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我喝大亚湾核冷却水,你喝福岛带毒核污染水”的赌约会以怎样的结局告终?

吞天
1321个点赞 👍

(特为审核注明,引述其他答主的部分均以学术讨论进行目的,我也贴出了反驳的详细数据,并不是无理取闹;类似的语言也均在各大高校对学术不端的批评与其他答主审核通过的回答和评论中出现,在此仅进行引述,非个人原创;在最新的版本中我也隐去了个人信息,不存在对个人的攻击)

(本文比较长,且涉及一些最最简单的物理化学概念,如果不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结尾看结论。不过,本文旨在向具有初中毕业后知识水平的网友进行科普,因此我会尽量使用简单的知识。如果有看不懂或者我写错的地方的可以在评论区戳我。

我知道初中学到的知识有很多谬误,甚至很多谬误到高中就已被推翻,但为了尽可能增加受众我会接受无伤大雅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这篇回答)

首先声明一下,我本人对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看法,因为我对它的了解目前来讲还不够多。不过整体而言,显然排海不是一个可以令学术共同体(我保证这是本文最后一次不加解释的使用学术圈术语)承认的方案。

但之所以写这个回答是因为一位答主(以下简称为“奥尔加”,这是机动战士高达中的角色,在此仅取此名作为代号,与任何现实人物均无关)极具误导性的回答(由于屡遭举报,原链接已删除)

这篇回答实在太有趣了,我就去查了一下它引用资料的完整版。结果发现了一些更有趣的事(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要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只是个互联网段子),本来想在评论区和作者进行一些友善的交流,结果发现它还关了评论区。

这下不得不单独写个回答了

说起来还要感谢它给我提供了这么多引用资料,否则我大概还真懒得写这篇呢。

零、基本单位的科普

首先介绍两个辐射的单位:贝克勒尔(Bq)和希沃特(Sv)。我们在初中物理里学到,物质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1]。原子则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对一大堆放射性元素原子而言,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部分“衰变”——简而言之就是发射一个粒子,然后自己变成另一种更稳定的原子(可认为不会继续衰变[2])。

为了方便衡量一大堆原子“衰变”的速度——也就是发射粒子的速度,我们引入贝克勒尔(缩写Bq)。这个单位的意思是:一大堆放射性元素原子里每秒有一个原子衰变,放出一个粒子,我们就说这一大堆放射性元素原子的放射性[3]为1Bq。这个单位以法国杰出科学工作者贝克勒尔命名。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祖孙三代牢牢把持一个职位,法国版家族传承吾辈责了属于是……不过人家祖孙三代确实都有这水平……

Bq是你在本文唯一一个需要记住的超出初中知识范围的单位。

但是这个单位有很多缺陷,明显的两个是需要随时间变化,以及无法衡量发射的粒子的能量

需要随时间变化的意思是说,一大堆放射性元素原子摆在那,既然在衰变过程中会变成更稳定的原子,那肯定会越来越少。既然如此,放射性也会越来越低。比如,假如10个放射性原子放在那放射性是1Bq,那么过一段时间9个都衰变完了只剩下1个之后,放射性就只剩下了0.1Bq。

无法衡量发射的粒子的能量的意思是说,同样是放射性为1Bq的一大堆放射性元素原子,可能一堆顶“风”射三丈,另一堆顺”风“射鞋上;正如子弹由枪激发能把人射穿,但是让我把它扔向读者却很可能留不下一点青紫。显然它们对人体的危害也不一样。于是为了衡量这一大堆放射性原子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引入了另一个单位:希沃特(Sv)。

希沃特的意思是说,洒家把你细细的切成臊子,再打成均匀的肉泥,取一公斤出来;这一大堆放射性元素原子发射出的粒子射在这一公斤肉泥上,每对它做1焦耳(J)的功,我们就说这一大堆放射性元素原子的放射剂量为1Sv。顺便一提,人一年受到的极限辐射量为50mSv,并且五年所受总剂量不得超过100mSv。

但是讨厌的是,Sv的缺点远比Bq多得多。因为Sv是用来衡量接受到的辐射的,这就要在那一大堆放射性原子之外考虑一大堆别的问题。比如放射性原子到那一公斤肉泥的距离啦,中间隔着的是水还是空气啦等等。事实上,Sv与任何其他常用放射性单位之间都不存在简单的换算关系。因此,Bq只能用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放射性的强弱,不能说明它对生物的危害。

一、福岛的水箱里到底还有多少氚?

