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刚在看更多关于这首歌的评析中,注意到一件事儿:
刀郎徒弟云朵,当年年轻气盛,气不过自己师傅被人看低,就去那英的威克斯酒吧踢馆,结果结束了在酒吧外面遭蒙面大汉抬进车里威胁,这一幕碰巧被圈内人 臧天朔 路过看到了,就打电话告诉了刀郎。
刀郎意识到危险,赶紧去酒吧找自己徒弟,然而那英已在门口等着他来。协商不成,刀郎只好找香港歌坛大佬谭咏麟师哥从中调节,然后才把自己徒弟赎回来,但代价是刀郎本人从此退出音乐圈。
如果这事儿是真的,那么刀郎在这样一首讽刺时事的歌里,夹带一点私货,那我也完全理解,毕竟涉及到徒弟性命的,哪是一笑了之就能忘却的。
换了我姑娘让人这样欺负,写首歌暗讽都是轻的,不扒她三层皮能了了?
至于网友猜测的暗讽其他三位,个人觉得,没有深仇大恨的,还不至于。
相关新闻链接:
38岁被汪峰那英等人群攻,被山寨拖累名声,12年后刀郎现状怎样?
云朵:被师父刀郎养育10年,连登春晚,为师父打抱不平一雪前耻
师从刀郎的她,为何踢馆那英?
注:因为新闻来源过少,而见证人 臧天朔 永远无法证明了,作为当事人的那英和刀郎,这多年都没有一方主动提起这事儿,也没有辟谣,我等路人也无法知晓其中真假和原委。看过就好,别太上头。(这几条小道旧闻,不知道能活多久,且看且珍惜吧)
比恩怨情仇更重要的是,谁能在歌坛走得更远、笑得更久,谁能在终将结束的这漫漫一生中笑到最后。
目前来看,刀郎并未因为当年的种种不利就一蹶不振,反而是潜心做音乐,看书、研究佛经、走访、做音乐,用退出名利染缸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舒适自在的生存方式。
这是我想借由刀郎一首歌的热度,想传递给普通人的理念——那些杀不死的都会让你更强大。道理说烂了,但其中内核值得研磨:一时成败得失不足为道,活下去,夯实硬实力,武装自己的头脑,保卫自己的生活,更重要。
----原答----
各种解读都把刀郎的《罗刹海市》往私人恩怨、针砭时弊上靠。
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刀郎如今已是 52 岁的年纪了。半生坎坷,荣辱参半,经历了亲人离世、郁郁不得志、囊中羞涩、少为人父、走南闯北为理想、人红是非多的大起大落后,刀郎早已练就了豁达的心态,和对自己稳定的认知。
并且刀郎如今有稳定幸福的家庭,有出众的徒弟,有一帮不离不弃的真爱歌迷,这些都是支持他多年来追求自己的音乐风格的动力和养分。
一个被自己的理想和稳定的生活滋润的人,满眼满心都只想追寻自己喜欢的事物。
所以他不会为了多年前的捕风捉影的评价,而在沉寂十几年后,专门写首歌来讽刺人家的。
刀郎创作一首歌不便宜的好嘛,哪有那多心思花在路人关心的吵架撕逼上?
或许多年心有不甘,但一个对自己的才情、优势有稳定认知的成年人,只会一门心思扎在自己想探索的领域。
从刀郎出现在社媒的形象(体态雍容、笑容和善),结合人家从未停止尝试新音乐曲目和风格,辗转各地采风,以及已经发布的专辑歌曲来看,
刀郎想走的路,是扎根于民间的音乐。
我看到有不止一个专业音乐人评析刀郎的音乐编曲,说太过粗糙、初级,不够工业音乐的精致,咱大方承认,刀郎的音乐编曲没有正经的工业精致风,但“精致”这个词在现在也演变成伪中产被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痛点了。
精致,意味着无法表达普通人朴素的情感,那就不是刀郎的音乐了。
随着阅历和年龄增长,他在音乐上面的造诣,使他能从容驾驭现在《罗刹海市》这样的风格。
对于刀郎来说,《罗刹海市》不过是多年来走访采风形成的一个灵感结晶。
恰巧戳中了当今世人的五味人生,所以被安放到世人以为的那些明嘲暗讽里罢了。
而且从刀郎这么多年的台前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而且还很敏感(音乐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敏感)。
那么对于一个稍显木讷、沉默寡言的人来说,外向的活动少了,向内觉察、反思、醒悟的活动就多了。
尤其是末尾那几句,“维特根斯坦”"人类根本的问题",个人以为是这首歌的点睛之笔,犹如杰伦《最伟大的作品》里的那一句“这世上的热闹 出自孤单”。
一般心胸狭窄、无才之辈也不会去读维特根斯坦。可见刀郎是在平常生活里涉猎了哲学理论的,这对于一个内向的、思考人生的人来说,是平常之举。
所以对于刀郎本人来说,这样一首完全不同于当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风格的歌曲,不仅是他个人现在游刃有余的表达,更包含了我们普通人解读的意思以外的感悟。
甚至可以说,如今的刀郎,做音乐已经超脱了少年郁郁不得志的焦虑和迷茫,达到了“嬉笑怒骂,皆成音乐”的自在。
更多的是从容的心态,看这世间光怪陆离。
所以我听这歌,心态也很轻松,没有针砭时弊、愤世嫉俗、众醉独醒的愤慨之感,只有北京老大爷坐在摇椅上,摇着蒲扇,用老式收音机,闭眼摇脑听曲儿的悠闲感。
偶尔从词里听出一两个对现世的隐喻,不过大方一笑,道一句“巧合巧合”罢了。
哦不,那唢呐时刻提醒我,是铁岭大爷坐在炕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首歌而已,该单曲循环的就单曲循环,同时手上卷死同类的活儿别停。
==题外话
20 年前我如花似玉的年纪,从盗版碟初听刀郎的歌 捂脸哭笑.jpg
《情人》“用你那huohuo的嘴唇,让我在午夜里无尽的xiaohun”,我一个少女,听得难以为颜,但又喜欢那个热烈的曲调。
《冲动的惩罚》,我一个没有任何恋爱经验的女生,听出一个醉酒男生对于爱情的感受和理解。并且开头的吉他独奏就抓住了我的心。
虽然歌词很日常吧,但又隐约觉得,这歌手倒是性情中人,情情爱爱的直抒胸臆。
