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疑问,这个是我们在赛前就能接受的结果,因为我们从硬实力和综合的对抗能力上就是不如对方,对方上来之后可能在绞杀技术方面确实比较粗糙,也没有什么战术配合但是就是靠身体就可以。
尤其是上半场,对方是没有打开。如果要是对方上半场就是按照下半场这样的战术去在边路做一些文章的话,可能我们的压力会更大。我们的体能消耗还是出现了大的问题。
这样的大赛上半场我们很保守的,使用的比较好的防守的这种阵容和体系,但是下半场当我们需要补充体能的时候,我们的换人出现了问题。包括我们使用在大赛上有经验的门将,可能用亚洲杯的门将会更好。
这些都是需要调整和改变的。我们也相信谁知道在后面两场艰巨的比赛当中可以有调整,但真的很难
可以看到海地也不弱,看到英格兰也很强。


中国人的从骨子里的大赛上的中庸思想永远是最大的问题,中国人在很多的这种团体的大赛上就是会担心出现巨大的失误,或者是防守上先要做好,而没有去真正的创新自己的方式从进攻端要打出来,所以上来之后换的这些人全部都是防守的,而当把进攻的人放上去之后,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这些人来适应。
我们的留洋的球员看出来是好的变化的。包括张琳艳在边路的突破和她的技术是看出来是有提升和非常好的牵制能力。包括后面换上来的沈梦雨还有王霜也肯定是最主要的核心。但是还是没有放在最准确的位置上,或者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去让他们进行调整。
这个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就是在临场的发挥上的调整太差了。而且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体系,和这种可能和队员的状态也有关系,但是你必须要承认,就是我们一开始过于保守和过于盲目的去等待对方犯错误的方式是不对的,对方在关键时刻的体能和整体的对抗能力确实能占优。

后面还有很多的调整空间,我想的就是在大赛上我们能不能真就是大开大合。但可能还是硬实力上的差距这件事情很难真正的实现,后面的两场比赛的压力很大。
我们还有很多的调整空间,我们还有很多的用人的方式和技战术特点,但是我们走地面的方式将会成为我们的主流,我们还是有控制能力的,但是这种球员是比较少。我们还是对抗上面对欧美的强队会有比较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