氚是一种氢的同位素。在正常的氢原子中只存在1个质子,但氚原子中存在1个质子和2个中子,是一种放射性核素。

回到引用的回答。在奥尔加的回答里引用了这么一段话:

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资深科学家肯·布塞勒博士(Dr Ken O Buesseler)发表于2020年8月的论文称,据估算,现存福岛核废水内放射性氚的辐射总量高达1000太贝克。

出于好奇我点了一下链接,发现这还是一篇发表在Science正刊上的论文[4],当时我就心说好吗还会引用正刊,论证力加分。但很快我就发现不对劲:奥尔加接下来直接将文章中放射性氚含量作为福岛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总量……

引用自奥尔加的回答,仅作证据保存用,不代表我认可其中的任何内容,也并不是抄袭!

但是我刚刚明明看到这篇文章副标题就是:《氚不是福岛水箱中唯一需要考虑的放射源

主标题:福岛水箱开箱测评(误) 副标题:氚不是福岛水箱中唯一需要考虑的放射源

于是我点进去看了看,发现奥尔加在氚总量上基本还是没犯错误的:

The total amount of tritium contained in the tanks also matters, which is reported to be around 1 PBq (PBq = 10^15 Bq) (5). That total is far less than the 8000 PBq of tri-tium still remaining from global atmo-spheric nuclear testing in the 1960s or the 2000 PBq from na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osmogenic particles and nitrogen that form tritium in the atmosphere.

可见,福岛排放的氚确实只有1PBq (即1000 TBq,一百万亿贝克勒尔)。

二、为什么说用氚来衡量放射性是不合理的

但是那篇论文的副标题就是《氚不是福岛水箱中唯一需要考虑的放射源》。为什么作者这样讲?明明从数值上看氚是放射性最强的放射源之一呀?(1PBq)

回顾一下我们在第零节学到的知识:

Bq只能用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放射性的强弱,不能说明它对生物的危害。

正是如此。正如文章[4]中提到的,氚发射出的粒子能量非常低,属于”顺风射鞋上“的类型,且半衰期仅有12.5年,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极低。并且氚还是一种氢同位素,直接存在于水分子里(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或氢原子同位素构成),生物富集作用也比较小,进一步减小了其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也使它非常难分离。因为上述理由,全球核电站对氚排放量的要求均比较宽松,却对碳、碘、铯等元素的放射性核素严格约束。

事实上,全球各地核反应堆普遍在大量排放含氚废水,比如法国在Cap de La Hague核电站,2016年进行核燃料更换与后处理时被批准了超过10PBq(即10^16Bq)的氚排放量。上世纪60年代大气核试验释放的氚更是高达8000PBq。因此,在福岛核电站的案例中,其被允许的排放浓度也较高。当然,大量氚对人体的危害仍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话题,但可以肯定这个效应并不十分显著,不然我们早就应该观察到了。(这里还可以参考

的回答:核废水中存在的「放射性氚」,真的不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吗?原因是什么?

第一列是国际原子能组织定的福岛核污水排放量的浓度上限,第二列是食品允许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上限(是的,食品中也有放射性元素,只是含量很低),第三列是元素半衰期。图源为参考文献[4]。

综上所述,正如奥尔加自己引用的science文章所言,他用氚来衡量核废水/核污水放射性的危害是极其不合理的,最显著的危害在于福岛核污水中的其他放射性元素

(顺便一提,最后大亚湾核电站排放的氚只有大概5*10^13Bq(即0.05PBq),不到允许排放上限的1/4,致敬我国核工作者)

(再顺便一提,我找了几篇研究福岛放射性污染物影响的文章来读了一读,其中一篇高被引研究直接怀疑了东电的数据:

there are still considerable uncertainties regarding the amount of tritium in the water[5]

并且这篇文章也指出,尽管短期来看(1-3年)整个太平洋都会被污染,但5-10年的长期效应下最主要的受污染区还是日本东北部海域……)

三、IAEA对福岛核污水排放的评估

那么那篇引用的文章为啥要强调《氚不是福岛水箱中唯一需要考虑的放射源》呢?因为我们实在对福岛核污水里面的到底有啥知之甚少,而东电的处理是值得令人怀疑的。

首先,我们要看到,如果按照东电所自称的标准进行排放,按照国际核安全通行标准肯定是没问题的,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主要是基于模型计算)[6]。当然这也存在风险,但是风险并不显著高于奥本海默当时锐评的”原子弹爆炸引爆全球大气“。

如果我们详细读一读奥尔加给出的那篇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给出的调查报告[7],就能发现IAEA从一开始就指出”如果以后出了事,则责任主要在东电“:

Under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established in Japan, TEPCO has the prim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afety of the discharge of the ALPS treated water from FDNPS.