歌词听着不够委婉含蓄吧,但也是直抒胸臆,但绝不是低俗,热烈而真诚,不庸俗。
《北方的天空下》,我弟弟在学校歌唱比赛选了这歌,还获奖了。
《新疆好》让我陶醉在那百转千回的冬不拉曲调里,听得心情舒畅,光是听着就能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还能感受到对于 56 个民族欣欣向荣的真诚歌颂。
其他冬不拉协奏的民族风格歌曲,让我头一次觉得民歌可以是婉转的、悦耳的、流行的、感染路人的。
并且配上刀郎的烟嗓和天然混响效果,以及独特的吉他编曲,总让我一个人时忍不住循环着听。
《雁南飞》缓缓道来的节奏,让我能感受到浓浓的离愁。
《西海情歌》的马头琴乐曲哀怨婉转,让我总也听不够。
《永远的兄弟》,开头的口琴悠扬缓慢,中间的歌词既写实又富于感情,让本来就喜欢军歌、军旅题材影视剧的我,如获至宝。
《爱是你我》,在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和云朵的极致高音中,我真的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大爱。
《我的楼兰》,在国家一级词作人的美妙歌词里,在低声诉说的主歌和穿透云霄的高音副歌里,我在脑海里勾画出一个月光下起舞的美妙女子,不禁对楼兰古国生出无限好奇(虽然现实中只剩一捧黄土)。
《牧羊人》,刀郎作词作曲,在云朵的极致高音里,我能真切感受到两千年前苏武一个人牧羊时那穿越时代的孤独与悲凉。(虽然上网查了,并没有官方说法指明这首歌灵感是来源于苏武牧羊,但普通听众如我都能联想到苏武牧羊,我想这就是刀郎的才华体现吧。)
音乐嘛,最终的听感都是要落到人类朴素的情感上的,不然咋相通呢。
刀郎和云朵的质朴、高音能征服我,但那英的《征服》征服不了我。因为人有很多类型的情感,不是只有恋爱这一种。
如今 20 年过去,我从当年不懂音律的少女,成长为如今,依旧不懂音律的中年少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反而能从刀郎的歌里听出更多人生的沧桑,也能在某些失意的夜里听到一些质朴的共鸣。
这是刀郎音乐的独特性,不需要强行和谁比肩,自成一派。
==
补充:
知乎首页刷到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刀郎?,顺势点进去了看了一些歌迷的回答。
这下子让我从 20 年的路人粉更进一步啦,我更喜欢刀郎了。(不敢说变成真爱粉,因为这多年没有把刀郎所有的专辑歌曲挨个听完整过,也不是他的每首歌我都喜欢)
喜欢他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一直保持着普通人的敏感、踏实、热情、真诚。
这是在人心浮躁、争名逐利的乱世中,多么可贵的品质!
甚至我还有些心疼他,心疼这样敏感、踏实、热情、真诚的歌坛人才,没有被很好地珍惜、保护,反而被强权踩踏。
私心希望已到知天命年纪的刀郎,不止拥有无可反驳的行业实力,更练就和那一波人对抗的其他实力。
咱生性善良,不主动找事儿,但遇到事儿,咱也不要怕,干他丫的!
==
这是 B 站 大象放映室 做的关于刀郎的长视频:“土”、“俗”、被网暴?爆红之后突然消失【寻找·刀郎】
建议有空可以听一听、看一看,从纪录片的角度,深刻地理解刀郎这个人,进而更加客观地理解刀郎的作品。
==
最后附上刀郎《罗刹海市》的歌词:
歌名:罗刹海市
词/曲/唱:刀郎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
河水流过苟苟营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
十里花场有浑名
她两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开言先转腚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勾栏从来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美丰姿 少倜傥 华夏的子弟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岂有画堂登猪狗
哪来鞋拔作如意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爱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
女子为好非全都好
还有黄蜂尾上针
西边的欧钢有老板
生儿维特根斯坦
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
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
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
那马户又鸟
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歌词出处:清代蒲松林《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章。
附上来自网友的歌词解析表格,原作者看到请私信我,一定署名。
专辑《山歌廖哉》曲目:
《序曲》 |「广西山歌调」
《罗刹海市》|「靠山调」
《花妖》 |「时调」
《镜听》 |「闹五更调」
《路南柯》 |「没奈何调」
《颠倒歌》 |「栽秧号子」
《画壁》 |「绣荷包调」
《珠儿》 |「河北吹歌」
《翩翩》 |「道情调」
《画皮》 |「银纽丝调」
《未来的底片》|「说书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