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疫情还会爆发吗?

- 18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in hell - 109 个点赞 👍
图一:
日期:2022年11月26日
状态:健康
图二:
日期:2023年7月1日
状态:二阳,不佳
图三:
日期:2023年7月22日
状态:死亡
她只是跟风表达了对封控的不满,那一刻她对自己可能感染新冠,以及可能的结果完全未知,很遗憾,她没能挺过两次感染。
她不是第一个,你觉得会是最后一个么?
编辑于 2023-07-28 00:2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崔磊 - 74 个点赞 👍
作为以前的清零派,不得不承认不会了
这两个月,我去了天津,长春,成都,北京,以及自身所在的上海
人口密度都不低,我也没带口罩,去年十二月的首阳抗体也差不多了
我也做好了二阳的准备,然而实际上还没有
保不准明天我就二阳了,但像去年年底那种景象,我不认为还会出现。
去年一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这种对奥密克戎的妖魔化,责任在谁?
我无意于为张文宏翻案,但是如果去年上海放开,在温暖的环境下,是不是损失会比去年年底好一些。
我不知道,这个答案也可能存活不了很长时间。
很多人会说老人的事情,然而我们不可能永远关下去。。。。其实是一个非常两难的局面,去年年底去世的老人,深感哀悼,然而回不来了,我们必须得往前走。
发布于 2023-07-25 12:40・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青浦 - 72 个点赞 👍
不会再爆发了
我同事刚死,直接死因是手术后的感染并发症,次要原因是感冒发烧没有好透,然后肺部感染,进而心包积液。
你们真的就没有这种感受么?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两个星期前还活生生的人,只说肺部感染,一直咳嗽,要请病假住院,今天我就得去给他办工亡。
如果你们的身边统计学算事儿,那你们真的好幸运,真的。
发布于 2023-07-26 14:1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王闯 - 4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还是不注名好 - 36 个点赞 👍
不出点什么意外的话,应该不会有正儿八经的“疫情”了。
但一定会有那种“可以细分出无数致病可能性”的“不明原因”重症脑炎……至于上呼吸道感染?你觉得在某些人眼里,这还算个事儿吗?
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总会忘记的。
编辑于 2023-07-20 22:1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道格艾格李 - 31 个点赞 👍
朋友去参加由在京国家部委举办的运动会,被要求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进场。
这是2023年6月的事儿了。
大家觉得现在究竟是谁还在怕病毒呢?疫情究竟是什么样呢?
发布于 2023-07-25 23:51・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牙缝里的小恶魔 - 3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申一 - 2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nesmto - 23 个点赞 👍
肯定会的,而且我觉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今后每年都会爆发个3-4次;因为自从疫情放开之后,粉红们通过幻想集体强大所带来的自豪感被现实彻底击垮,现在粉红们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所以他们迫切地希望疫情赶紧回到2022年的状态,在家关着无所谓,信仰不能坍塌。今年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粉红们的这种想法已经无法控制了。今年1月的时候,大家逐渐阳过开始自由出门不戴口罩,粉红们就预测过完春节肯定爆发二轮;结果春节后各个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也没见几个二阳的;粉红们并不气馁,又开始预测五一旅游季肯定爆发二轮,结果五一各个景点又是爆满,也没见多少二阳的;这时粉红们再次预测暑假肯定爆发二轮,结果不仅依然没有二轮,甚至我坐飞机的时候无论是机场还是飞机上居然一个戴口罩的旅客都没有见到。但没关系,我相信粉红依然不会放弃,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预测十一期间肯定爆发二轮,如果十一又没有爆发,他们又会预测24年春节肯定爆发二轮,如果24年春节还没有爆发,他们又会预测25年春节肯定爆发二轮;如果25年春节还没有爆发二轮,他们又会说明明爆发了,他们家邻居的老人全都嘎了,他自己也后遗症遗得不行,顺便告诉我们不要以身边的情况来判断,哪怕我们方圆百里没有一个阳的,也不能证明这个疫情没有爆发,总之,有粉红在,疫情一定是会再次爆发的。
发布于 2023-07-27 18:36・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段bo - 1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啊啊啊啊啊 - 16 个点赞 👍
我儿子肺炎住院,昨天刚出院,问是新冠吗,医生笑笑说不是,CT诊断显示毛玻璃肺,左肺发白。住院12天,早期发烧咳嗽,用激素药甲泼尼龙,1星期后不发烧,症状减轻。
发布于 2023-07-27 12:07・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有希望才有未来 - 1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kzwg - 7 个点赞 👍
看你怎么定义了,第一波那样的不会再有了(除非同一时间出现多种血清型分化,导致短期内流行毒株无交叉免疫保护期,目前的概率不高,但窗口可能有继续缩短之势),但温水煮青蛙式的常态化了,社会面不会有什么低水平了,参考香港废水趋势.