接着,IAEA指出福岛处理放射性源的方法是非典型的,因为没有从贡献最大项开始考虑,但这个方法仍”包含了所有相关的核素,因而是符合目的的“:

The IAEA has accepted the rationale presented by TEPCO for a sufficiently conservative, yet realistic, source term. TEPCO’s approach in characterizing the source was atypical in that it did not use the radionuclides potentially contributing most to dose as a starting point. However, as noted previously all relevant radionuclides were still included and given the activities involved it is fit for purpose.

这份报告还指出,排出的核污水中检测到的主要放射性同位素只有七种:

Only the “7 major radionuclides” (134Cs, 137Cs, 60Co, 125Sb, 106Ru, 90Sr, 129I) plus tritium, 14C and 99Tc can be routinely detected in samples of ALPS treated water.

然而我们只要往前翻翻就能看到它基于已有数据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数据库计算得到最后只会有36种放射性核素,因此它只会测量其中出现的30种,并且以后可能测量的种类会继续减少:

并且即使考虑生物富集效应(动物吃很多草,人又要吃很多动物,这样层层累积起来,食物链顶端生物体内的放射性元素浓度通常会高于周围环境)等,其安全性也是相当可靠的。”三种海洋代表性动植物(比目鱼、螃蟹和海藻)的估计剂量率比ICRP设定的衍生考虑参考水平低100多万倍“:

The estimated dose rates to the three marine representative animals and plants considered (flatfish, crab and seaweed) are more than 1 million times lower than the derived consideration reference levels set by ICRP.

然而事实上,计算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即使排除模型本身的问题,橡树岭实验室关于核素的数据很可能也是不准确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台山中微子实验站的一个实验目标正是评估并校准它[8]。当然,这并不说明上述计算完全没有参考意义。毕竟我们不可能真的造一个地球大小的实验室来做模拟,计算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并且其对整体趋势的预测准确性也在历次核事故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理论计算因此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有鉴于此,这种“计算不可靠”的攻击并不足以致命,真正的问题出在水箱之外的核污水上。

(再插一嘴,查了很多资料也只说ALPS(福岛的核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黏附材料与放射性核素产生化学反应并沉降解决的,但鲜少有资料谈及这个具体过程和沉降率等具体参数,不知道东电是否公开了这些数据(希望不要是请了个魔法师来念咒,然后吨吨吨往里加海水稀释)。)

四、福岛核污水的问题

IAEA和东电携手[9]算出来的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只是解释不了为什么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和基于东电给出条件的计算结果不太一样。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因为厚生劳动省监控的是流向市场的终端数据,而不是根据理论来做计算。

那么厚生劳动省是怎么说的呢[10]?根据厚生省专家的预测,在福岛原子力灾害初步应对措施采取之后,包括福岛在内的周围17个市县产出的多数农产品放射剂量仍将远超日本其他县的放射剂量:

这一段之后进行了修改,感谢热心网友奥尔加本人 指出这处错误。

并且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超过了日本国内新订立的放射性标准:

而之前奥尔加引述的那篇science也说了[4],尽管日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冰坝、地下水分流)等,但仍每天有不到200吨核污水水累积,未来是否会有新变化尚未可知;并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断污染物流入自然界(不论是事故刚发生时遗落在外的污染物还是此后未能完全封锁的堆芯污染物);

我们再随手一搜,就又是一大堆关于福岛及周边县核污染扩散的文章,随便找一篇就描述了福岛周边水流冲击铯-137造成的河流放射性异常[11]。根据日本研究者对福岛周围河流放射性的研究,仅铯-137一种核素提供的放射性就达到”3 MBq/m^2 for Ukedo River and 1.7 MBq/m^2 for Ohta River“[12]。这已经是2017年的数据,其放射性显然已经超出了现在排出来的核污水(1500Bq/L)。

说好的“三种海洋代表性动植物(比目鱼、螃蟹和海藻)的估计剂量率比ICRP设定的衍生考虑参考水平低100多万倍”呢?咋还没排就已经超标了?

