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育,且重视的方向有点拧巴。
比如:
重视范例,不重视建构。
重视知识,不重视认知。
重视排名,不重视效率。
重视形式,不重视内涵
重视顺从,不重视个性。
重视功利,不重视人格。
重视道德,不重视自洽。
重视知识点,轻视系统性。
重视时间投入,轻视心理健康。
重视循规蹈矩,轻视探索成长。
。。。。。。
说白点,看上去的能考试的、能赚钱的、能当人上人的,都重视。
但对于人的心理成长则长期处于忽视,甚至压抑的态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整个逻辑都是为了抢夺食利节点,或者在社交展现中处于上风。
甚至连整个文化对于开心的定义都是极度功利的。
四大喜,除了久旱逢甘霖,其他的都是功名利禄女人人脉。
这种功利的内核,加上道德宣扬的人人当圣人,让多数人,都要么被圣人超我和自私本我的战争内耗,要么就当表面圣人,私下肮脏苟且的恶人。
这个循环太久了,也许这一代年轻人,应该改改了。
发布于 2023-09-01 18:11・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