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私的家庭,养出了自私的孩子。高分低德,现代教育的悲剧。
孩子也不体谅父母的艰辛,父母也不想成全孩子的梦想,大家都在盘算着自己的既得利益。
读博士有没有用?可能有用,也可能就没用。在参加工作之前,专家也预测不了。
所以母亲反对,孩子坚持,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在强词夺理。与文化无关,属于道德问题。
显而易见,这个贫苦之家养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养儿防老。而孩子努力学习的目的,却是脱离家庭。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孩子供出来了,母亲想让孩子赶紧工作,赚钱交给自己,孩子现在26岁,娶媳妇之前还能给家里交几年钱,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
如果继续读博士,几年出来,直接结婚了,父母多年辛劳血本无归,等于投资失败。
在孩子心里也有一笔账:如果现在参加工作了,赚的钱也要交给家里,自己花不着,还不如去读博士,多给自己攒点资本。想来想去,还是读博士合适。至于父母过得好不好,不在考虑范围内。
所以,问题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一道关于教育的问题,你们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很多父母不断鸡娃,强调分数的重要,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赚很多钱,回过头来报答自己。
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专注于追求功利,缺失了爱的教育,培养出的是成绩优异却不懂爱的孩子,到头来想要让孩子体谅自己的辛劳,也成了痴心妄想。
我周围有一些经济条件很好的家庭,似乎嗅到了这种危机,直接送孩子去学国学,学孝道,怕自己养出一条白眼狼,也算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自救方法。
否则,孩子在当前的社会风气下,难免沾染精致利己的习气,自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和爱心,让他们逆着人性去孝敬父母,更不可能。
回到问题:母亲的诉求苍白无力,儿子已经成年,完全可以脱离家庭控制。
在得不到家庭的经济支持,还要反哺家庭的情况下,摒弃良心是他的最优解。
母亲的最后一张牌,靠舆论谴责施加压力,目前从回答区的情况看来,也无法达成目的。
引入玄学的概念,有的孩子是来报恩的,有的孩子是来讨债的,很显然,你的孩子不想报恩。
从教育学角度,是你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缺失的必然结果。
这位母亲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事已至此,就随他去吧,老两口的余生怎么过,只能自己来张罗了,申请救济或打打零工,别想着从儿女身上获得资助了,毕竟你们只教会了他们怎么争夺,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