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挖开明孝陵看看朱元璋长啥样?

- 2493 个点赞 👍
康麻子到了孝陵都得三跪九叩,写下“治隆唐宋”;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去三跪九叩;耶稣的中国兄弟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后就去明孝陵祭祀,并自称“不肖子孙洪秀全,率领皇汉天国百官谨祭于吾皇之灵”;在国父孙中山在大清亡了之后率文武官员举行隆重祭奠。谁敢挖?想当民族罪人?
编辑于 2023-07-20 13:09・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我爱吃芒果 - 21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立立 - 17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will - 164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周记515 - 924 个点赞 👍
先挖野猪皮的,看看他是不是李成梁的私生子,是不是被宁远城的大炮给轰死的。
再挖浑歹鸡的,看看他是暴死的,还是被叔嫂合谋的。
再挖顺治的,看看他究竟是死了还是出家了。
再挖康熙的,看看他剃没剃发。
再挖雍正的,看看他是不是没有头颅或者身首分离的,以判断吕四娘成没成功。
再挖乾隆的,看看他是不是海宁陈家的种。
再挖嘉庆的,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雷劈死的奴酋。
再挖道光的,看看他的龙袍打没打补丁。
再挖咸丰的,看看他是不是抽鸦片抽死的。
再挖同治的,看看他是梅毒还是天花死的。
再挖光绪的,看看他是不是被长期下毒给毒死的。
编辑于 2023-10-25 17:51・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XXTT - 596 个点赞 👍
为了积累经验,这边建议先挖挖清陵试试捏。
最后:没有老朱,南北就是俄乌了。
老朱北伐刚成功就针对北方诸省下达几条重要政令:
1,不准收继婚,特别不准老子死了娶小妈;
2,不准喝马奶;
3,废除幼子继承制(你猜这是哪里的风俗),明确嫡长子继承制(老朱的执念也是文化法律领域纠偏);
4,以县为单位办学;
5,推广金陵雅音(明版普通话),官员、读书人必须说国语正音。
没有这些,你猜会是什么结果?
说一句老朱是民族缝合大师不为过吧?
编辑于 2023-07-24 23:34・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大熊猫 - 5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東行 - 50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求知 - 48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闲袖手 - 408 个点赞 👍
在小小的清陵里挖呀挖呀挖,把乾隆的骨头 ,折噼里啪啦
在大大的清陵里挖呀挖呀挖,把慈禧的头呀 ,做成小碗刷
在小小的清陵里挖呀挖呀挖,把雍正的胸骨 ,搓成小马扎
在大大的清陵里挖呀挖呀挖,把康熙的门牙,拔呀拔呀拔
编辑于 2023-10-10 19:5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李梅 - 34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柴米鲁 - 261 个点赞 👍
没有当年的明朝,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汉族了。洪秀全光复南京去拜孝陵,孙中山也拜过孝陵,孝陵类似于汉族的“哭墙”。说什么要挖开孝陵,什么样的价值观把你祸害成这样?