根究其因,福岛核污水真正的问题根本就不是现在开始排放处理后的水箱里的核污水流进大海,而是那些从最一开始就没进入水箱里保存起来的核污水一直在流向大海,并且这件事一直在发生。

(顺便一提:我国目前已经禁止进口了包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大米除外)、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的农粮食品,如果在国内遇到记得拨打12315维权)[13]


(2023年8月4日更新,这一段主角要是反驳一下“奥尔加”的言论,以及更新一些日本厚生劳动省、环境省对福岛及其周围地区产品的污染监测与禁止出口要求,可以直接快进到结尾的省流)

这位“奥尔加”还在玩那套“‘要断章取义’——节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让我们看看他接下来又玩了什么:

您看文献只看abstract?只要往后翻到conclusion前面就能看到论文作者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模型测量的实验数据(并且这已经是2017年的结果了):

3 MBq/m^2 for Ukedo River and 1.7 MBq/m^2 for Ohta River.

这句话是在引用文献[11]里摘出来的,是对引用文献[12]的提炼与概括,这个数据在引用文献[11]中得到了进一步使用,并进一步验证了福岛河流冲击造成的扩散系数比切尔诺贝利大了几个数量级(当然也更快的冲稀了)……至于“流进大海怎么来的”的质疑更是可笑,只要查一下就知道这两条河都不是内流河,难道不留流进海里还流进日本自来水厂里了吗?

然而“奥尔加”还在搞断章取义:

既然这样我给你把引用文献[11]的原图也贴出来:

测量得到的Ohta River中铯-137放射性活度,上为溶解铯-137浓度,下为颗粒状铯-137浓度。这个数字换算成Bq/L差不多是1000-4000Bq/L,并且仅统计了铯-137一种来源,即使主要放射性核素也有六种还没统计。足见其放射性远高于现在排放的处理后核污水。
测量得到的Ukedo River中铯-137放射性活度。同上图一样,上为溶解铯-137浓度,下为颗粒状铯-137浓度。这个数字换算成Bq/L差不多是2000-7000Bq/L,并且仅统计了铯-137一种来源,即使主要放射性核素也有六种还没统计。足见其放射性远高于现在排放的处理后核污水

这难道不是这篇论文自己统计的数据?即使你真看的是conlusion,划过这么大一张图表也不可能一点没看见吧?到底是看见了却为了断章取义假装没看见还是根本就没看conlusion只看了abstract呢?还有,是谁告诉你一篇文章提供的数据一定要去结论里找的?结论里没有的数据论文里就一定没出现过?难道日本外务省穷到连大学生都请不起了?

(给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一下,abstract就是摘要,是写在论文最开始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论文内容用的,有点类似新闻稿开头的简讯;而conclusion则是文章最后的结论,经过之前漫长而缜密的分析之后得到,通常比开头的摘要详细的多……)

笑死了,真的是从文献摘要里挑了一段出来说这就是conclusion

再来看他说的下一个:

再借用这份资料回复一下你的前一个问题:H24年几个主要措施都已经建立,要不你来讲讲到H24年6月份周边地区的放射性是怎么来的呗?这部分放射性又是怎么减小的?难道是日本在上述几条典型河流上都飞速筑起了大坝,水库蓄水拦截污染物?这部分东西难道没被冲进海里?

这里主要是因为写的时候太晚(夜里两点多),想的是福岛原子力灾害初期对策落实后的未来,是为了结合后面的河流冲击污染物使其分散的文章告诉你“这类核污水流进大海其实从事故发生开始就一直在发生”;但最后写的时候脑子抽了直接写的“在未来”。已经在原文做出更改,在此还要感谢你的勘误。

考虑到这里确实是我语言表述不够清楚,让你产生了误会,我再补几份更新的调查结果吧(事实上,网站都给你了,你只要用相同标题查一下很容易查到下面的内容):

平成30年环境省对福岛周边市县放射污染物超标的结果[14]

令和5年消费者厅发布的限制出货令[15](节选):

节选1
节选2 事实上,我很惊讶于放射性检测超标最多的野禽兽肉类居然没被限制发货……

令和4年厚生劳动省检测出污染物超标的商品[16]

上面那张图的具体数据:

可见,尽管在容易管理的各类农副产品中,可以通过饲料进口等方式降低其放射性污染物超标率,但野生动植物(包括海洋鱼类)中放射性污染物超标仍是相当之多的。足见放射性物质在自然开放环境下对生物广泛的影响。

