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妹妹先在村里回血一年,想清楚再出发,有计划也有存款,蛮好的呀。
怕就怕,一群年轻人不看正文,只看标题,手里攒了小几十万,就想“依葫芦画瓢”,终身不卷,在村里生活到老,那属实是真·天真型裸辞了。
莫说20万不够,翻倍再翻倍也未必够在村里活几十年。
第一,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了,现在的20万块,未来可能只能买到几万块的东西。
第二,医疗支出,越老越容易得病,看病可不得花钱嘛,医疗费比生活费可高多了。
第三,护理费用,大多数老人总会活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年龄,没子女照顾,是不是得花钱请人照料呢。
虽说大多数人都会劝人骑驴找马,不要裸辞。
如果当事人自己理性权衡利弊,想清裸辞不是为了逃避,而是重获再出发的力量,那么作为旁人,还是会祝福的。
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只有裸辞的人自己知道上一份工作有多么难以忍受。
我在不少回答里,提到过一位从事业单位里裸辞的朋友。
辞职前,外人眼中,她在上海有一份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还有寒暑假。
然而,无意义的加班、爱甩锅的同事、没人性的领导,让她陷入了深深的内耗。
裸辞后的三个月,她整个人精神焕发,“我觉得我过去二十几年里从来没有这样真正的喜欢我自己。”
在这段“浪”的时光里,她盘算了手里的积蓄够用,便回了老家,陪陪爸妈,见见老朋友;去了很多之前想去但没时间去的地方,认识新朋友。
同时调整就业心态,定下了几个感兴趣的职业新方向,了解市场行情,积极面试。
三个月后,她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做得很开心也很出色,不仅提前转正,老板还破例给她涨工资。
铺好生活的退路,织好再启航的船帆,裸辞也是一种前进。
发布于 2023-07-21 14:18・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