发布于 2023-07-22 08:27・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张鹏 - 24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追逐太阳的人 - 2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颍州冯公子 - 15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哎呀我去这个暴脾气 - 154 个点赞 👍
孙殿英 一个地方小军阀 本无甚名气 干了一件震惊世人的事 声名大噪 让慈禧太后凤冠上的明珠 镶在了宋美龄的绣鞋上 其意何在呢
郭沫若 想看看书法真迹 极力主张下 挖开了万历皇帝的定陵 确实出土了国宝级的文物 但不可否认 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这些深埋于地下的 若非保护性挖掘 还是继续沉睡吧 留待子孙后代有更完善的文物保护技术时 再满足好奇心吧
发布于 2023-09-21 22:0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灵山红竹 - 151 个点赞 👍
在赛里斯这种以汉族占绝对优势的民族组成结构里,挖掘一个对于汉族贡献稳三争一的帝王陵墓是要考虑后续影响的(另外两个是刘邦刘彻)。同时,由于一段时间内政府对于民族问题的处理争议,汉族在民间已经有抱团意识,汉服运动即为典型。
最后打个比方:挖明孝陵就好比交趾人挖黎太祖陵墓;外蒙古挖铁木真陵墓;韩国人挖新罗历代君主陵墓……
发布于 2023-08-04 10:23・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捣巢建虏我朱宣平 - 88 个点赞 👍
这事情本身很清楚,并没有什么官方和民间版本差异过大的争议,实际是只要稍微对明代服饰、纹样有所研究即发现那些鞋拔子脸的“民间画像”从服装衣冠以及纹样上明显站不住脚。这两个是完全没毛病的正常版本。一幅是中年时期,大约是登基不久,一幅是老年时候的。
然后各种“民间版本的”画像都是有着这样那样不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硬伤。
1、“红衣鞋拔子脸”版:这一张的衣服下摆那清代特色的江崖潮水纹,诸位可以自行联想一下,这是清代官服上才会出现的纹样,加上这个繁复的配色这衣服上的龙纹,甚至有了点越南味道,起码是清代后期的作品。
2、“大耳朵芒果脸”版:注意帽正,清代特色,这一幅至少清代中期以后的作品。
3、阎王版:这个几乎是小学生习作,明代的冕是有亲王冕文物的,这个画像的冕和冕旒的形状不仅完全经不起推敲小气得厉害,数量还是王的级别。
5、黑脸大汉版:圆领袍弄了个奇奇怪怪的异色领。
6、黑脸大汉版2:同上,受清代厂领影响,这种宽异色领在后世的戏曲服饰里多见。
7、奇形怪状版:现代作品,看到帽正就不用再深究了。
编辑于 2023-07-21 18:5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呆蛙 - 8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诛蜻妖 - 7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豚鼠 - 2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Felice - 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蘇方木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祥和居主人 - 0 个点赞 👍
谢邀。
题主的想法看似有些无厘头幼稚可笑,但是在现实中我还真的两次碰到过这类人。
那年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然后南京市府就宣布明孝陵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一天。
那天明孝陵人山人海,是建陵约600年来最热闹的一天。在高大神秘的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的宝顶石墙前,我旁边一名中年男子忽然脱口说道:“可以把地宫挖开来,看看朱元璋长什么模样?”他身边一名女伴听了,立刻说道:“你不要发神经,为了看一看朱元璋长啥样就把地宫挖开?里面的许多文物怎么保存啊?”
还有一次是前段时间,我又去明孝陵游览。走在我前面有两名小伙子,听口音是黄河以北某省人。和这两人一起走着的是一名南京老太,她说自己退休了,经常来明孝陵散步看风景。这两个小伙子遇上她就把她当成“导游”了,问了很多明孝陵的情况。那个老太也热心地一一解答。走着走着忽然其中一个小伙子说道:“可以把孝陵地宫挖开来,看看朱元璋倒底长啥样?是不是画像上那个样子?”那个老太赶紧说道:“朱元璋应该不是画像上那个鞋拔子脸,如果长成那样,马秀英会看上他嫁给他吗?连我都不愿意嫁给那样长相的男人。”停顿了一下,她又说道:“国家文物部门有规定,帝陵原则上不主动挖掘考古。现在的文物保存技术还不够先进。”
这个老太说得有道理。
其实,朱元璋的真实相貌,人们大多认为是属于相貌正常范筹。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朝天宫内的朱元璋画像都不是鞋拔子脸。朱元璋的后裔兼明史研究者也认为先祖的长相正常。
从前我去明孝陵游玩,那时候门票1元,游客并不很多。现在明孝陵门票70元,反而经常人潮涌动,游客众多。看来对朱元璋对孝陵感兴趣的人很多啊。而这儿的风景,也是绝美。
发布于 2023-11-07 22:57・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剑书神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