型的数据情况,比如说科幻悬疑打斗剧情这种体裁,如果这几年票房逐渐上升就可以拍,同类票房下降的话直接扔。
再下一位负责数故事里的转折,所有剧本的转折数量要在一定范围内,该有的转折必须有,多了少了也是一样的结局——进垃圾堆。
一套流程走下来,才会交到电影公司高层手里决定拍不拍,如果不符合上面的要求,你的本子根本到不了制片人/监督桑/主编剧手里。
这就是为啥最近几年看美国大片高度审美疲劳,时长、节奏、转折高度类似,看个开头整部片子的剧情走向都能推导出来。
在这样的选片体系下,别说中国的什么流浪地球,消失的她出不了头,就是美国曾经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也出不了头啊。
阁下,和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拍出好电影呢!
我上面说的这些只是最核心的原因,围绕着主要矛盾,还有一堆次要矛盾蹲着你。
比如说好莱坞特色政治正确。
比如说造个IP宇宙就往死里拍,速度与激情拍了九部,终结者拍了六部,碟中谍拍了八部,至于各种超级英雄电影,那更是无脑续拍。
比如说海专精算卡司,好莱坞直接建立了一套演员价值评估方案,每个明星都有一整套参演回报率分析系统,都有一套不同的动态价值系数,不管这个演员适不适合这个角色,只要这个系统说你可以,你就可以。
于是就有了基努里维斯演一个羞涩的维多利亚大男孩,阿汤哥去演爱尔兰乡巴佬这种莫名其妙的事。
最近好莱坞那帮编剧还闹什么罢工,声称什么要被ChatGPT取代了,那我可以直接告诉你们,纯属活该,如果说所有电影都按照上面的流程和模式去跑的话。
那你们下岗失业,真是纯纯的活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