发布于 2023-07-19 08:59・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不要叫我阿白 - 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药罐子 - 3 个点赞 👍
不要拍脑袋做预测,要多搜集信息做预防。
时刻关注身边人情况,关注医院呼吸、发热门诊量,关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
发现苗头不对立刻把口罩带上,洗手、消毒、少见人等措施都要跟上。
不要顾及“面子”和别人的看法,不要怕不合群。
保健康就是保钱包
保健康就是保升职加薪(别人长新冠脑雾了,你的机会就来了)
保健康就是保诗和远方
法乎其上得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
把防护细节做到位才有概率躲过一波,直接摆烂肯定中招。
编辑于 2023-07-21 18:40・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特洛诺米 - 3 个点赞 👍
爆肯定爆,但是绝不会如去年底。
所以肯定没讨论度,爆了也相当于没爆。
舆论是有导向的,之前是渲染这玩意儿多恐怖。
之后就是渲染这玩意儿有多垃圾。譬如去年底还火了一个宝娟梗,这要是之前肯定是渲染喉咙都要断了。但是对于当时正在喉咙痛失声的人来说,这个梗也并未见得好笑。对于疼过了或者还没疼的人才算个梗。因为事实上也确实存在没疼过挂了的。
发布于 2023-07-26 15:58・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世界需要和平 - 2 个点赞 👍
2023年5月这一波,大概在9月开始抗体消失,但由于二波染疫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因此第三波开始时,群体免疫还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10月乃至11月份才会迎来高峰。
如果不想染疫,在个人阳后4个月之后,就需要注意防护,一是人多的公共密闭场所戴口罩,二是勤洗手并常用酒精消毒手部,三是少聚餐。
疫情或许不再可怕,毕竟有了比较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是一年两烧乃至三烧还是很难受,特别是冬季,阳转阴后容易着凉,易复阳,而且药价昂贵不好买,如果能不得或者少得,不仅少受罪,而且少花费。
防病永远比治病更经济,现在个人防疫比过去有优势,至少方法人人知,用品处处有,群体有免疫,心中不恐惧。只是意识层面有误判,看别人不戴口罩,看车站人潮涌动,看餐馆人满为患,就以为戴不戴口罩、防不防疫情已经不重要,这才是风险之所在。
发布于 2023-07-23 07:27・IP 属地泰国查看全文>>
爱因斯坦 - 1 个点赞 👍
“爆发”这个词需要定义,否则这问题没法回答。我的答案是:
会,也不会。
先说下我对爆发的定义,下面两张图是中疾控将周报改月报之后最新一期的新冠疫情情况报告。
从哨点医院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22年年底那一波阳性率最高达到60%,今年5月那一波阳性率最高达到42.5%,我个人将哨点医院峰值阳性率超过40%的波次定义为“爆发”。那么,按照这个思路,解释下上面的“会,也不会”
说疫情会爆发,是指会出现社会面上大规模的感染,也就是峰值阳性率达到40%的“爆发”。需要注意的是,中疾控哨点医院统计的比例是比真实感染比例要低的,因为很多人感染后并未去医院就医,按身边统计学来看去年年底阳性率应该超过了80%,包括今年5月这一波峰值应该在50%以上了。随着大众体内抗体浓度降低以及天气转凉冷,预计在10月开始下一波感染高峰,不弱于5月这波。
说疫情不会爆发,是在指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消息来源里,疫情溅不起一点水花,毕竟不报道就代表不存在。从10月开始,身边又会出现大量发烧咳嗽流鼻涕浑身疼的“感冒患者”,大家好自为之。
问题回答完了,再多说几句别的。最近总能看到一些人质疑、嘲笑、诋毁坚持防疫的行为,类似下面这些:
作为一个坚持防疫尚未二阳的人,对于这类想方设法让我摘口罩的人的态度是: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有不戴口罩的自由,我有戴口罩的自由,你感染就等于我感染了,这都是机会,别觉得有多了不起!