特别注意到,福岛县鱼类中检测到的放射性污染物仍然超标,这同样已经高于排放储水箱中核污水后对福岛周边海域影响的最大可能值,再次支持了我此前的结论:

根究其因,福岛核污水真正的问题根本就不是现在开始排放处理后的水箱里的核污水流进大海,而是那些从最一开始就没进入水箱里保存起来的核污水一直在流向大海,并且这件事一直在发生。

倒是这位“奥尔加”,先是对引用文章的副标题视而不见,把人家在副标题里就开始批评的命题当作自己的证据出来给我国核电站扣帽子;后是看文章只看摘要,对后续论证过程中调查得到的数据全然视而不见,反倒说别人“脑补”。

然而即使如此,他也根本没法回应我在这篇文章中的任何其他证据,比如他自己引用的那篇science,日本厚生省发布的更新的调查数据,或者那些基于实际测量的水文学研究。他对这些回应只能两眼一闭假装看不见,挑出几个还能通过断章取义讲一讲的东西来让自己显得“具备最基本的查找分析外语文献的能力”。

这让我难以相信这是个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网友。他严重缺失基本的学术素养。此类行为在学术界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学术不端。有鉴于此,我会将他拉黑,并不会回复他接下来的任何断章取义。


(2023年8月5日更新)

突然发现好像还没正面回答问题本身的内容……那我再补充几句:

  1. 从201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有大量研究人员携家眷进驻大亚湾湾区,许多研究员都曾在大亚湾核电站湾区游泳并食用大量海鲜。他们此前已经购买了台山核电站的图纸与设计细节等[17],大亚湾实验也对周边几个核反应堆(大亚湾、阳江、台山)的情况进行了验证。结合他们的专业背景,我相信他们的判断。
  2. 从理论计算上讲,IAEA与国际专家普遍可以认可日本核污水处理后的污染度。因此,在确保日本政府与东京电力公司安规执行的情况下,我可以接受饮用ALPS直排的海水。而根据检测结果,目前福岛周围10km内海水的放射性也已降低到生物可接受的水平[7],因此我也可以接受饮用当地从海面附近取的海水。
  3. 尽管如此,正如前面论文中的数据所指出的那样,福岛周围河流中仍存在相当一部分放射性颗粒[12],这些颗粒可能沉积在河流冲积扇中,并持续对周围海鱼造成影响(这让之前网上传出的“东电在福岛周围海域检测出严重超标的铯”显得更可信了)。因此我不会接受饮用福岛周围海底取的海水。
  4. 题主提问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应对网上大谈大亚湾排放的放射性物质比福岛还多的回答(进而暗示大亚湾比福岛还危险)。但是这个问题问的还不够好,我建议改为邀请觉得福岛更安全的网友前往福岛游泳并品尝福岛周边海域出产的海鲜,这样才能与我国专家在大亚湾游泳吃海鲜相匹配,并验证“即使考虑生物富集作用的影响,福岛也比大亚湾更安全”的观点。
高能所购买相应专利进行参考的记录,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能所对台山核电站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2023年8月5日更新2,半夜被地震预警吵醒,起来回答一波)

感谢

的建议,关于上面说的第三点(对东电采用计算的批评),应该强调我国其实也在使用计算方法进行核安全评估,并且也使用了IAEA提供的生物富集的数据。正如我之前所讲的那样:

计算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并且其对整体趋势的预测准确性也在历次核事故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理论计算因此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

或者讲的更简单些,没有必要过于将计算妖魔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其实批评的是东电基于理论计算避开了一些核素的检测,而这种基于理论的”避开“在一个周密的安全分析中是存在风险的。不过如果这种理论造成的误差真的很明显我们就应该很容易能注意到,所以很可能即使有偏差也很小(如果东电没有进行实验数据造假的话)。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对计算的攻击并不致命“。

