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全部是在骂父母的,很少有人能共情到这对农村父母的。
1、阿姨有3个小孩,儿子是最小的,已经26了,那么阿姨两夫妻可能是60+了;
2、阿姨说的催婚,很可能是因为自身年纪大了,担心再过几年没法帮忙带孙子了;
3、阿姨说两夫妻在吃低保,很可能是身体原因才能享受到低保,且村委会告知孩子已经有参加工作有收入的条件下会停他们的低保,夫妻难免不为后续的生活费发愁;
4、阿姨夫妻二人对博士没概念,对学校也没概念,但是我觉得儿子应该是有的,作为有学识有眼界有计划有光明未来的儿子却没有和父母交流,如有,也不至于老两口指望着靠低保度日了;
5、综上,各个都在替儿子说话,指责老两口不仅不能帮衬儿子还要拖累儿子,还说什么放儿子一条生路,所谓的养儿防老真的是挺好笑的。精英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了一帮精致利已主义者吧,只考虑自己前途不考虑父母死活的。这个问题最大的弊病就是儿子如果知道父母是为了钱发愁,那么为什么不去作沟通和解释????
————————————————————————————
代入题主的视角是:
我已经60+了,和我的丈夫除了低保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本来盼着儿子读完硕士也算熬到头了,不说享福吧,毕竟这个年纪也不知道还能活几个年头了。但是他现在说去读博。我们很想支持他,但现实是我们两夫妻年迈甚至无力养活自己。他也没和我们说清楚这个博士到底是什么概念,我们的眼界和朋友圈子也没有这方面的正确认知。现在我和我老公很失望,亲生养育26年的儿子未来几年既不能承欢膝下,亦不能给予我们经济支持。我心里很乱,拿不定主意,听我儿子说知乎上可以有个清楚的说法,所以我来问问?
(老两口的心态大概就这样吧,反正我代入了一下挺心寒的……突然理解劝不生的心态了)
观点不同请勿在评论区人身攻击,劝君爱惜自己的素质羽毛。
编辑于 2023-07-25 16:22・IP 属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