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是全中国最适合读博的高校之一,有不少985的硕士申请,甚至有清华博士转学来到南科大进行博士深造。
直接上图:

这三位清华同学一动,导师是谁我都能猜出来了。
南科大是目前国内院士,会士,杰青-学生比很高的学校之一,学生少,顶级教授覆盖率极高。目前海内外院士达到了64位,中国两院院士:


菲尔兹奖得主埃尔•杰曼诺夫也于今年年初加入南科大。
也有不少耶鲁,普林斯顿,加州理工的青年教授选择回国加入南科大。
为什么呢?原因也很简单,大家来深圳这个地方从来都不是来谈家国情怀的,实在是南科大这样的学校给的太多了。属于一言不合就加钱的地方,科研界有个笑话,每年开学,你的教授如果不见了,那很可能就是被南科大,深大,哈工深,清华深,港中,港科深这样的深圳高校,研究所撬后门带走了。动用了钞能力。
比如去年2月,南科大就从港科撬来了中科院院士赵天寿,港科已经是全中国待遇最好的高校之一,年轻教师的签约收入都在87万港币左右。你猜他这样的学术顶层是因为爱深圳的阳光,沙滩呢,还是因为其他的哪些原因?
此外,南科大给博士的待遇也是全国高校最舒坦的,博士基本给单人间的同时,每月发8333元补助,如果愿意住双人间,每个人再补助750元。这里面还不包括任何导师从项目里每个月发的辛苦费,也就是说干的好的,一年确实有可能搞个20来万。
曾经华中科技大学某教授就抨击过南科大不应该给学生发这么多钱,我对此嗤之以鼻,你不愿意对学生好,还不许别人对学生好?在我看来,尊重人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但是不给红包,不发米,那就是不尊重人。
言归正传,在国内读博最重要的是什么?
1.导师地位,能力及友好程度
2.热爱且舒坦
哪个学校毕业的重要吗?确实不太重要,因为博士找工作特别是打算进高校,主要看科研能力。有人说双非第一学历不要,那也是要看人的,如果导师能带发N/S的,你看高校要不要,所以很多东西不能够评感觉。
孩子不存在自私与否,他能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孩子,现在的孩子不应像我们一样,读博时犹如漫漫长夜,又穷又苦逼还自卑。仅从尊重博士生这点来说,南科大真是好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