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说商朝人和西方有什么关系的话:
殷墟祭祀坑中的人头骨有太平洋黑人种、高加索白人种、爱斯基摩人种……
其实关于商朝的起源,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郑州偃师遗址发掘之后,不少人结合史料,比如《尚书 · 序》“ 汤始居毫,从先王居,作帝告 ” ,《尚书 · 立政》言 “ 三毫阪尹 ” 。正义日皇甫谧以为 “蒙为北毫,谷熟为南毫,偃 师为西毫” 。然后认为偃师这里就是商汤发展起来的地方。
不过也有人认为亳是殷商旧都,是帝喾和契所居的地方,即殷商开国受封的首邑。他的后人凡迁徙,所到之处,则将其首邑都命名为亳。
所以认为偃师并不是最开始的地方,反而是因为他们一开始逐水而居,因为殷水而得名。
而殷水的所在地,根据不同史料记载,然后确定下来在伏牛山以北由华山向东至嵩山这一条山系以南,淮水上游各支流经的广大地区。
还有根据鲁西北、豫东北的岳石文化的发现,认为商朝最开始是在山东一带活动。
也有从《尧典》以及不同的地理志记载,还有下七垣文化遗址的陶器分析对比等方式,认为商族最早起源于山西南都(包括邻近的陕西东部的一些地段),后来沿黄河以北的山地、河谷东徙。昭明时已迁至滳水附近,至相土时才有了商的名称,而且商族在相土时有了重大发展。
还有对良渚文化的考证,认为商人是从东南浙江一带迁移过去的。
也有认为是来自环渤海湾一带,结合发掘的遗址展现出由北向南发展的趋势,认为:“商族起源于燕山南部的京津塘地区和渤海湾一带,在这里是商族初民最早的生活聚集地区。这个地区存在的河北龙山文化雪山类型应该就是先商文化的前身,即由商族初民创造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个文化的考古资料表明,商族最初是一个游牧民族,因此逐水草而居,游牧不定。正因为如此,商族才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迁徙,逐渐南下。”
也有利用安阳殷墟出土的人骨资料作为基础材料,通过形态学比较研究商族人群的起源问题,最后分析结果认为殷商平民继承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同时受到了来自北方人群体质特征的影响。殷商的上层、甚或本身可能与王族成员有关的人群,他们的体质形态更多的呈现出北亚蒙古人种为主、混有东亚蒙古人种因素的特征,这与西辽河流域和东北的西部地区的古代人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