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回答

《西游记》中为什么不让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直接带唐僧去取经?

捻支
41个点赞 👍

两个角度可以回答:

1) 剧情角度:取经最重要的根本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这点如来在交代观音去东土找取经人时,就明说了。

西游记 第8回: 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如来最初的计划就是要让取经人先“苦历千山,询经万水”,才会把真经传授给他。

因此他甚至都不允许观音直接腾云驾雾去东土,而是得“半云半雾,目过山水”。因为给观音的任务中,还包括详细考察沿途路程,以防取经人未来作弊。

西游记 第8回: 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

而这里也隐含对人性的理解:越容易越轻松得到的东西,越不会被当回事儿;反而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取得的东西,会更被视若珍宝。

所以如来和观音很可能用物理手段杜绝了孙悟空带着唐僧作弊的可能性,而即使孙悟空真找到办法一个筋斗云直接带唐僧去取经,如来也不会传经给他们的,只会赶他们回去重来。

这道理唐僧和孙悟空应该都懂得,所以当新加入的八戒提出和题主一样问题时,孙悟空直接就跟他详细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西游记 第22回: 行者道:“你那里晓得,老孙的斤斗云,一纵有十万八千里。像这五七千路,只消把头点上两点,把腰躬上一躬,就是个往回,有何难哉?”八戒道:“哥啊,既是这般容易,你把师父背着,只消点点头,躬躬腰,跳过去罢了,何必苦苦的与这怪厮战?”行者道:“你不会驾云?你把师父驮过去不是?”八戒道:“师父的凡胎肉骨,重似泰山,我这驾云的,怎称得起?须是你的斤斗方可。”行者道:“我的斤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的有远近些儿。你是驮不动,我却如何驮得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像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像那样法儿,老孙也会使会弄。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件件皆知。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够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也。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那呆子闻言,喏喏听受。遂吃了些无菜的素食,师徒们歇在流沙河东崖次之下。

2) 作者和书商角度: 要是这么容易就能取经了,我还写啥《西游记》呀,靠啥挣钱呀。

书里的孙悟空可不傻,如果设定上允许直接一个筋斗云就能取到真经的话,那整个故事最多十五回就应该大结局了,书商们靠啥吃饭呀?

而如果小说的重点从取经过程中的冒险故事改成求教西天各地高僧讨论佛法(历史上玄奘主要做的事情),那《西游记》也不可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

毕竟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是降妖除魔,不是佛法课。

发布于 2023-07-19 06:50・IP 属地美国
杨沐梓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