省流

  1. 到2020年,东电发布数据称福岛水箱里的氚总放射性[3]为1PBq,这被学术界广泛承认[4](因为也没别的来源了,只能用这个数据,但也有研究团队对这个数据提出了质疑[5])。
  2. 用氚来衡量放射性是很不合理的,因为氚危害很小。大亚湾核电站实际上排放的氚并不显著多于福岛未来的计划年排放量(两者排放量在相同数量级),并显著小于世界许多其他核电站。主要危害在于污水中的其他同位素。[4]
  3. IAEA的评估报告很美好,但这份报告是基于计算得到的,使用的数据库也不够准确[8]。不过单纯从理论上讲,它对情况的预测应该是相对可靠的。
  4. 日本厚生劳动省等政府机关的专家对未来周边地区农粮食品放射性的评估与IAEA很不一样[14][15][16],其他研究团队对水文等现象研究过程中给出的数据也是如此[11][12]。这说明问题很可能在于从一开始就没被收集起来的核污水,并且它们从很早之前就一直在流向大海污染环境了。当然,文献也指出不论氚等主要放射性元素排放量多少,最后主要的污染区域都是日本东北部海域,俺们中国人该吃吃该睡睡[5]——不过如果在国内买到受污染地区的产品记得拨打12315维权。

参考

  1. ^在这里这是个无伤大雅的错误。后面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在此不再一一指出。
  2. ^可能是个略伤大雅的错误……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放射性元素衰变后依然是放射性元素,不过我们这里做最保守估计,姑且认为它只有一次衰变。
  3. ^ab严格来说是放射性活度。但为了方便理解,我接下来会继续把它当作放射性单位来使用。
  4. ^abcdeKen O. Buesseler ,Opening the floodgates at Fukushima.Science369,621-622(2020).DOI:10.1126/science.abc1507 Export citation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c1507
  5. ^abcTransport and dispersion of tritium from the radioactive water of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lan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5326X2100549X?via%3Dihub
  6. ^随便找了一篇,Planned release of contaminated water from the Fukushima storage tanks into the ocean: Simulation scenarios of radiological impact for aquatic biota and human from seafood consumptio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5326X21010031?via%3Dihub
  7. ^abIAEA COMPREHENSIVE REPORT ON THE SAFETY REVIEW OF THE ALPS-TREATED WATER AT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iaea_comprehensive_alps_report.pdf
  8. ^abTAO Conceptual Design Report: A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he Reactor Antineutrino Spectrum with Sub-percent Energy Resolution https://arxiv.org/pdf/2005.08745
  9. ^光明网消息:100万欧元!韩媒曝光日本“黑公关”-韩媒报道称,在福岛前海,2019年就曾捕捞到一条高辐射“石斑鱼”,2022年在此处捕捞到的12条均超过了辐射标准值。问题一直存在,但一直被搁置,直到核污染水排放迫在眉睫,东电公司才对海底土壤进行调查。调查显示,这里每公斤的海底土壤中检测到了超过10万贝克勒尔的铯。…… 日本外务省A某与疑似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浅川雅嗣的3页对话记录显示,日本原子能机构人员水野崇、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F与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进行了许多次秘密沟通,日本政府提供100万欧元以上的政治献金。作为回报,日本政府在6月15日,通过非法渠道提前拿到了原子能机构报告书的最终草稿,并进行大幅修改,使其符合日方构想。再将由日本政府定稿的报告书,用来说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们批准核污染水排海。 https://m.gmw.cn/2023-06/30/content_1303422883.htm
  10. ^⾷品中の放射性物質の新基準値及び検査について https://www.fsc.go.jp/fsciis/attachedFile/download?retrievalId=kai20121109ik1&fileId=003
  11. ^abcdeMid- to long-term radiocesium wash-off from contaminated catchments at Chernobyl and Fukushima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3135420310496?via%3Dihub#bib0043
  12. ^abcdTrend of 137Cs concentration in river water in the medium term and future following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653518318654?ref=pdf_download&fr=RR-2&rr=7f1061dca86c6e55
  13. ^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 http://www.shaanxi.gov.cn/xw/sxyw/202307/t20230708_2293058_wap.html
  14. ^ab放射線による健康影響等に関する統一的な基礎資料 (平成30年度版、 HTML形式) https://www.env.go.jp/chemi/rhm/h30kisoshiryo/h30kiso-08-01-13.html
  15. ^ab食品の検査結果や出荷制限に関する情報 https://www.caa.go.jp/disaster/earthquake/inspection_results/
  16. ^ab東日本大震災関連情報-食品中の放射性物質 https://www.mhlw.go.jp/shinsai_jouhou/shokuhin.html
  17. ^台山中微子实验室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单一来源采购征求意见公示 http://www.ihep.cas.cn/zbgg/202210/t20221009_6521105.html
编辑于 2023-08-06 11:21・IP 属地北京
TowardsEast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