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有个很有意思的前置现象,即去年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夺冠期间的"黑人"风波。
作为传统强队的阿根廷在首轮败给沙特后迅速调整自己,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之后屡挫强敌,最终战胜卫冕冠军法国队,时隔36年再度夺冠。在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世界杯、各方球迷摇旗呐喊之时,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华盛顿邮报》于12月8日刊登了德克萨斯大学黑人教授、种族认同专家艾丽卡·丹尼斯·爱德华兹(Erika Denise Edwards)的文章,质问“为什么阿根廷在世界杯上没有更多的黑人球员?”。
这是在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阿根廷与荷兰对决后发表的,文章提到,“与巴西等其他南美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根廷足球队在黑人代表性方面相形见绌。
那么阿根廷是如何回应的呢?"我们是一个现实中的国家,不是迪斯尼电影"。
任何电影想要获得大卖,仅靠粉丝是远远不够的,最理想的是利用观影中的粉丝拥趸带动4-10倍于粉丝的路人观众。
仅靠粉丝支撑电影的巅峰可能是《魔兽》,这部基于游戏IP大作的电影,所有票房几乎都来源于粉丝的支持,路人很少,那么有没有粉丝+路人皆受捧的电影呢?有的,老《复联》系列。
那么现在好莱坞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政治正确名声在外.......刻板印象很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也很难散去。
碟中谍7我自己观影体验挺不错的,剧情节奏还算比较紧张精彩,但是我完全理解很多人对好莱坞电影的抵触,因为只有粉丝才会关注具体的角色与剧情,大多数路人都是看个热闹,好莱坞电影之前的行径试图给全球观众强行喂"政治正确",已经引发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反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你可能会说碟中谍里面没多少黑人呀......,闪电侠也没有......,但是路人对好莱坞电影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这意味着好莱坞在国内电影市场也就剩下特效吸引力,所以很多路人观众会默认美国好莱坞电影是黑人主演或者夹杂其他政治正确的电影,除了特效其他不值一提,如果连特效也没有那就更不值得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