编辑于 2023-07-21 10:53・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丢蛋鸡 - 1 个点赞 👍
就新冠来说,今年 4-6 月实际上已经爆发过一波了,但其规模应该只与 2-3 月的甲流相当,远远赶不上12-1 月那波新冠。
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有 12-1 月那样大波的新冠疫情了,但今年 10-12 月应该会有一波比 4-6 月大的发烧,这里边既会有新冠,也会有流感。
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呢?
- 观察 4-6 月的那波疫情,可以确定抗体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但抗体是有时限的,研究认为,抗体有效期在 6—12 个月。
- 虽然新冠传染性很强,没有流感那样明显的季节性,但夏天的通风环境更多、户外活动时间更长、太阳紫外线更毒、地表温度更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中病毒载量,降低了环境中病毒存活时间,使人们感染的风险降低了,冬天则正好相反。
- 经历了第二波,和大半年不戴口罩的生活,大多数人的认知是“戴口罩也感染,不戴口罩也不一定感染,感染不感染都是命”,于是,今年冬天,大多数人仍旧不会戴口罩,感染者、没感染的都不戴口罩,病毒传播就会更容易。
- 冬季本就是流感等呼吸系统传染病高发期,人们在冬季的抵抗力更低,所以感染流感之后,极有可能迅速感染新冠。
- 可能今年秋天不会安排普通人再打新冠疫苗了。一是新疫苗没研发出来,二是新疫苗的产能不够。
发布于 2023-07-21 17:40・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看试手 - 1 个点赞 👍
第一波开始于2022.12.7,持续到2023.1中下旬;
第二波开始于2023.4.6,但爆发是在2023.5.1之后,持续到6月底;
第三波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波那么彻底,第二波都只间隔了四五个月,何况第三波?
因此,个人估计第三波可能开始于8月底,9月底开始爆发,10月底过峰;
至于第四波,估计是明年1~2月吧……
发布于 2023-07-21 15:5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天下2098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叔206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锟斤铐 - 1 个点赞 👍
解决解决养老问题,就业问题不好么?放开几年的英美欧洲国家哪个不就业率顶满,哪个不是缺劳动力人口。优化优化人口不好么?不是垃圾基因被淘汰,而是被淘汰的会被污名垃圾基因。社达咱就社达到底。没有新冠,没有后遗症,都是基础病这不得了么。至于谁能坚持到最后吃这波红利,看看是你躺平任c的几率高还是我认真防护真心共存的几率高,这玩意现在是帮我淘汰掉竞争对手最好的帮手。
发布于 2023-07-23 15:02・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岳 - 1 个点赞 👍
会爆发,不会有疫情。
也往好的方面看,症状一次比一次轻,再坚持多几次,基本无感了。
一两年后一个病毒性感冒流鼻涕什么的,说不定就是这玩意了。
你身体状况好,症状约等于无。
你身体状况不好,来势汹汹……小病毒就能把你整个人搞垮。
与过去人类历史上的病毒无异。
发布于 2023-07-24 00: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圆震侠 - 1 个点赞 👍
去年就有很多人在知乎中通过对国外几个国家的数据就做了预测,而且预测结果都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去年的12-1月份的第一波,今年5-6月份的第二波后,第三波则是今年的11-12月份。
只能相对来说,患病人数会比前两次会少一些,但是死亡病例不见得会少。
因为这个病对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非常不友好,而且还有很多老年人经历了前两次,身体状况远不如最初没患病的时候。
就连苏炳添患病后都说自己的身体力量有明显的退步,可想而知。
提醒大家的就是,我们可能避不开每一次的感染,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比如平时多锻炼,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休息睡眠,做好平时的个人防护,尽可能的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体素质,到时候真的来了,我们也有身体能和病毒去抗衡,哪怕多抗衡一天也是抗衡。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快快乐乐的,少一些病痛,多一些快乐。
发布于 2023-07-24 11:04・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何毛驴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福瑞 - 1 个点赞 👍
“老子《道德经》上的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就是说治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别让人发现被你治,然后才是让人赞誉让人害怕之类的你懂么?这样才能让玩家感觉到自然,感觉一切都是他自主的行为,把潜意识里那种‘在别人设定的规则下别人设定的世界里自我YY’的意识尽量削弱,这样他才能更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感情来玩而不是只当成个消遣的游戏,形成良性的循环……”
“说那么文绉绉的干啥,道理我可明白,就和搞传销的给人洗脑让人以为不是你想骗他的钱而是给他一个发大财的天大好机会,这样他就更卖命的骗其他人的钱是一个道理是不是。”美少女一说得详细点,我马上就听明白了,这和以前一个搞安逸传销的同学给我介绍其中的奥妙是一样的。边吃饭边和他们商订接下来的行动计划,磨磨蹭蹭快吃完的时候魏勤军给我打来个电话,让我有空的时候也该多去派出所去露露面,毕竟现在我还是那里的挂牌。于是交待一下之后我就动身准备朝派出所去。刚走出去就看见裘老头提着一只拔了毛的死鸡走进来,不禁摇头叹气说这些你侄子养鸡场处理的瘟死鸡一两顿就算了吧顿顿都吃是不是有些过分了,我那些兄弟手下的是不知道这是死鸡才吃得那么欢年你别以为他们还真喜欢吃这个……老头却眼睛一瞪说“老子吃了十几年死鸡也没见出什么事,别让他们知道不就行了?他们不知道这事情就不存在你懂不懂?你看他们吃得多开心。”
这话只听得我连翻白眼,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啊,连这老头卖苍蝇盒饭都能用上道德经的理论。不让人知道不就没有了?
