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回答

「CCD 卡片机」爆火意味着什么?

赵大彪
3个点赞 👍

我之前一直在想, 小红书电商做得这么一般, 数码垂类去年爬到顶峰, 今年就就越来越不行, 到底有啥博主能在小红书上做大体量的.

后来想通了, CCD 贩子、文青机(能装进口袋且带有胶片色彩模拟)黄牛靠着小红书大赚了.

原因很简单, CCD/文青机原来并不贵, 但是一个已经沦为二手存量市场, 一个是产能有限的产品.

而这两种产品天生适合产出适合小红书(或者说类 IG)的内容, 贩子们发图, 然后有 CCD 机器的人也发图, 这种风格化一看便知.

除此之外就是 NDS/3DS 之类的的老古董突然被炒高价也和小红书有一定关联.

当然「电子垃圾」这个属性更多是相对需求来说的.

如果以现在的制造能力去复刻这些老机器, 显然成本是远高于之前这些「洋垃圾相机」低位适合的价格.

但如果出于某种因素, 大众重新拾起了这些机器的使用价值, 那这个时候又变成了市场需求主导价格.

但你要说值不值, 我只能说摄影是很私人的事情.

十几块一张的拍立得/彩色反转片都有人玩, CCD 小几百块其实说真不算离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在 CMOS 数字摄影机普及之前, CCD 相机/摄影机, 还有 CRT, 都成了千禧年后几年里的记忆.

比如说花与爱丽丝的摄影指导就是篠田昇, 用了 CCD 传感器的 F900 拍摄哈苏的腰平取景器. 而花与爱丽丝也算他最后一部作品.

整体的色彩、环境, 就是 2000 年初的感觉.

当然用 CCD摄影机+中画幅腰平取景器 这样的操作拍电影的操作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整部片子边缘的像差色散非常严重, 以及 CCD 感人的色彩科学, 画面青的一塌糊涂, 白平衡几乎就没准过.

但是这种感觉就跟 CCD 相机拍的照片一样, 有很明显的风格化.

而且和胶片不一样, 胶片的风格是非常稳定的, 而 CCD 光是白平衡不稳的问题, 就导致很容易从一组照片中辨认出来.

当然我自己也有家里当年用下来的 CCD 相机.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 基本没兴趣拿出来拍. 因为这类入门 CCD 不稳定的输出风格一方面不适合记录生活, 更没法可靠的传达创作意图.

所以我感觉 CCD 的潮流基本上也就是一阵风的事情, 或者被 COMS 相机/手机的色彩风格模拟/风格化给取代.

当然 camcorder/VCR 的质感仍然经得起检验, 在拍摄 70-00s 实况录像的相关场景、或者说营造氛围, 仍然称得上有用.

发布于 2023-07-23 17:39・IP 属地上海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Luv Letter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