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维里唯一像男孩的点就是喜欢女孩子。

至于其他的方面,我从小和表弟一起被奶奶带大,奶奶一直教育我的思想是——
“女孩子怎么了,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一样能干,谁说女子不如男,你从来不比男孩子差多少,你比他们更优秀……”
她也从来不会对我表弟说,你是男孩子,男孩子有特权和额外的责任之类的话。
更不会给我和我弟任何一个人额外的优待,她对待我们永远是绝对的公平。
更不会给我和我弟灌输男人挣钱养家,女人在家带娃之类的思想。她支持我们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发展自己的事业,取得人生的成功。
所以其实也蛮有意思的,我和我弟都是独生子女,但两个独生子女又被同样的家长在共同的环境中被扶养长大。
我们没有共同的父母,我们不会继承对方父母的家产,不会争夺对方父母的爱;可我们又由同样的老一辈扶养,我们在幼年时就需要去争夺老一辈家长的爱,而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学会处理和对方的关系,这又表明我们具有非独子女的一些特点。
我在青少年时期逐渐脱离爷爷奶奶,回归了父母的怀抱。
身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独生女,我首先并不具有男女有别的意识,小时候认为我和我弟除了生理构造差异之外并无其他区别,我跟他都是普通的、独立的人类个体,享有共同的权利,并且有着同样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也保留了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在幼年经历的影响下,我将与我弟的相处模式泛化到所有男性群体之中。
我习惯了在与男性同台竞争时不考虑性别优劣势,也习惯了在合作中不因为男女差异进行分工。就比如,假如我理科学的不好,我所考虑的,只可能是会不会不够努力或学习方法不对,而不会把原因归咎到“女孩子就是不擅长理科上”。
同样的,我和我弟都是独生,因此都承担着延续各自家庭发展的责任,更在个人成长方面享受着父母在金钱上的绝对支持。
奶奶家是一儿一女,奶奶年轻时就很刚强果敢,姑姑的脾气秉性也像极了奶奶,比我爸发展的更好,事业也更加成功。姥姥家是两个女儿,姥爷健在时非常疼爱她们,40多岁因为车祸过世之后,姥姥一个人独自扶养两个女儿长大,因此母女三人都在困境中学会了奋力生活。这就导致我妈有着极强的事业心,五十岁还在满中国跑,她的脑海里,也没有太多性别差异意识。
我爸妈从小对我的要求就不是嫁个好人家,而是希望我出人头地,有自己的事业和成就。
我妈说如果我想创业,她就会给我几十万的启动资金,如果我想考研,她就无条件支持我考研,全额支付学杂费。
我爸说如果我想嫁人,就给我买房买车,彩礼可以不要,但是嫁妆不能给的不够,因为他担心嫁妆少了,我在男方面前抬不起头来,没法当家做主。
所以对于我来说,人生就像是一块可以自由发挥的画布。只要我能力够了,只要我想,我可以不考虑他人的任何想法,放心大胆地去闯去做,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而父母会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我。
你说这是男孩的思维吗?
我觉得这是在无条件支持的爱中成长出来的,平凡人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