太上,不知有之,果然国家玩的就是溜,道德经都玩出来了。
发布于 2023-07-25 07:19・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hyenaking - 1 个点赞 👍
单单三周15169人,这仅仅是医院能够统计的数字,发热、咳嗽但没确诊的不计,不谈后遗症,仅问一句,新冠还是乙类吗?我曾经问过,如果三周同样乙类乙管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等三周就新增万例,算疫情吗?
中国2021年死亡1014万,2022年1041万,新增27万,我很想看看2023年死亡人口是多少。
很有趣的是,自五一后这一波二阳流行时,尽管人们纷纷说疫情已经结束了,年轻人、中年人公共交通戴口罩近八成,口口声声不怕死的老年人却真的不怕死,戴口罩不到一半,如今天气热了,公共交通戴口罩依旧在三成左右,老年人不到一成。
另外,据有些人说,医院里等待器官移植的人,少了很多。
发布于 2023-07-25 23:3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竹杖芒鞋 - 1 个点赞 👍
从主观愿望上说,当然不会爆发。但疫情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服从人类的主观愿望呢。瘟疫和地震一样属于天灾,既然像地震一样不可预测,又何必为此杞人忧天,惶惶不可终日?
人类不止一次与疫情做过斗争,付出过重大代价但终究生存下来,怎么到了社会组织结构和物质技术条件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今天,反而失去了战而胜之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走过弯路,上过绝路,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和教训,管理者必然也从中发现了短板和失误,只是碍于面子不愿多说而已,倘若疫情再次爆发,防范和治疗定然能做的更好。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进而是整个人类世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除了疫情,还有更多的天灾人祸,都做好应急准备了吗?
即便对病疫再重视再恐惧,那种日日封控坐吃山空的模式终究无法持续,“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物资不会凭空产生,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为了维持正常运转更加需要大量优秀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再加上供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人物接触,而为了降低接触风险则需要更多的物资和技术保障,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而这种严防模式只要外界有意无意的输入,前期海量投入的封控成果立刻化为乌有。但凡敌人有一丝带病投毒的动作,我们的物资消耗必将是一场灭顶之灾。我们总是把自己想象的太勇敢,把敌人想象的太懦弱,别忘了,人家也有信仰,也敢打硬仗,不怕牺牲。事实已经证明,人家的胆子确实比我们大得多。况且,我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方方面面更是各怀鬼胎。有的官僚主义,刻舟求剑。有的利欲熏心,发国难财。有的好大喜功,党同伐异。有的消极无能,坐困愁城。社会乱象初见端倪,民生困境已然凸显,再不正视现实,必然被世界淘汰。
无论如何,当今社会生产建设发展秩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只是彼此的团结和信心还需要重新修复。那些还在念念不忘着既要又要,没有吸取到任何经验教训,利用各种话术预测和诅咒的人,简直是社会之耻。
疫情再度爆发又如何?唯有正视现实,随机应变,前进的路上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不过是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如果以曾经的成功经验不加辨析地反复套用在今后发生的疫情上,完全就是思想上的懒惰,认知的僵化,行为的偏执,一厢情愿的虚妄。若真如此,死不足惜,只能沦为天下人的笑柄。我宁肯摔死在铺路叠桥的前进道路上,让同胞指着我的身影说“看,那个蠢货”,也不要饿死在敌人脚下,让敌人踏着我的尸骨说“Look, this idiot”
发布于 2023-07-25 21:47・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冷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