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姜维换成韩信能北伐成功吗?

- 8 个点赞 👍
别韩信了,这不诸葛亮就是武庙十哲吗,他都做不到姜维还能做到?
为啥从两川杀出来统一全国的只有刘邦,因为那时候北方还分裂着呢,连关中都一分为三,哪怕那哥仨抱团,汉军还是处于绝对优势,甚至能分兵佯攻陇西
另外刘邦出汉中几十年后发生了大地震,汉水改道导致运粮难度大大提升,根本支撑不了持久战
诸葛亮军事肯定比司马懿强,但司马懿不出来打诸葛亮也没辙,算着日子到了只能撤退。韩信强在野战歼敌,听说对面有人提建议坚壁清野他也头疼
更别说魏国国力是蜀国的好几倍,韩信得打多少个洮西大捷才能动摇魏国
编辑于 2023-07-19 18:0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神秘Andy - 6 个点赞 👍
韩信肯定也不行
史书已经给出了答案,为啥总有人喜欢跨时空脑补呢?
韩信连出汉中第一步就失败了,更别说后面要面临的一堆问题,看下史书记载就知道:
“八月,汉王用韩信计,袭章邯陈仓”——这里记载了刘邦用韩信计策,但是没交代陈仓之战细节。
“雍军塞陈,上计欲还,衍从他道,道通!”———这里交代了陈仓之战的细节,可以看出雍王章邯看破了韩信暗度陈仓计策,汉军被困在陈仓口,这时候上上之策是返回汉中。但是后面是赵衍出来给刘邦献策,这才破了章邯封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元代戏曲,里面章邯被韩信耍的团团转。但是我们联系史书,很明显,元代戏曲黑了章邯智商,明明是章邯看破了韩信计策,棋高韩信一筹,一度让汉军绝望,而元代戏曲把章邯写成了弱智…章邯不是弱智,他差点横扫了6国,只是运气不好,遇上了项羽。而章邯和项羽一样,是败给了刘邦整个集团的力量,不是败给某个将军。
编辑于 2023-07-20 16: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朽木可以沙雕 - 5 个点赞 👍
那要看是哪个韩信了,
如果是正史上的韩信,那不行,不如给姜维一条高速公路来的实在。
如果是知乎上的韩信,那轻轻松松。
毕竟知乎上的韩信是虚空家族的人,连恕瑞玛都被灭了,何况区区曹魏。
发布于 2023-07-19 17:24・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民族英雄岳鹏举 - 3 个点赞 👍
应该不会。把韩信放到东吴,蜀汉北伐的胜率还大一点。
蜀汉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啥?是将领能力?虽然姜维北伐有各种主观问题和错误。但那都不是根本原因。个人觉得,姜维在后三国时代统兵能力算得上第一梯队。如果按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北伐打过卤城大捷。魏延、吴懿受差遣率偏师打过阳溪大捷,姜维打过襄武之战和洮西大捷。最后没办法攻占陇西还是不外乎几个原因:与魏国国力差距愈发悬殊;蜀汉君臣集体摆烂,反战派逐渐占领上峰;陇山道崎岖,运输粮草辎重困难;民疲国虚,兵力和各种资源少,经不起折腾;攻守异体,主动出击和防守难度完全不同。
反观韩信,虽然也是主动出击。但汉初北伐的时候条件比姜维好很多。把姜维换成韩信在蜀汉,当然也能打几场野战大捷,可能比姜维还多,但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还是难以转化为实际战果。再说了,韩信这边玩奇谋骗不骗得过邓艾都很难说。拼正面又要回到双方国力和后勤比拼问题。
反观东吴,把韩信放到东吴这边就没有这种顾虑。一方面东吴比蜀汉国力和人口数强得多,一方面交通便利,从来也没有军需物资粮草辎重接济不上的情况。在诸葛亮和姜维北伐期间,隔壁东吴也在和魏国交战。说到战绩,吴人打赢过石亭大捷和东兴大捷。但主动出击的一场也没赢过,小胜也就是诸葛恪进攻六安谢顺迁徙了部分百姓。对比蜀汉,吴国这边貌似更缺指挥水平将帅。这时候把韩信放到东吴,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东吴这边后勤条件和国力都要强一些,可以有条件持久交战,攻城略地。(当然,也得韩信在东吴能像诸葛亮在蜀那般拥有糅合人心、捏沙成团的能力,使国家一心一意为北伐大业服务才行)。
虽然吴蜀双方都知道对方不咋靠谱,最后还是得靠自己。这点诸葛亮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但毕竟并非人人都是孫十萬,看见盟友强了就心里不平衡,总是想着准备触发传统技能。如果东吴有韩信在东线(尤其是淮南合肥战线,密密麻麻的水网便利东吴发挥水军优势)打出优势,还是能极大缓解蜀汉方北伐和防守压力,魏国也会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东面,这样北伐难度反而没那么大,这可比蜀汉换个顶级名将靠谱多了。
发布于 2023-08-04 10:4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漢献帝劉協